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政治80分必备 选择题精选及答案(一)

 月光使者1991 2015-12-22

2010年考研政治

选择题精选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4页;《大纲解析》第3页。

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和表述。

对于哲学的真正认识,首要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掌握了哲学基本问题,就把握了哲学的实质。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亦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明确地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来论述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7页;《大纲解析》第4页。

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页;《大纲解析》第5页。

4.“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题干引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一书。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为了反击“上帝造人”说,拉美特利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观点。他认为,心灵和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他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将哲学分为唯物论体系和唯灵论(即唯心论)体系两大类。拉美特利认为: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的一部分,因而都是由物质构造的,都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拉美特利把他的机械论思想贯彻到底,继笛卡尔提出“动物是机器”之后,提出了“人是机器”的思想。拉美特利关于“人是机器”的思想打破了自然哲学中唯心主义的最后壁垒,但是其错误也是显见的。他的哲学是极端形态的机械论哲学的代

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页;《大纲解析》第5页。

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辩证法   D. 科学的实践观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在:第一,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排除实践就不能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三,在历史观中,它把实践作为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因为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体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1页;《大纲解析》第8页。

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首先,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共性(普遍性),有绝对性;后者则只反映自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特殊性),有相对性,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和出发点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物质概念,从而把物质定义与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页;《大纲解析》第6页。

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C. 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类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首先,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其次,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对于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意识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4页;《大纲解析》第6页。

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 实践       B. 运动      C. 静止      D. 时间和空间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科学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也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认识。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科学证明,各种运动形式的主体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人的心理活动诚然属于精神活动,但它总是同人的生理活动紧密相连,是以人的生理活动为其物质基础的,脱离人的生理活动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或纯粹的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页;《大纲解析》第6页。

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的存在形式。

题干引文出自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德国的一些自然科学家,他们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把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庸俗化,把意识直接归纳为物质或理解成具有某种特殊性的“精细物质”,被恩格斯称之为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列宁则把他们称之为不自觉的、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页;《大纲解析》第7页。

10.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

A. 时间     B. 空间    C. 绝对运动   D. 相对静止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相对静止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来,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猜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其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绝对运动是产生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页;《大纲解析》第6页。

11.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

A. 变化      B. 增加      C. 创新      D. 运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为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7页;《大纲解析》第10页。

1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

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B. 形而上学的思想

C. 诡辩论的思想          D. 唯心主义的思想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发展的过程性。

辩证法关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思想,关于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的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过程这一范畴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每个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和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生成和灭亡过程的相互衔接以及由此结合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因此答案选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7页;《大纲解析》第11页。

13.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对抗性和兼容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分化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

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因而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因为差别和对立是事物内在的差别和对立,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所以差别、对立和斗争必然和同一性相联系,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总是处于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9页;《大纲解析》第11页。

14.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在吸收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它认为,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整个社会到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其内部对立着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秩序、结构组成的矛盾集合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它促使事物自身保持稳定性。而事物内部诸要素的互相排斥,即矛盾的斗争性,它破坏事物内部的秩序和结构,促使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各个要素这种互相联结和互相排斥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为过程。自然界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界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也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它揭示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在内容。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看不到事物自身具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而也就否认了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它最终必然把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归结为某种神秘力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思想,批判了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也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为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因此本题答案选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9页;《大纲解析》第11页。

15.认为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A. 形而上学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多种形式。

量变引起质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一是由事物要素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事物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的程度,即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例如,原子核电荷量的增减,会使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二是事物要素的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引起质变。例如,化学上的同素异构体,尽管元素相同,但是由于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在许多比较复杂一些的事物的量变中,这两种形式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同时发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3页;《大纲解析》第13页。

16.唯物辩证法认为假象是:

A. 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 纯粹偶然的现象

C. 人的主观错觉            D. 以歪曲颠倒的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假象的本质。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它以否定的形式表现事物的本质。本质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一般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即现象与本质相一致,这是一般的现象,也称真象。但是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所处条件的复杂性,也有的现象是以否定的形式表现本质,与本质不一致,形成假象。假象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如海市蜃楼、动物假死等等。假象不同于人的错觉,错觉是由于人的主观错误而产生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客观的,它同一般现象一样,也以事物的本质为依据,由本质所产生和决定,只不过由于事物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和所处条件的复杂性,以否定的、歪曲的形式表现着本质。人们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一般现象,而且要善于识别假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6页;《大纲解析》第15~16页。

1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结论是:

A. 唯心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机械论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唯物史观在论证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时,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生产力,又有生产关系;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文化因素;既有客体方面的因素,又有主体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制衡,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

