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串货的原理都没搞懂,还谈什么反串货?

 健壮硕大 2015-12-20

本文来自农药助手粉丝投稿,作者:蜜蜂


最近串货的话题挺火,甚至引发出激烈的争论。今天我也谈谈关于串货的浅见,不喜勿喷,欢迎拍砖。


首先我们要确定串货的定义,连串货是什么都没有弄清楚就辩论,肯定辩不出什么结果。在我认为,在同一块市场,一方故意倒来另一方的产品以进价或低于进价的价钱销售给另一方的原有客户,以不赚钱为目的而只为制造出另一方产品售价高为目的的可定为恶意串货。串货者的目的不为赚钱,只是让对方失去民心,从而让对方的客户流近自己这边来。


基于这种定义,电商可以不认为是串货,它没有针对杀价的目标,也不为杀价而来,电商的目的也是赚钱。但如果我从电商那里进对面农资的的产品进行杀价,那我就是串货。所以说电商平台虽然不是为串货而生,但却给许多农资零售提供了串货方便。


既然农资零售无法避免恶意串货,那怎样予以还击,而且不影响自己的声誉甚至提高自己的声誉让串货者下不来台,串我货的人害我不成还帮了我。这就需要农资人的一些智慧了。


反串货的最高境界是淡化被串产品的产品品牌,强化自己农资或店主的自身品牌。这才是上策,昨天我在《农药助手》看鹤影的文章《串货的,别以为我好欺负!》,店主为消除串货影响的着力点还是在被串产品上。虽然今天被串商品的不利影响消除了,那明天对手有串你别的产品呢?你不是又要忙活一阵子,所以说停留在被串产品上解决实为下策。


我今天就跟大家说几个关于串货的故事,有些方法有些不够光明,建议大家不要学习。我之所以说出来不是为大家提供反串方案,只是提供几个案例让大家有更广的思维方向。

第一个故事:是我朋友关于化肥的串货。


朋友也是一个村级零售商,有一年一种中国商标的复合肥卖的挺火,销量挺大。这让另一家非常不舒服,就从外县倒了两吨来杀价,比朋友的便宜十块钱一包。于是村民就跑到朋友的店里说他心黑,赚了冤枉钱。朋友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冷静的说:我没有心黑,更没有赚冤枉钱,因为我卖的是真的,他的便宜是因为他的是假货。(这里请大家注意,其实货都是真的,但朋友不跟村民解释这是串货行为,因为他知道跟村民解释这事根本没用,再怎么解释同样的商品还是你的贵。所以朋友直接说对方串来的是假货。)村民听说是假货不服气,说一模一样的包装,这么有假,而且已经用了,效果跟你的一样。朋友说你用在哪里我去看看,然后村民就让朋友看了一块用对方肥的田块。朋友说他这种化肥虽然不是每一包都假,但你们用到一包就就后悔都来不及了,这样吧,等到稻子收割时他的肥效跟我一样,我就一包退二十几块,比他还便宜。村民们听这么一说就不再吵朋友,等收割时见分晓。


既然是同样的肥料,怎么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朋友的方法不很光明,但非常有效。他半夜又把白天看的田块一亩施了五十斤尿素下去。本来这是追肥,结果那田块水稻氮肥过量,产生无效分蘖,贪青晚熟,险些无收,大幅度减产。后来朋友不用说一句话,农户已经和对方吵翻了天,影响非常大。朋友不失时机的拿出代理授权书对村民宣传,这种肥料只有我家是正宗的,不要相信便宜。从那以后,只要村民认定了朋友家的东西,别家再便宜都没用,他成功的树立起他等于真货,其他的不靠谱。一次串货让朋友的声誉和生意都提高了很多。


第二个故事:我如何对付种子串货的?

