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北京即将消逝的“公共浴池”

 东山观海 2015-12-20

   传统相声《大登殿》里,提到了过去到处都有的公共浴池,现在已经快要绝迹了,据说北京城现在仅存一家,还搬到三环路以外去了。

    我把记忆中的公共浴池写出来,作为历史的纪念吧。

    九十年代以前,北京还是以平房为主,那些所谓的“简易楼”也就是个“立体平房”,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间,一层只有一个自来水龙头、一个厕所;住宅楼的一个单元,也只有一个蹲坑、一个洗脸池,况且有的一个单元还要住两三家,根本没有洗澡的地方。那时,能在家洗澡的人,真可说是凤毛麟角。夏天好办冬天难,于是公共浴池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卫生设施。

    那时北京城的公共浴池分两级——甲级和乙级;洗澡有三种方式——盆塘、池塘和淋浴。甲级浴池,男部设盆塘和池塘(包括淋浴),女部设盆塘和淋浴;盆塘每位五毛五,池塘和淋浴都是每位两毛六。乙级浴池只有男部,也只有池塘,每位两毛。

    浴池大堂,有点像现在的写字楼,用隔板隔成一个个的方格,一个格摆两张床,床长一米二、三,坐在枕头前可以伸直腿,床板下有一个活动板,想躺下就抽出来。两个床头中间放一个共有的小炕桌,炕桌上放一个搪瓷茶盘,上有两把茶壶,两个茶碗。床头上方是一块长板,上面有几个铜钩,脱下来的外衣外裤和大衣,都由服务员用铜头木杆挂在上方的铜钩上;内衣内裤和袜子、帽子都放在顶头的小衣柜里。每人一双木板拖鞋(后来改成塑料拖鞋),两条浴巾,一条围在腰里遮羞,一条披在肩上挡风,因此在大堂里,顾客并不赤身裸体。

    浴室里有一个长方形的大池子,中间两道隔断隔成三个小池子,一个是温水池(水温比体温略高,多数人可以接受),一个是热水池(水温较高,少数人可以接受),一个是烫水池(水温接近沸水,个别人也只能躺在池边享受水蒸汽,不时地烫烫毛巾,用热毛巾擦身上)。每个小池子上有两道桥,下面通水上面坐人,为的是增加洗澡的地方。整个池塘呈一个“九宫格”,暗合中国文化的内涵——九是最大、最高、最多……

    不靠池塘的墙上,有许多淋浴的喷头,顾客可以在那里使用肥皂、洗浴液,以保持池塘里永远是净水。

    俗话说“饱洗澡,饿剃头”,这是经验之谈,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理发需要低头弯腰,吃太饱了难受;洗澡消耗热量,空肚子容易虚脱。

    洗澡,对于某些人来说,也算是一种廉价的消闲和享受。

    讲究的主儿,洗澡有固定的浴池、固定的时间,十一点多钟才去。进门后,选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点上一支烟,喝上几口茶,再跟熟人打打招呼,聊聊闲天,气匀心定了,这才从容地向浴池走去。

到了浴池先淋浴,用肥皂把全身冲洗干净,然后再到池塘里泡热水,直到觉得身上的肤皮都泡涨了,就请人搓澡,再冲个淋浴就出来了。

    坐在床边,把酒、下酒菜、糕点都摆在茶盘里,再跟周围的人打个招呼,这叫作“让到是礼”,然后就一壶茶、一杯酒、一包点心,悠闲自得的进了肚,酒足饭饱后再来一个午觉,两三个钟头就过去了。

    起床之后先理发,理完发再进池塘泡澡,然后去热水池烫脚,直到脚趾甲泡软了就出来修脚。

    修完脚回池塘,再用淋浴冲一个过瘾,这才出来穿衣服。

    洗一次澡,要花四五个小时,要进三四趟浴室,以便把该享受的权利都享受到极致;洗一次澡要理发、搓澡、修脚全套服务,还要买平时舍不得吃的酒菜和点心,以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感到“倍有面子”。这也算是有钱、有闲人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澡文化”。

    每年临近春节,就是理发店、浴池的繁忙期,这些讲究的浴客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因为那美美的午觉睡不成了,即使是慢条斯理地悠闲,也会招来一片骂声,所以他们早就提前行动了。

    节前的浴池,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床已经客满了,外面还在排着长长的队伍,有时都能排到100多号。于是浴池就拿来一条长板凳和几十个竹筐,请客人坐在板凳上把衣服脱在筐里,这种洗澡的方式就叫“脱筐”。价格并不减低,只是减少了等候的时间。

    浴池的服务人员有四种。第一是修脚的,第二是剃头的,第三是搓澡的,第四是跑堂的。

    相声里的“推广普通话第一人”,就是浴池的堂倌。

    一个堂倌管一片床位,随时听客人的召唤,闲暇无事也不能坐着。堂倌讲究一个站象,要站成丁字步,左手握着一根枣红色的长木杆,杆头是一个锃亮的铜叉,就像是张飞的丈八蛇矛,这是用来摘挂衣服的“挑杆”;左肩搭一条毛巾,是给客人擦桌子用的;右手叉腰或打着手势招呼客人“三号一位,里边请——”、“十八、十九来往,这边请——”

    过去有句话“定兴有三宝,赶大车、摇煤球、洗澡堂子带修脚”,所以说,修脚师傅、搓澡师傅和堂倌都是保定府定兴县人士,都应该持定兴口音。

    看了许多版本的《大登殿》,定兴口音都对,丁字步也都有,就是左手没扶着挑杆,就好象站岗的哨兵没拿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