必然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中跳跃、闪现。正是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面貌。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偶然性不是可有可无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对历史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

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处理具体的历史事件时,就可以让我们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抓住机遇,有效地进行主体选择。同时,又可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确定自己行动的目标、方向,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7页;《大纲解析》第15页。

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

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强调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的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s,形成各种思想模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0~61页;《大纲解析》第20~21页。

19.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 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也就是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由此可知,本题选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1页;《大纲解析》第21页。

20.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眼见为实”,对“眼见为实”的哲学评价正确的是:

A. 它肯定感性认识的正确性             B. 它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

C. 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D. 它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眼见为实”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以“眼见为实”作为观察问题的惟一准则,迷信感官,缺少理性思维,就会在社会实践中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因此,“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的观点显然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必须经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眼见为实”显然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把亲眼所见等同于客观事实,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1页;《大纲解析》第21页。

2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句话正体现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7页;《大纲解析》第25页。

25.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对真理相对性的正确理解: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

C.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很多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首先,绝对真理或者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点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完全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即无限性,这点也是绝对的;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发展的无限性也就承认真理发展的绝对性。

其次,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和方面的正确认识;二是就认识的深度来说,真理总是在一定层次、一定深度下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的认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进程上来说,它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正确认识,它有待于发展。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二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70页;《大纲解析》第26页。

26.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 真理是有条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

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认识作为结果,总的说是既包含真理,又包含谬误,真理认识的发展是在避免和克服谬误中实现的。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统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谬误,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正确的认识或结论。

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上,凸显了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都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认识,之所以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超出了或缩小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考生要注意:我们说,真理转化为谬误,不是由于真理本身包含着谬误,而是由于人们没有准确把握运用真理的条件。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71页;《大纲解析》第27页。

27.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批判和打击,唯独在历史观方面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最终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驱逐出去,其根本的原因是唯物史观承认:

A. 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D. 社会历史规律是可知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依据。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如何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们都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会的本质,不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88页;《大纲解析》第32页。

28.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题干的意思是说社会、国家、制度等一切理论观念都只有在理解了产生这些观念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被理解。其暗含的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作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0页;《大纲解析》第33页。

29.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A. 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B. 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C. 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D. 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分析。

题干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地理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孟德斯鸠认为,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都是根源于气候的本性。人和动物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体制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分布、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展都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被人们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影响,将人的自然本性看作是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原因,这个观点在当时的确有积极的意义,但毕竟是错误的。地理环境虽然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和经常的物质条件之一,但是它既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88~89页;《大纲解析》第32页。

30.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劳动资料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整个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是从劳动资料系统的变化,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换言之,生产工具的水平体现着生产力的水平,标志着人类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生产工具以至全部劳动资料的性质及其变革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的状况不仅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而且直接决定着分工的状况,并通过分工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换言之,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1~92页;《大纲解析》第34页。

31.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 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

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 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于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决定作用,强调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人们的意识和精神生活过程只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现实生活的被动的、消极的派生物;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生活应该反映、说明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现实生活,应该通过人们的行动去能动地作用于现实生活。

社会意识的根本性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因此,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意识的发展,而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反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0页;《大纲解析》第32~33页。

32.认为“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这一观点是:

A. 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的错误观点     B. 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 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D. 曲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辨析。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际上是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是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间环节实现的。因此,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不是取决于它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能促进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反,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阻碍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则违背了历史的辩证法。题干的这一观点,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承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是在理解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上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6页;《大纲解析》第36页。

33.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

A. 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 否认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 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 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规律。

这是一道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以历史事件的单一性、人的历史活动具有选择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为依据,否定历史的必然性,并攻击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自然规律的重复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规律的重复性尽管复杂,但同样存在。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8页;《大纲解析》第38页。

34.“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这一观点:

A. 简化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过程性

B. 否认了个人在历史中发挥作用的条件性

C. 承认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D. 是“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命题中“历史必由之路”是指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即社会规律,“自己的历史责任”属于人的自觉活动范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有将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进程。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8页;《大纲解析》第38页。

35.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是:

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成功。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其

全部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从根本上说,杰出人物的作用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也反对"英雄和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这种"共同创造论"貌似全面,实际并没有摆脱唯心史观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09~111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6.“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

A. 都正确表达了杰出人物、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B. 都否认杰出人物发挥作用从属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

