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像是罪犯在一步步地迈向末日的审判

 年年有于674 2015-12-20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像是罪犯在一步步地迈向末日的审判

叔本华:生命的旅程

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他的年龄阶段不一致,那他就完全感受不到幸福。伏尔泰对此有过精妙的论述:

谁要是没有他那个年龄的意志精神,

就必然有这一年龄的种种不幸。

因此,倘若我们洞悉了生命旅程中的每一阶段的不同机遇,那么我们将可以对幸福的本质做出更加贴近、适当的考察。

我们的整个一生都活在现在,而且唯有现在,是我们实际上所拥有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生命的开始,我们期待着一个漫长的未来;而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我们则回首漫长的往昔。我们的性格保持不变,但我们的气质和心境却经历了某些众所周知的变化,从而使“现在”这一时刻在生命中的每一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曾在别处说过,在童年时期,我们是更多地运用理智而非意志,而且,我也解释了何以如此的原因。也正因此,在生命的每一阶段,我们是如此幸福——以至于许多年后我们回首观望,它就像是失去的伊甸园。在童年时,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较为有限,需求也不多,——简言之,就是我们的意志很少受到刺激。所以,我们关注的主要是知识的扩展与积累。智力发展得很早——如大脑在7岁时就已长到成人一般的大小,虽然还需要时间慢慢成熟。它不断地探测周围的整个世界,寻求给养;对它而言,生存本身就充满了新鲜和喜悦,万物都散发着新奇天真的魅力。

因此,童年就像一首令人陶醉的长诗。因为,与其他艺术一样,诗歌的本质就在于把握柏拉图式的理念。也就是说,通过领悟某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即它与其他同类事物所共有的特性来理解这一特定的事物。所以,每一单个的事物都代表了一类的事物,对其的观察结果也就适用于一千个事物。

我们的世界观——无论它是深刻还是肤浅——是在童年时期奠定基础的。尽管这种世界观在以后的人生中会得到扩展和完善,但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了。由于这种纯粹客观、因而充满诗意的世界观——这是童年时期的基本特征,并得益于意志力的尚未完全发展,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对纯粹知识的获得,远比对意志力的训练要关心得多。

我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已经阐述过,作为客体的世界,亦即客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一般来说都是令人愉悦的;但是,作为主观的世界,亦即它的内在本质——意志,则充满了痛苦和烦恼。简单地来说,也许可以这样表达:这个世界表面上来看是光彩夺目的,实际上却是丑陋恐怖的。

我们可以发现,在童年时期,我们更多的是认识和了解世界外在的或客观的一面——即意志的表象,而非世界的内在本质——即意志本身。因为世界的客观方面是令人愉快的,而其神秘可怕的内在、主观的一面,还未被我们所知,所以智力正在发展的、年轻的我们,将眼前所见自然的或艺术的一切形式的美,视为众多愉悦幸福之物的存在。从外面看起来,它们是如此地美丽,于是我们心想,它们的内在一定更加迷人。这样,世界在我们眼中就像是另一个伊甸园,我们就诞生在这个阿尔卡迪亚的世外桃源。

稍后,这种心态就会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向往行动和体验的冲动,将我们抛入喧嚣、骚动的现实世界中。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世界存在的另一面——其内在的一面即意志,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会受到意志的阻碍。然后,伟大的幻灭、觉醒时期就将来临,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成长期。但是它一旦开始了,人们就会说:我已经完全抛弃了过去的虚幻观念,“幻想的时代已一去不返。”这还仅仅只是开端,随后,这种幻灭感会不断地增强威力、扩展影响,越来越多地影响我们的整个人生。

青年时期是我们前半生的最后部分,它比后半生拥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对幸福的追求,依然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烦恼和痛苦。我们仿佛觉得,一定能够在生命的某个地方找到幸福,然而,这一美好的希望总是破灭,于是导致我们的不满与失望。

如果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教导他根除这样的错误观点——即世界已准备了大量的美好事物要赏赐给他,那对他将是大有裨益的。但是,通常教育的结果却是加强了这一错觉,我们对于生活的最初认识,一般是来源于虚构的文学作品,而非现实生活。

如果说我们的前半生的主要特征是对幸福永不满足的渴望与追求,那后半生的主要特点则是对不幸的恐惧与担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或多或少会清楚地认识到:幸福本质上是虚妄不实的,只有痛苦才是真实的。因此,到了晚年,我们——或至少是其中的小心谨慎者,会更倾向于消除生活中的痛苦,保护自己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积极追求快乐幸福。我注意到,在老年的时候,我们能更好地预防不幸的发生;而在年轻的时候,我们能更好地承受不幸的发生。

对人世的这种感情巨变,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无论他是多么优秀卓越、与众不同。也正因此,他们确切地说并不真正属于这个世界;他们越是出类拔萃,就越是孤独地存在。在青年时期,他们觉得自己被世界遗弃;但后来,又觉得自己超越了尘世。前者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情感,因为对人生的无知;后者是令人愉悦的,因为此时他们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

这样的结果是,与前半生相比,人的后半生像一个乐章的第二部分,激情和渴望减少,更多的是宁静与平和。

我们从人生经验中获得的主要成果就是观念的明晰。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使他发现世界完全不同于他的在童年和青年时期所看到的那样。因此,人生经验的第一要务,就是使我们摆脱头脑中的虚假幻象——那些在青年时期接受的错误观念和荒谬看法。

能够完全阻止这些谬误进入青年头脑的,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尽管它的目标是消极的,但这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尽量将儿童的视野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只教给他们明晰、正确的观念。只有当孩子完全理解了这个领域内的所有事物后,才能将其逐渐扩大。一定要始终小心谨慎,不能让孩子留下任何模糊不清、一知半解或者荒谬错误的认知。这种训练的结果就是,儿童关于人与事物的认识都是狭窄、简单的,但同时也是清晰、正确的,只需要扩展,而无需纠正。这种教育方式要一直持续到青年时期,并且要特别强调禁止小说的阅读,而代之以适宜的传记作品。

卓越的智力,即使是最为高超的、天才的智力,也只有到了40岁之后,才能让一个人在言谈中显出明显的优势。

过了40岁之后,任何才智稍微出色的人——任何不属于那些大自然只赐予了少得可怜的智慧、占了人类六分之五的人,都很难不表现出一定的厌世情绪。因为,很自然地,此时他已从对自我的考察中推断出别人的品性,结果是逐步失望地发现,别人在思想(脑力)和感情(心力)方面——甚至通常在两个方面,都无法达到他的水准。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地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相反,如果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

只要我们还年轻,那么不管别人乐意怎么说,我们都依然觉得生命是永无止境的,毫不在乎地挥霍时光。但年龄越大,就越懂得珍惜宝贵的时光。在走向生命终点的过程中,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像是罪犯在一步步地迈向末日的审判。

一个人必须要等到年华老去,亦即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才能知道生命是多么短暂。

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像是罪犯在一步步地迈向末日的审判

本文选自《意志决定命运》

叔本华著

韦启昌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