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报书画课堂】视频 | 喻建十· 国画技法讲座[9]

 浑圆流韵 2015-12-22


中国书画报 书画课堂

喻建十 国画技法讲座

[第九讲] 山石基本表现技法(四)

主讲人:

喻建十,天津美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系教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




  在之前“山石基本表现技法(一)”中我们讲解了“山石和山脉形态的构成”“山石和山脉形体的构成”以及“山石的基本皴法”三个问题,并在随后的两节课中详细介绍了面皴、点皴、线皴。本节我们将为大家继续介绍基本表现技法的第四、五个问题。

  四、以勾勒为皴的应用

  我们常说,中国画的基本形式特征之一就是以线为造型。在皴法中,线条不是用来描画物象轮廓的,而是通过表现物象的结构来揭示其体态和特质,进而借此传达出“物”“我”的表情。同样,在皴法中,也可以采用以勾勒为皴的方法来表现山石。之前,我们在讲线皴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石由笔下生”“笔不离纸”“连勾带皴”等概念,说明皴和勾在很多情况下是分不开的。中国画和西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局部逐渐推衍到整体,而后者则是从整体归结到局部。如画素描人物时,是先确定大轮廓,再确定三庭五眼,之后再处理结构线、交界线、明暗等,最后使各部分细节一点一点显现出来。而中国画的人物是先从具体的一个眼睛画起,再画鼻子和嘴,之后再圈出外轮廓,接着画头发、脖子等等,这样画下来,一张画就基本完成了。


图一

  山水画中的以勾勒为皴也是从局部开始画起的,如画山石连勾带皴一遍下来,一块石头就基本完成七八成了。清代书画家笪重光曾讲到“勾灵动,似乎皴”,意思是说,勾的笔触灵动起来,就能起到跟皴一样的效果。这时,结构的表现和形体的塑造是一体化的,是同时进行的。像图一石涛的“画到无声,何敢题句”,画中的线条生动体现了“勾灵动,似乎皴”的效果。把皴和勾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把山的结构和肌理即质感、量感、体积感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步骤来完成。

  因为是用同一种线型与线性进行表现的,墨色和线条属性都大同小异,所以“平”是作画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时应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和墨色的干湿轻重,即用其他形式构成的规律把“平”的问题调过来。我们曾提到,画点皴的时候适宜用秃一点的笔,但线皴时最好用稍微尖一点的笔,画时需要把笔揉开,使其八面出锋,让笔毫都表现出来,这样线条就活了。可以说,连勾带皴实际上就是笔在纸上来回滚动造成的。如果行笔都像写正书一样,那画面就容易显得平了。

  “勾灵动,似乎皴”的关键在于“灵动”。灵动取于自然,而连绵超忽尤为要义,笔锋来来回回地跌宕旋转,使得线条的线形与线性在平面展开的基础上产生了纵深发展的态势,于是,线条被赋予了性格,有了表情和生命力,并在表现山石脉络纹理的同时,也完成了质感、量感、体积感的形体塑造。以勾勒为皴的应用较多,但难度要稍微大一点,是在规规矩矩的勾皴掌握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驾驭的,大家要多加练习以熟练掌握。


图二

  运用以勾勒为皴的技法时,大家在充分理解山石形态构成的基础上,需要重点把握的是线条的质量。前人十分提倡“善画者应善书”,其意也就在于使习画者通过对书法的练习,体味到书法中的所谓“屋漏痕”“虫蚀木”“锥画沙”等技术要求的内在含义,从而掌握线条如何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表现物象的本质特征。“屋漏痕”“虫蚀木”即在创作中追求凝重、苍茫、古朴的线条效果。而“锥画沙”则要求线条要有弹性、有韧性。(见图二)以勾为皴时,不要把阶段性分得太强,而要将所要表现的物象看成一个大的整体,通过局部的拼凑最后达到整体的效果,而不是像剥笋一样,一点点剥出来一个整体。这便是中国画和古典西画的一个很大的不同。

  五、勾和皴之间的关系处理

  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勾勒为皴的画法之外,一般情况下,山水画是先勾画轮廓和结构,然后再加上皴的。如此,就出现了如何处理勾与皴的关系问题。从总体上讲,我们要强调的是“1+1=3”的效果,而不是“1+1=1”或“1+1=2”。也就是说,前后两个步骤的完成效果要产生比勾、皴两遍更为丰富的结果,而不应该是经过皴之后,反而使原有的层次减少,使质、量、体的感觉弱化。我们看倪云林以线为主的画,往往会觉得他是勾一笔线就完成的,可是为什么他勾完就是苍苍茫茫的效果,而我们自己画却很单薄呢?实际上是因为他勾勒的线里有皴。看质量较好的印刷品或原作就会发现,他画树干的线里有复笔,那就是皴。所以画中虽是一条线,但在勾勒的线本身里加了皴的笔法,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揉的动作,从而使画面呈现出苍茫浑然的效果。(图三为倪云林《渔庄秋霁图》)


图三

  勾皴叠加的处理是关键。在勾勒完成的基础上,有的部位需加皴一到三遍,如果不能处理好勾与皴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容易使山石显得干瘪、呆板、刻露、散漫。若究其原因,则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皴完全逼近勾勒线条的一侧,使皴与勾形成无缝隙的接触,从而导致原先勾勒的线条形状凸现;皴时不顾及原有的勾勒所形成的形态感觉以及墨色的空间关系,平铺展开,就会使勾勒的线条消失在皴之中,这样山石就没有了骨架;在进行积墨叠加式皴法时,不注意勾勒与皴、前一遍皴与后一遍皴的虚实、交错、浓淡、干湿等变化,让叠加变成同类重叠;在勾勒时没有考虑到皴时效果,亦即没有给皴留出空间,此后,当再努力加皴的时候,勾勒与皴就不是相得益彰的关系,而成为了互相干扰、互为减损的关系。

  因此我们加皴的时候若想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勾和皴应相得益彰、互为生发。勾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要想到之后皴时的位置和效果,给皴预留出空间,不要一开始就勾得太密。勾勒与加皴之间在墨色使用上要相近而不应完全相同,距离相差太大容易产生勾皴分离,而过于相近则容易使得勾皴混淆,致使勾勒失去结构性。加皴时要注意与前勾勒线的接触关系,若过多地呈完全接触状态,就会将此一段线条和山石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使画出的山石显得刻板;而过多地呈游离状态,又会失去勾勒与皴之间的联属性,使画出的山石给人以松散的感觉。

  总之,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松紧相间、虚实相生等观念和法则,对我们处理山石的勾勒与加皴的关系时有很大的益处。对勾皴关系有了准确的理解之后,再进行实际创作,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勾与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更多的是勾皴一体、互为映衬、交替发展的。而且不一定要待全部勾勒完成之后,再进行皴的步骤,而是完全可以随勾随皴、随皴随勾。

  还需强调的是,画时既要“胸有成竹”,对即将完成的山石态势有一个整体的设想和把握;又要“胸无成竹”,即因时因地调整山石的具体构成关系,使勾皴关系的发展与转换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也就是“石由笔下生”,根据画面具体情况来决定下一步要怎么走。讲规律、讲法则固然很重要,但不要机械地处理千变万化的情况,如果在实际创作中完全教条地按照既定框架走,不能自由发挥,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