C. 前者是唯物主义命题,后者是唯心史观

D.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主义命题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承认英雄人物对历史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对此我们也要进行全面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第一,杰出人物是历史的产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需要的产物。在社会需要面前,出现怎样的杰出人物,由谁来充当杰出人物或领袖人物,这多少具有偶然性,但这样的杰出人物一定会出现则是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在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第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定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而不能超出这个条件。在历史必然性面前,杰出人物并不是没有发挥历史主动性的舞台,但是这种历史主动性却在于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促进历史事变的进程,这正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根本体现。然而,无论如何,任何杰出人物都不能创造历史,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般进程。认为“英雄造时势”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11页;《大纲解析》第44~45页。

37.“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属于: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 历史辩证法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决定论观点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题干的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历史的"剧中人"和历史的"剧作者"。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将一事无成。题干中的这一观点把两者割裂开来,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因此是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11页;《大纲解析》第44~45页。

3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干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布鲁诺·鲍威尔把历史看作是纯粹的思想活动而忽视人是历史活动主体提出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就是说,人们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现实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经验活动,这些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历史。人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是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

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着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选项C是错误的)。但是,社会发展规律又的确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作为科学历史观出发点的是"现实的人”,而不是“人”(选项A错误)他们把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这是因为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认为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是人本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11页;《大纲解析》第44页。

39.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这种经济形态是指:

A. 自然经济       B. 简单商品经济       C. 发达商品经济      D. 市场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特征。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的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而市场经济是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因此,ACD均为错误选项。只有简单的商品经济才是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的经济形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0页;《大纲解析》第46页。

40.“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 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各种物品的不同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也就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它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它在一切人类社会中都存在,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指商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表现的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内容,也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 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 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来区分的。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存在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作为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122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A. 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B. 两种不同的商品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

C.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 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同商品能够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即它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就是由于在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商品

48.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其特点是:

A. 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B. 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C.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D. 可以是支票或电子货币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物物的交换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采用金属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重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方便,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但由于流通中的磨损,分量减轻,出现不足值的现象,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这表明,金属铸币由价值符号来代替是可行的,于是产生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产生了信用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到当代,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的业务不断扩大,由于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又出现了"电子货币"。这是一种观念性的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都是货币的代用品或替代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4页;《大纲解析》第48页。

49.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

A. 市场机制的作用完成的        B. 政府的宏观调控完成的

C. 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的        D. 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途径。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价值规律具体是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的,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规律、供求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就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经济活动起调节作用,是因为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5页;《大纲解析》第48页。

50.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根据是资本不同部分:

A.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 周转速度的不同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并进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2页;《大纲解析》第51页。

51.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2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80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3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 300%      B. 200%    C. 150%    D. 100%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剩余价值率是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形成的。它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m'=m/v。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

要求出本题的剩余价值率,必须首先计算出剩余价值量:300-100-80=120万元。根据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m'=m/v,即m'=120/80=15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2页;《大纲解析》第51页。

52.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会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B.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C.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D. 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价格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但是,靠绝对地延

长工作日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有很大局限的。因为工作日的延长限度既取决于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又取决于社会和道德的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为了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由于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的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3页;《大纲解析》第51页。

53.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如果说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资本家的资本全部为剩余价值所代替,那么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积累的追加资本,无非是工人过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雇佣追加劳动的资本。追加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不变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一部分作为可变资本,雇佣追加的劳动力,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被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结果。马克思说:"现在,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多,就越能更多地积累。"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2页。

5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A.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C. 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

D.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必然性。马克思称之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他指出:“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与资本的膨胀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的贫困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像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现实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7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2页。

55. 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A. 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B. 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C.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    D.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下降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变化趋势。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马克思把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叫做资本构成质的变化。其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而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结果是: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使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个别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引起部门及整个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3页。

56. 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是:

A. 20%         B. 80%         C. 100%        D. 120%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通过资本有机构成考察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可用C∶V表示。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V=4∶1,即C=4V。又由C+V=100(万元),可以计算出:C=80(万元),V=20(万元)。

由试题得知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因此可以得出不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为120-100=20(万元)。再根据剩余价值率M'=M/V=20/20=10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3页。

57.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A. 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B.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 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联合企业。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叫做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由于垄断组织规模大,它在经济生活中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列宁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主要有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1~162页;《大纲解析》第58页。

58.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 国际卡特尔       B. 混合联合企业      C. 跨国公司       D. 国际康采恩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早期的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活动范围,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跨国公司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巨大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第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可以绕过关税壁垒,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开辟和占领更多的市场;第四,旧殖民体系的瓦解,迫使垄断企业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对外扩张和掠夺,而跨国公司为当代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新方式--资本输出提供了方便;第五,现代化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大型的跨国经营的公司不仅可以加深国际分工,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而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作出生产要素的最优结合,使生产更接近原材料、能源和销售市场,可以利用工资的国民差异在低工资国家安排劳动密集型产品或零件的生产,可以增加出口,可以转嫁风险等,从而更有利于资本的增值。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他们在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成为国际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1页;《大纲解析》第60页。

