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

 江山携手 2015-12-22

正月十六,上午9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谈话,凡5000余言,7部分,应朋友留言,摘部分观点贴于下:

 

负责烧开水的同志要喝第一杯水,这样同学们才可能喝上开水(我在南堡乡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姓冯的大师傅,六十多岁了,不论冬夏,他到厨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舀起半瓢水喝下,没有问题,他才往锅里添水做饭。这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对他人的责任,让我念念不忘);

 

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有责任挑战自我,把开学第一课讲得生动、精彩,完美,给学生留下全新印象。问一句:讲了这么多年,你有没有精品课,是哪一课,在什么时候?你能否记起来?如果没有,不妨从现在开始准备。希望大家响应号召,都按这个要求去准备。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自我超越的可能。

 

 

精品课应达到如下要求和效果:“授课力求突破旧的定式,讲授力求有新的阐释(新意)(公式定理除外),学生普遍产生新感受,授受双方感觉是享受”。一个好教师,总是善于用语言的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进入知识的丛林,不仅不会迷路,而且感到其乐无穷。从不变中寻求变化。

 

 

如果有让你做火种和做点燃火种的人两种选择,我宁可让你做点燃火种的人,而不做火种。做火种,总有燃烧净尽、归于熄灭的那一刻,而做点燃火种的人,手里握着燧石,随时随地可以引燃冲天大火。

要相信你的学生,当你把他们求知的欲望之火点燃时,想要扑灭都非常难。这是一个大课题,值得长时间研究探讨。

 

你是一个筑路者,是一个铺轨人,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学生在你铺就的铁轨上迅跑。你的知识面的宽度,知识链的长度,知识积累的厚度,决定了你给学生铺设的轨道的长度和宽度,也决定了你的学生能够走多快,能够走多远,决定了他能否跑起来,会不会翻车出轨,被淘汰出局。反过来,一个学生走得多快多远,跟老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成正比。老师不求收获,但教学活动总是伴随着收获。但愿“桃李满天下”一句,能够成为对每一位教师当之无愧的评价,而不是一句调侃、奚落或安慰式的欺骗。或早或晚,或长或短时间,你总会看到这句话的应验。

 

 

“园丁”是对老师的初级称谓,“灵魂工程师”才是高级称谓。这两个称谓与所教年级、所教学科、业务职称没有必然联系,只与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涯中,灵魂是否真正参与过,参与程度深浅有关。

 

不是所有老师都可以称作“灵魂工程师”,能够称得上的为数并不多,个别人甚至连“园丁”都称不上,只能勉强说是从事教学职业的人。我们应该向“灵魂工程师”这个神圣目标努力。

 

可以称为“灵魂工程师”的人是这样的人: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灵魂参与,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关系,赤诚相见,不虚伪,不做假,不装大,可敬可亲,真正热爱教学,真诚关心学生;二是他的教学活动一定影响了学生的灵魂。两者之间心灵有共鸣,灵魂有映照,思想能沟通,关系很融洽。就是说教学活动是有思想、情感、灵魂的参与;只是掂上书本讲讲课,甚至把讲课当作任务,敷衍塞责,只是为了“十三块钱”的课时费,绝对不可能成为“灵魂工程师”。

 

这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定义不矛盾。传道是第一位的,授业是第二位的。传道是什么?传授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一活动必然有灵魂参与。现在呢?传道的职能丢得差不多了。当然,不能完全怪我们,这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体制、机制不改,弊端难除。我们丢也是被迫的。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对不起老祖宗。教育改革改过来改过去,如果不提“传道”,把根本的东西丢掉了,改革的意义何在?改得再好又有什么用。改得再成功,也脱离不了失败的命运。

 

“传道”这个词本来是老师的专用名词,现在老师不用了,谁在用,宗教界在用,耶稣教在用,传教士在用。我不是说不能用,是说老师不该丢。这么好的东西丢掉了,就是忘本。一千多年的传承到我们这里丢掉了,让人寒心。

 

不管别的学校、别的老师如何,我们县一中老师要义不容辞地当好“传道者”这一角色。站上讲台就应该有“传道”的意识,努力传送“道”的声音。有理由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道”的接受者、承载者、实践者、传送者、发现者,学校应该出现这样的局面:老师在哪里,“道”就在哪里,授业就在哪里。因此,每一位老师一定是“道”的修行者,你有“道”可传,学生才有“道”可学,有“道”可追,有“道”可风。

 

提高人文修养是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也是对不任课老师,进而扩大到所有教职员工的要求。(积水潭医院的门岗,一看前来求医的病人的步态,就知道是什么病。见得多了,认识自然上去了。)一中人就是要具有一中人特有的人文素养,不能跟墙外的人群相混淆,不能在修养方面,在行为方式上落后于外面的人群。

