分享

各种皮肤病的预防

 白龙书屋 2015-12-20

皮肤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时皮肤首先受到伤害,秋冬季节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北方:秋风起,气温低,雨水少,空气干燥。南方:阳光强烈,多雨潮湿,昆虫活动猖狂,注意适应变化环境,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复发和发生。下面介绍秋冬季常见的几种皮肤病的防治。

皮肤瘙痒症

这种皮肤瘙痒往往从初秋雨水减少就开始,中老人发生较多,由皮肤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干燥,裂纹,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瘙痒。

预防

秋冬季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时间和浴液使用,更不要搓澡,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外用润肤乳;衣着宽松宜丝棉;睡觉时最好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等捂热被褥,这样会促使皮肤的水分蒸发,加重皮肤瘙痒,瘙痒时避免搔抓,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

治疗

就是要纠正皮肤干燥,外用润肤乳,甘油霜,冷霜,维生素E乳,无比膏等。剧烈瘙痒者可以加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安泰乐等,或服镇静药。

湿疹

其发生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有些是与季节变化有关,不少湿疹一到秋冬季就发生或加重,形态也多种多样,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

对于每到秋季容易发生的湿疹要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过敏引起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

治疗

湿疹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根据皮损的疹形,选择合理的药物。

荨麻疹

其病因也复杂,多种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秋季多发的特点——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

预防

有此毛病的人,在季节变换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保暖。可以从夏季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对寒冷适应,锻炼冷水浴,冷水摩擦。

治疗

可服用抗组织胺类药。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损以红斑或紫红斑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脱屑。“牛皮癣”其实不是癣,其病因目前仍是一个复杂的、尚未完全揭示的谜。大部分银屑病患者冬重夏轻,但不会导致内脏损害,也不会传染他人。目前没有特效药,但早期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抓紧治疗可缓解症状。有统计发现寒冷地区银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温暖地区。

预防

银屑病病人在寒冷季节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的发生。有条件可以过迁徙生活,秋后去温暖潮湿的南方居住。要提醒的是,银屑病患者大量的鳞屑脱落使机体丧失了大量的角蛋白,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所以建议你吃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类。再有,银屑病患者一般都缺乏多种维生素,应该多食新鲜的果蔬,各种豆类、谷类。应忌烟酒、浓茶、咖啡及酸辣刺激性食物。

此外,银屑病的发病率或复发常常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所以患者要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开朗,及时消除生活中不愉快事件引起的情绪波动。不要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土方治疗。以免加重病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与焦虑。

治疗

对进行期皮损避免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复发的皮损,面积小可用封包法,外用药物常常采用焦油类、水杨酸类、蒽林、皮质激素类、卡泊三醇、维A酸等制剂。

鱼鳞病

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因多汗,潮湿皮损变得不明显。秋冬季天凉,出汗少,空气干燥,鱼鳞病皮损变得明显,鱼鳞样外观,也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

预防

秋后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少用或不用浴液。洗后涂润肤乳、膏剂等。

治疗

可选用0.1%A酸软膏、10%-20%的尿素霜、5%-10%的水杨酸软膏或乳酸软膏、10%鱼肝油霜外用,有较好的疗效。沐浴后或冬天的时候可常在患病处涂抹凡士林润肤霜,有助于皮肤的滋润。

冻疮

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的皮肤局限性血液循环障碍和皮肤炎症。很多人以为气温只在摄氏零度以下才会发生冻疮,其实不然,气温在10度以下时就可引起冻疮,当然气温越低发生冻疮的几率越高、时间也越快。平素缺乏运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好,贫血,营养不良,手足多汗者尤其容易发生。骑车未注意保暖,儿童室外活动没有注意保温,穿衣过紧等都是发生冻疮的诱因。

预防

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2.注意营养,提高抗寒能力。

3.注意保温,不穿过薄、过紧衣服和鞋袜。

治疗

1.轻度冻疮受冻部位复温时,可先用摄氏17-27度温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再用摄氏27-37度水浸泡5分钟、37-42度的温水浸泡5分钟,让局部血液循环逐渐恢复。但不要一开始就用较高温度水浸泡,也不宜马上在火炉上烘烤。

2.稍重的冻疮可选用下列药物配方之一, 煎水后熏洗患处,药物温度调节同上:5g 花椒1g 生姜5g;②当归、红花、川乌、草乌各6克,透骨草10克;③无花果叶30克;④艾叶10g 黄柏10g 甘草5g

3.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疗妥),局部外用,有改善患处血液循环,抗凝、抗血栓和抗炎作用,上述温水疗法之后,每日外涂2-3次,对轻中度冻疮(无溃破者)有较好疗效。

4.病情较重,上述方法不能缓解,特别是出现范围较大的水肿性红斑,或出现水疱、糜烂、溃疡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活血、抗炎等方法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