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录像机的四十年瘦身之路

 老庄. 2015-12-20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看录像”是个很时髦的事儿,也是人们的娱乐活动之一,不少七零、八零后的内心深处,都想拥有一台播放《大话西游》、《少林寺》等影片的家用录像机。

  曾经风靡一时的家用录像机,既可以把电视节目录进录像带里,也可以随时播放录像带,极为方便。作为家用电器中结构最精密、最复杂的机器,家用录像机里有2500多个元件,30块集成电路。小小机器怎么会如此复杂呢?一切还得从电视机说起。

曾经风靡一时的家用录像机(网络图)

曾经风靡一时的家用录像机(网络图)

 

  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黑白电视(注一)时,人们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很快,问题出现了:所有的电视节目只有直播,如果要重播的话,必须要配 备道具,再表演一次。因为电视节目和电影都是摄像机拍的,当时的摄像机只能拍实景。科学地讲,就是把进入摄像机的光、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显然,科学家们 无法接受,观众们更无法忍受。当时世界上最无法忍受的人,应该是一个叫丁布伦的人。他本是英国广播公司的技术员,闲暇之余喜欢看电视,是一个地道的电视 迷。每次看到电视里精彩的地方,他都想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录下来,想看就看,那多好啊。

  “我一定要研制一台理想的录像设备,这样就可以把节目录制下来,随时观看。”1936年,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27岁的丁布伦决定用最新的电子技术来 研制电视录像设备。之所以要深思,是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他必须一边工作挣钱一边搞研究。

  从此,丁布伦下班后不再看电视,而是泡在伦敦的各大图书馆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通过查阅海量的资料,他了解了两方面内 容:一是不少专家已经提出过研制录像设备的构想,二是这些专家总结过失败的原因并形之成文。这些内容为他确定研制录像设备的方案奠定了基础。

  确定研制方案后,丁布伦做了两件事:一是从广播公司辞职,专心搞发明;二是找亲友借了一笔钱,购买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和工具设备。他把这些东西按不同的 类别,分成几十个大堆。由于没钱租厂房,他只好在屋里开工。原本整洁的家变成了研制录像设备的组装车间。这一年,是1938年。

摄像机(网络图)

摄像机(网络图)

 

  丁布伦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录像设备的研制工作上。本来他一直为录像设备的媒介操心,偶然机会得到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磁带录音机的消息后,便依葫芦画瓢制造出一个汽车轮胎大小的磁带。接着,丁布伦就为磁带制作磁头及相关设备。

  花儿开了又谢,草儿青了又枯,一年又一年眨眼而过。1951年春天,组装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丁布伦推开家门,深深吸了一口气。此时的他,一脸络腮胡 子、黑黑的眼圈、又干又瘦,衣服上布满污渍,好像从原始森林走出来的一样。他本想给自己放个长假,但一看到房间里的录像设备,便没了兴致。原来,那台被称 之为“录像机”的设备,实在太庞大了,几乎占满了房间——体积足足抵两辆并列的大卡车。丁布伦给这台录像机取名VERA,意思是“非常”。VERA使用大 盘式磁带,磁带以每秒500厘米的速度经过一组固定磁头。作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录像机,VERA因为过于庞大而失去推广和普及价值。为了继续搞研发,丁 布伦只好把它当作废品处理,以收回部分资金。

  丁布伦不屈不挠研究录像机的事迹像风一样吹到了美国。1956年,加里福尼亚州的埃姆派克公司派一批技术人员到英国,与丁布伦进行合作。有钱,有技 术,有专家,研究顺利多了。不到半年,丁布伦终于制造出了一台电视磁带录像机。这个机器的磁带直径达50毫米。当电视节目的音、视频信息经过磁鼓,转记录 在磁带的磁迹上后,录像机就实现了录像功能。这台体积相当于一辆小轿车的录像机有三个致命的缺点:一是受技术水平限制,只能录黑白视像;二是成本高,单台 售价达15万美元。埃姆派克公司试验录制电视广播,结果半小时的节目耗用一盘直径为50毫米的磁带。这些缺点导致电视磁带录像机没法在市场上推广。

丁布伦与早期的录像机(网络图)

丁布伦与早期的录像机(网络图)

 

  1959年,德国德律风根公司和日本东芝公司合作,发明了螺旋扫描技术。丁布伦带领团队把这种技术引入到录像机中,解决了磁头扫描问题,录像机的体积 减小到家庭餐桌大小。原来,这种录像机里有一个可旋转的磁鼓,鼓上有几个录像磁头,磁带沿着一条倾斜的轨迹绕在磁鼓上,它可使磁头斜着扫过磁带,就像螺钉 的螺旋线一样。这种录像机不但为VTR(即磁带录像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还被广播机构所采用,并引发了人们对新闻采访用机的改良。

  原来,丁布伦及团队所发明的这种机器,是典型的模拟录像机,属于前端视频采集设备,记录方式比较单一。要得到最终的电视节目播出带,记录的素材必须进 行加工,与其他节目源一起进行编辑、加特技、加字幕等多次处理。显然,模拟录像机达不到这种效果。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直要等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索 尼公司开发出第二代电子新闻采访机“Betacam”,即摄像录像一体机。

  1971年,丁布伦离开英国,而他所在的团队通过努力,把录像机的体积缩小到两张A4纸大小。这种录像机磁头每分钟旋转1500转,每秒可以录5米。 同年,日本索尼公司也开发出一种盒式VTR。这种VTR不久进入国防、公安、医疗、公交等各个领域,相继发展了低带、高带和超高带技术,成为记录、存储音 像信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各国忙着升级盒式VTR的时候,日本JVC公司于1975年率先推出VHS(即家用录像机录制和播放标准)。VHS是大规模IC、超精密加工、自动控制、数字和微电子等现代技术的结晶。自此,录像机正式进入家庭,成为家用电器的一员。

老式录像带(网络图)

老式录像带(网络图)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技术成就之一,录像机的问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随着录像机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录像节目的需求变得非常大,购 买、租借录像带也蔚然成风。上世纪八十年代,录像机及录像放映机传到中国后,很快成为国人的最爱。虽然现在录像机几乎退出了家用市场,但它在某段时期带给 人类的非凡影响,是谁也无法抹去的。

    

  小贴士:

  1、 现在常见的摄像机其实应该叫摄录像机,因为具有摄像和录像两种功能。丁布伦发明录像机以前的摄像机,是真正意义的摄像机,因为只能摄像不能录像。

  2、 录像机的进化:原始摄像机——录像机(录像带)——影碟机(碟片)——电脑/手机。


(作者:魏德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