59.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C.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加强垄断统治的结果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结果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生产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政策、出口补贴等。再次,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 B.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这些客观条件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对私人垄断资本进行扶持和帮助,以缓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克服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狭隘界限,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5页;《大纲解析》第59页。

6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 《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共产主义同盟的创立                  D.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形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79页;《大纲解析》第65页。

61.“人的依赖性关系”和“物的依赖性关系”分别是指:

A.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原始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资本主义社会和原始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对人类社会形态作出了科学划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划分,有三种形态说。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07页;《大纲解析》第79页。

62.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A. 暴力革命与和平过渡             B. 经济斗争

C. 暴力革命                       D. 政治斗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80页;《大纲解析》第65页。

6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这说明:

A. 无产阶级革命不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一定会失败

B. 无产阶级革命只能是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

C.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同一时期发动革命

D.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一起同时发动革命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多国同时胜利”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指出:“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讲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80页;《大纲解析》第66页。

64.列宁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的依据是:

A. 俄国的特殊国情                 B. 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的产生

C. 无产阶级的新变化               D. 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列宁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时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一年之后,他又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在列宁看来,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列宁所提出的这个新论断,是以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为依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80页;《大纲解析》第66页。

65.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 建立和发展公有制        B. 支持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C. 镇压阶级敌人            D. 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第一,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第三,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第四,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88页;《大纲解析》第69页。

6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质和核心是民主集中制                B. 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 是全部人的民主

D. 其原则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原则没有历史联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民主。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第三,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联系。首先,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88~189页;《大纲解析》第69~70页。

6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共同富裕     C. 公有制为主体       D. 社会和谐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90页;《大纲解析》第70页。

6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C. 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有其深刻的根源,包括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ABC选项分别从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来分析。一般来说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D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0页;《大纲解析》第5页。

4.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 世界统一于存在

C. 万物皆在我心中              D. 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辨析。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变为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时间、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柏拉图的"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程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的"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C选项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选项的观点中,"存在"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有在回答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时才有意义,B选项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因此不能将之归结为这两派。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10页;《大纲解析》第5页。

5.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只是观念的“外化”,它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是在空间中展示自己的多样性,因此,它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发展阶段同时地和一个挨着一个地展示出来,并且注定永远重复总是同一的过程。黑格尔这个观点是: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辩证法     D. 形而上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以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观念的“外化”,这里的“观念”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绝对观念”,因此,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显然是客观唯心主义。同时,黑格尔未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而把发展看作是在空间以内、但在时间(这是一切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外发生的这种谬论强加于自然界。尽管人们知道自然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中,但是根据当时的想法,这种运动是永远绕着一个圆圈旋转,因而始终停留在同一地点,总是产生同一的结果。因此,黑格尔对“自然界”的观点显然是与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法相适应的。尽管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是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诸多范畴,建立起庞大的唯心辩证法的体系的,因此,“方法为了要迎合体系就不得不背叛自己”,从而最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潭。考生这里要注意的是主观辩证法指的是辩证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它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10页;《大纲解析》第5页。

6.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B. 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C. 实践构成了人的特殊生命形式          D. 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的原因。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它规定了人的本质,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首先,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其次,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并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所有的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存在方式。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人的意识,才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0页;《大纲解析》第8页。

7.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世界,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在:

A. 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         B. 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

C.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普遍联系的表现。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表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第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第三,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化学、生物领域,还是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答案选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4页;《大纲解析》第9~10页。

8.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认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分析与应用。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著称。公孙龙认为"白马非马"是因为白是颜色,马是形状,白马只是说颜色而没有说形状,因此白马就不可能是表现形状的马,即白马非马。很显然,公孙龙的这一观点,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就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1页;《大纲解析》第12页。

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题干引自《老子》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说谋划难做的事,也得从最容易的事做起,规划宏伟的目标,还得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体现的是质量互变规律。答案选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3页;《大纲解析》第13~14页。

10.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其特点是微小的显著的变化,表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了事物的间断性。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结果,又引起新的量变。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表现为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即没有发生根本性质变,只发生了阶段性部分质变或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指新质变在量上的迅速延伸和扩展。

题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出自《老子》一书,体现的是矛盾的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处于对立统一之的关系中;而“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是劳动人民从大量的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说明的是事物发生前总有某些征兆,它蕴含着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哲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3页;《大纲解析》第13~14页。

