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赊销,没有伤害

 健壮硕大 2015-12-20

看看
新年将至,卖了一年的农药肥料种子啥的,要盘点一下,挣多挣少,心里好有个数。这赊欠出去的货款总得年前收一收,要不过完年要账更加的名不顺言不正。腊月一到,最是收账发愁时。客户收成好,账不一定好要。收成不好,那要账更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今年,农业总体形势不太好,天旱减产,谷贱伤农。今年收账,更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说起卖农资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故事。山穷水尽,柳暗花明,跌宕起伏,八面埋伏……说出来个个都是精彩纷呈,惊心动魄。没货愁货,有货愁销,销了愁帐……从头到尾一个愁字贯穿卖农资的整个环节。当然,农资界也不乏做得风生水起,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好生让人羡慕嫉妒恨,咱先不表,只谈苦逼的赊账农资人。每每凑到一块,七嘴八舌都在痛说赊销的苦,帐难收,钱难要,黄世仁怕见杨白劳,欠钱的爷爷,要钱的孙,人心不古,世事难行,说起来可怜巴巴真痛心。念叨完这赊货欠账的苦,问以后还赊不赊了?回答总是不赊不行啊,都是老客户,你不赊,人家不买你的,客户不都走了么?只能尽量少赊罢。跳不出的怪圈,走不出的恶性循环。


想当年,杨白劳欠了黄世仁的钱,到了年关,没钱还,喜儿会被要求顶账……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大家自觉遵守,还不上账,舍不得女儿受罪,只能藏着躲着跑到山里去。债权人是爷爷,债务人是孙子。尽管父债子还不太仁义。现在的观念,急遽翻转,似乎欠账人翻身做了主人。包工头拖欠工资,拖欠材料款,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食客拖欠饭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借给亲朋好友钱,屡催不还,反目成仇,大有人在。是人心不古,风气败坏了么?似乎也不全是,有几个赊欠水电费,电话费的?有人说了,人家那是垄断行业,不交钱,断水断电断气,日子还咋过?到期不乖乖交钱,还得老老实实缴上滞纳金,而且心无怨言。这话才说到点子上了。想当年供销社卖化肥甭说赊欠,不托关系找门子,你都拿不着货。为什么?两个字,垄断!为什么,现在农资人卖货难,收账难?供大于求!因为卖的人太多了,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一个村子三五家农资店,一个乡镇十来家,一个县城几十家,全国化肥厂大大小小几千家,可耕地只减不增,厂家不减只增,卖家不减只增,想卖货,只能竞争。送礼品,赊欠,搞促销,讲课……各种忽悠,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登台表演,威逼利诱,咱农民老百姓自然乐享其成,坐山观虎斗。谁给的礼品多要谁的,谁便宜要谁的,谁不要现钱要谁的。面对如此强势买方市场,卖方用尽手段费尽心机,即便不断推陈出新,也难免黔驴技穷。无非就是请客送礼,讲课忽悠,赊欠……威逼加利诱。


聪明点的,厂商联手,参观讲课,订货忽悠,现款不赊。以讲课忽悠团最为活跃,百姓乐于掏钱,厂商获利颇丰。打碎牙齿肚里咽的就是连赊欠带送礼,苦中作乐,走一步说一步罢。最劳心费力的是各种试验田,各种播种打药收获免费服务。说一千道一万,一句话,都是为了多卖货多赚钱。赊欠,作为一种最原始最无奈的竞争手段,呈愈演愈烈之势,成为扎在农资人心头的一颗蒺藜,恣肆张扬,开花结果。帐赊出去了,总是要收的。不管用什么手段,悲天悯人的苦情戏也好,霸王上弓的武力戏也罢,捉住老鼠的都是好猫,能要回钱的都是好方法。


那么,农资人的宿命就是在这红海中腥风血雨厮杀征战么?安得世上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农民高高兴兴掏钱,经销商数着红红的票子偷偷地乐呢?应该是有吧。君不见,有眼光的经销商,打出了科技牌,用美誉度代替了赊销。尽管百姓都大呼其贵,还是争先恐后地来买货。在哀鸿遍野中逆市飘红,业绩扶摇直上。当然,这背后也要付出很多,起码要推翻传统的老婆汉子夫妻店模式,在农民心中祭起一杆闪着金光的高大上科技旗帜。或者打价格礼品牌,以极低的价格,极高的利润,极其诱人的礼品来博取百姓的眼球,让人觉得不买你的货,就吃了大亏,吃了亏就念念难忘,寝食不安。不过,极低的,低到人心动的价格,不是大多数商品能支撑得的,特别是名牌产品,至于卖什么货色,又能低价又能有诱人大礼品,想必大家摸着脚丫子也能猜出来。


在这同质化严重,农资过剩的时代,总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大鱼吃小鱼也好,快鱼吃慢鱼也好,科技鱼吃笨笨鱼也好,电商鱼吃实体鱼也罢,要存活,总得要有理由。这个立命之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达成共识的似乎只有赊销是杯毒酒,饮鸩止渴,是活不好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赊销,就没有伤害。引用一句网络名言做结束语:nozuonodie,不作就不会死!


有奖活动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