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家当“慎”从文

 tjboyue 2015-12-22

書兿咀華关注,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分享:书论丨技法丨品鉴丨人物丨文化丨思想丨奇谈


按:此文所言当不无道理,然今与古相隔久矣,实难以古绳今。书画家当“慎”从文,却终不可不从文也,所当“慎”者,乃在于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以免误导众人,更当力戒哗众取宠、附庸风雅之陋行。

文人画是苏东坡发明的,随后便兴盛起来,成为了中国绘画最为优秀的传统。当然也有人不这样认为,如鲁迅就认为除了北宋院体画中那一点写实的部分之外,中国画是并无可取之处的,所谓的文人画不过仅仅是一种无聊的游戏而已。

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对文人画的否定无疑是推动了写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但也便让文人化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被踢出了美术的大门,成了所谓不登大雅之堂的江湖派。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随着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的被认定为大师,文人画便又重新走红了。许多画家便都以文人画家自诩,但其实是连最起码的东西也没有的。

苏东坡有文入画发明了文人画,现在的画家又“画入文”,发明了画家文,从众艺相通的逻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也不能把事情看得太过于简单,“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才能更是有着高与低之区别的。苏东坡“才大气粗”创造了奇迹,你一上手却是狗屎一堆,实在是不可不“慎”而从之的。

先来看沈鹏其人:

1931年9月生,于江苏江阴人,著明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画》主编、世界汉诗协会名誉会长。已出版有《沈鹏诗词选》、《三余吟草》诗文集。传入《世界名人辞典》、《国际传记辞典》等。其名头可谓大,成就也可谓大矣。是从文入书还是从书入文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清,但大致上是可以称之为文人书法家了。再来看其诗:

岳麓山爱晚亭
潇湘灵气此云山,古木清雄香草研。
我与樊川共车马,何须霜叶盛时来。

上海南京路漫步
又是春风拂柳腰,比肩接踵亦逍遥。
新铺路石应知否,五卅枪声黄浦潮。

鲁迅冥诞115周年
死后灵魂孰个知,蔷薇多刺厌花姿。
为笞今弊斯翁在,俯首横眉岂但诗。

跪 告
跪告罪甚甚暴动,身余半截驼蜂肿。
为官不识水能柔,一旦狂涛川决壅。

小 雪
告别慈容九阅年,至今一念一潸然。
墓前小草春应发,枥下老骥宵未眠。
家累何如安社稷,人和毋忘近研田。
节逢小雨迎飞雪,点滴须能到九泉。

其一:“气”与“云”两意相犯;“樊川”如指杜牧,其意则荒唐,如另有其人,应在题目中说明;“来”如非误印则出韵大矣。

其二:“新铺路石”,不知“五卅枪声”或许,不知“黄浦潮”则未必。

其三:“蔷薇”虽“多刺”,然未必“厌花资”,即便鲁迅,亦有其所爱也;难道“为笞今弊”而鲁迅就要仍“在”么?希望鲁迅永远活着可以,但要他除了舞文弄墨之外还要再干些别的什么则太也过分了些。

其四:应有序,否则不知所云;第二个“甚”所指不明;水能刚或“为官不识”,“水能柔”又岂能“不识”;“壅”或为“狂涛”所决,岂是“川决”之?律非律,诗非诗,溜非溜,谣非谣,可谓四不像矣。

其五:“九阅年”为生造;在“慈容”面前卖“老”,该打;“家累”与“安社稷”,“人和”与“近研田”,可谓驴唇马嘴矣;“小”之重,犯忌。

此乃文人书法家之面目。

再看文人画家范曾教授,先看其人:

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1938年7月生,江苏南通人。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分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并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多件。1978年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84年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认系主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作品藏于中国、日本、美国等美术馆、博物馆。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1986年获日中艺术交流特别贡献金奖。2001年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博物馆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并任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书画集》、《范曾谈艺录》、《范曾散文33篇》、《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范曾》卷、《当代书画大师范曾》等著作。2002年授为南开大学终身教授。

名头更可谓大,成就更可谓大矣。然再看其文云:

炎 黄 赋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飑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囊昔混沌未开之时,含哺而无釜甑,结绳不见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礼行赤县,情系苍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始终如一。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天下咸归,白姓安乐。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黼织;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载远古;是传是说,以辅信史。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兹以还,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中化文化,有源以之开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纛。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共祭先祖。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炎黄赋 局部

由天及地,由地及人,虽骈偶欠工,开头也马马虎虎了。然河洛入海不假,邙砀连昆则待考;“涉”句不错,“万”句却大误,难道人类在“文明肈创”之前的“蒙庥”乃炎黄之功绩么?且所谓“混沌”乃宇宙形成前天地模糊一团之景象,既然“未开”哪来“含哺”与“结绳”;何谓“伐檀有人”与“蚕桑未采”?这岂不太荒唐了吗?“伟哉”句二“会”重复,“际”与“秀”失对,“际”字用意不明,句子结构混乱,尤显造者之笨。“畏天”者何不畏地,“逐日”者怎迎“霞光”?无炎黄兄弟之战,“域中”何以“归于一统”?不杀共工、蚩尤,“百族”何以“聚为中华”?以“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一带而过,事儿是省掉了,但也太对不起历史了吧。“从兹以还”,又是一带而过,三皇有了,五帝却丢了。如此看来还是老毛厉害,一个“自从盘古开天帝,三皇五帝到于今”,岂不更省事么?且中华之不亡,功在于天么?如在于天,又要炎与黄为何用?中华文化之亡,不在于人么?如不在于人,又何必要有此赋呢?更何必要刻石呢?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思维的方式也该更新一下了。来不来就“龙”呀“蛇”的就不怕让“地球村”和“火星庄”的人笑话么?

“大家”们且如此,其余的还用说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