 

学校要求中层写工作日志,是制度。我看了两次,共二十本。总的感受是流水、简单,甚至流水都不流,是一个半干状态。对此我不批评,也不赞成,只是觉得可惜。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充足的时间,这么好的条件,让大家静心回忆一天所为,所思,所感,结果,竟然是硬着头皮来干这件事,好像是给校长家干活似的。这一现象由来已久。我以为可以休矣。日志还写不写,下次我们商量了再说。即使以后不要求上交,我还是愿意你接着写下去,给自己写下去。你记录的是生命的轨迹,是自己特殊的人生感受,是别人无法与你分享的体验,是一颗心与那么多心碰撞的经历,如果无所思、无所感、无所动、无所记,迟钝如此,可以说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不珍惜。一个连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生命历程的人,还指望谁来重视呢!所以,请中层警醒起来,请老师们警醒起来。为了自己写工作日志,或者干脆叫生命日志。

 

读书的结果是改变自己,捎带着影响家庭、子女、亲人,身边的人。

 

不是有“书香校园”的说法吗?没有书香校长,没有书香老师,没有书香员工,没有书香教室,哪里会有“书香校园”,怎么能闻到“校园书香”。

 

艺术生(包括艺术生以外的特长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是金属中的稀有金属。

 

这一笔账学校、老师都要清楚。学了一年没有提高,90%是老师的责任,10%是学生责任。机器运转了一年,起了那么多早,熬了那么多夜,产量没有提高,能说得过去吗。就是要有一个机制――必须提高的机制。没有这个机制,就是我们管理不得要领,不到位。

 

无论是艺术生,还是补习生,许多人是花了钱的,花钱即意味着要购买你的有效劳动,教学活动早已变成了一种商品活动,而且计算得非常细致,所以,作为学生,作为学生家长,作为校长,有权力要求你提高学生的成绩,否则就是失职。考核不用过多考虑弄好了奖励多少钱,那个已经有惯例,关键是考不好怎么办,考得不好到什么程度了就要少给奖励,或者不给奖励,不能搞排排座吃果果,不能搞输赢吃糖。补了一年,没有提高,反而下降,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学生,我觉得不合理。要做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负责任就是要勇于承担后果。人家孩子交给你一年了,结果原地不动,结果马鳖倒出,能简单地推辞责任吗?如果不长进,要么是你的教学有问题,要么是管理有问题。

 

总有一把钥匙打开学生那把锁,如果说有万能钥匙的话,每一位老师都要努力去做这把万能钥匙。我们知道的“赏识语言、激励语言、理解语言”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关键是你要用,会用,经常用,用得得心应手

 

赏识教育说到底,离不开一个“爱”字,“爱”要从心里自然而然流露出来。

 

我们都熟悉“卖油翁”,我想那是个大字不识的人,是个下里巴人,是个白丁,但谁能不说他是个专家。不就是功夫下到了。功夫下到了,普通人变成专家。在“无他,但手熟尔”背后,是下在时间里的功夫。所以,他说“无他,但手熟尔”是表面现象,背后是常年累月的练手过程,即下功夫的过程。

 

自然界的春天要来了,并不意味着县一中的春天就来了。县一中的春天,要靠我们双手去创造,用汗水去浇灌,用智慧去点化。

 

新年伊始,让我们许个愿,共同憧憬一下美好未来:“县一中明天更美好”,“要想美好,赶超名校”。

我们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必须确立这样的目标,否则就有淘汰的危险。这种危险已经在逼近,它无时无刻不在。某些县已经有几个高中学校露出了败相,学生大量流失,学校正在被学生、社会伤感地遗弃。对学生而言,多数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有条件另择高枝。可担心的是一小部分学生和绝大多数老师。等到无米可饮的时候,在学生流失的后面,就会接着看到有门路、有办法的老师们“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离开。

 

每一个人的形象都关乎到学校的形象。每一个人的美好都关乎到学校的美好。一个人的不美好可能破坏学校的整体美好,让大家苦心孤诣付出的心血毁于一旦。十个人,一百个人的努力,抵消不了一个人的败笔或败坏,因而不可不慎。

 

生源已经定型,不要怨天尤人。重在把握授课重点,重在研究教学方法,重在吃透考题类型、重在知晓个体差别,重在拿出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提高方案,而重中之重是把一切好的方法和措施付诸实施。这是高三年级在冲刺时应该做的,也是所有班级应该做的。这是现在应该做的,也是以后应该做的。这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的,也是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