几年前,有一个村基本上是都在我店里买了一种我主推的稻种。其中有一个农户去邻县县城买了跟我店同一品种,价钱比我家便宜了三块钱一斤。严格来说,这不属于串货范畴,是客户向外流失。因为价钱有差异,其不良影响会达到甚至超过串货的结果。


当村民向我说出这件事时,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绝不能开这个头,不然客户会慢慢全部流失。


介于朋友的经验,我没有做多解释,直接说邻县的稻种与我的不是一个产地,质量不如我的好,便宜也没用。我没有跟村民解释说县城里是经销商,进价便宜一点,你们又是外县客户,便宜两三块钱属正常事情。如果我这样说也就等于我跟县城经销商比没有竞争力,我的稻种就是贵。那样我的客户可能会在来年全部去县城或其他地方买种子,我的生意就会大受影响。但一样的品种怎样种出两样的产量?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操心的事情


我在那个邻县买种子的农户田旁也让在我家买种子的农户种一样的品种,做一个对比实验。让他们两家同时下种,用一样的化肥和农药。并承诺如果我的种子不比外面的高产,一斤退五块钱,保证同样的质量比价格。农户都愿意做对比,看看最后的结果。


对比实验开始,在秧龄期我并没有做任何的干预,但在移栽后第一次拌除草剂施肥时,我另外给用我种子的农户加了一包抹去了标签的锌硅肥,对农户说这只是一种新的除草剂助剂,看看你们的除草效果是不是一样。他们不知道这是分蘖肥,半个月后来告诉我说除草剂效果一样,但我家的种子明显比外面的种子分蘖强,果然是有区别。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但我并没有表示很多。在后面打药的时候,我又用加助剂的方式给我家种子的田块用叶面肥。几轮农药下来,两块田长势已经明显不同。但农户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认为一样的种子,一样的田块,一样的农药化肥,怎么长出来的水稻怎么就不同了呢?于是自然而然农民认为答案只有种子的区别,果然是我家的种子正宗。


结果可想而知,农民并没有怪我家的种子贵,相反去外面买种子的肠子都悔青了,第二年一个都不去外面买种子,怕买不到正宗的商品。


第三个案例:农药串货才是真正的重灾区


听的最多的也是关于农药串货的事情。怎样预防和农药被串,肯定是许多农资零售关心的事情。


怎样不被串货,我还是那一句话,弱化产品品牌,强化自己个人品牌。大家都知道进口药,而且也知道进口药都有套餐,杀虫剂杀菌剂全帮你组合好了,零售店卖起来非常方便省心。特别是卖进口药的店主总是强调这是进口药,是某某组合,似乎有一种优越感。殊不知,这是反串大忌,在你一次一次的宣传,某某组合但品牌效益深入民心,农户对农药的名字记的很深,但对店主却没有很深的粘性。农户来你店里只是找种农药,而不是冲着你本人而来。如果农户在其他农资店也能买到种子农药,他就不一定来你店里了,如果有人串货,很容易给你带来冲击。


我卖农药多年,一不卖进口药,二不接受任何厂家的组合套餐。杀虫剂是一家,杀菌剂又是一家,叶面肥是一家,有机硅助剂又是一家。总之我的组合是我自己配的,想串我的农药找齐这些农药就很难。而且我一般都是组合销售,弱化了单剂的品牌和价钱。如果有人拿我的一种农药杀价根本没有用。而且农户买药时我一般都不强调每个单剂的品牌,只是强调这个组合最好。久而久之,农户来我家买药都不会说要什么药,只是说什么水稻几亩田就行了。甚至有一次我听见我的客户跟其他农资店的客户聊天。隔壁田同时打药免不了会对对方的农药询问一番。我的客户问他你打的是什么药啊?那个人回答,进口药,某某组合,你是什么药哇?我的客户回答,不知道,蜜蜂家的。


从这段对话中看出,其他店突出了药的品牌,而我突出了自己个人品牌。换一句话说如果我的农户想要另外那个人的药,他会去挨家去找那某某组合。如果那个人想要我家的药,他不会去问什么药,而是直接来找我。即使有人想串货,也不知道从哪里串起。因为药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家店。就这么简单


案例说完了,我不敢说我的方式方法有多正确,只想能带给大家更宽的思考方向,在面对串货的时候能想到更多的解决方案,或许不再那样被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