11.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A. 冰─水─汽           B. 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C. 团结─批评─团结     D. 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应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所以,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也即扬弃,同时,它还是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一个辩证阶段,即它使第二次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有可能发生,从而成为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水的三态的变化,只是表现形态的不同,并没有扬弃的过程,因此不属于否定之否定。选项B是经济学领域中关于"生产和消

费以及再生产"的否定之否定的表现。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消费实现了第一阶段生产的目的和意义的同时,为下一次再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C选项是延安整风运动采取的方针,在团结党内同志的基础上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犯错误的同志不着重追究个人责任,而着重分析其犯错误的环境和原因,以达到在弄清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团结同志的目的。D选项是关于"光"的性质研究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根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动。最终,爱因斯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光的波粒二象说,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34~35页;《大纲解析》第14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划清了:

A.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界限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

D. 辩证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反映论的界限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指出:认识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由感官被动地接受物质对象的作用,它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不可分离,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种主动性、社会性的活动,其中包含着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因素,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则有很大的局限性。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社会性,它们把人的认识这种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混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的反映形式,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不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抹煞了人的认识(反映)过程的能动性,因而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因为坚持反映者与被反映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有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物质世界的特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从而彻底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和体现的是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它把社会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从而彻底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界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3页;《大纲解析》第22页。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 一般的抽象的人         B.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一定的集团和社会       D.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相对于主体而言,认识的客体则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细胞形式。集团主体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普遍存在的一种主体形式,它指的是以一定的集团、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的是一定地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整体,是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以社会总体的形式进行活动的认识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主体的活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人类主体是认识主体的最高形式,它指的是人类以统一的整体作为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迄今为止,自觉的人类主体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既有自然原因,更重要的还有阶级的、社会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4页;《大纲解析》第22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表现为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主体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对于主体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及对活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需要与满足需要或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价值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即审美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4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5.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认识的能动性和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这是认识过程中的两次能动性的飞跃。虽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

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两者又存在着联系。

首先,从认识的辩证过程来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同时,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成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也依赖于理性认识。C项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因而是错误的。

其次,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一方面,人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它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获得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人的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离开感性的纯粹的理性,离开理性的纯粹感性,在实际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二者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人的认识具有的能动性在这个题目中具有突出的意义。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首先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木匠、画家和植物学家在观察大树之前,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正是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因而他们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表现出差异。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65页;《大纲解析》第23页。

16.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地位。但是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以上这段材料说明了:

A. 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具体表现       B. 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

C.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指同一客观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基本属性。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种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区别,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第二,人类的认识能力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整个物质世界的,这种无限接近客观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因此,绝对真理的实质是揭示真理性认识无限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趋向。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层面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扩展。第二,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特定对象的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人类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的深度总是有限的,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相对真理的实质在于揭示了人类认识界限的可变性。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依赖,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组成部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来说,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它又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绝对真理。人们的认识要达到和它所反映的外部客观世界相一致,都有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70页;《大纲解析》第26页。

17.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A. 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          B. 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

C.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在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真理和价值都要通过实践检验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真理与价值又是相互联系的,除了都受实践的检验外,真理和价值还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于可能。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即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73页;《大纲解析》第28页。

18.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理解社会存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关键是要把握实践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范畴的主要内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要以自然界为对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其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88页;《大纲解析》第32页。

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表现在:

A.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 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 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 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二者构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绝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存在。只有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不仅直接地生产出人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生产出各种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构成整个社会形态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和面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归根到底是由其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来决定的。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第三,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历史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社会从旧的形态发展到新的形态,其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展和变更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的发展,说到底是生产方式变革、更替的历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89页;《大纲解析》第32页。

20.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

A.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 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 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 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关于科学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论断是认为生产决定科学,科学亦决定生产。从科学的产生和科学的发展看,是生产决定科学;从科学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看,科学又决定生产,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孕育着科学,生产越发展,就越需要科学。“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产领域的扩大和深化决定了科学的逐渐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生产决定科学。在现代,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科学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和职业,许多科学成果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首先来自科学实验,然后再应用于生产;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增强了(D选项是错误的),科学中的某些领域,某些科学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现实生产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日益加快,并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这一点上看,科学又决定生产。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是指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硬件”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就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92页;《大纲解析》第34页。

21.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组成

B. 政治上层建筑是意识、思想的“物质的附属物”

C.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0页;《大纲解析》第46页。

25.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下列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A. 使用价值是永恒范畴,而价值是历史范畴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又相互对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或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是个永恒的范畴。它不反映人们的生产关系,不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次,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后,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同时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必须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则不一定有价值,两者并非互为前提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6.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A.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B. 生产者既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C. 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D. 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这是因为,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从性质上讲,它是为社会、为别人的,而不是为商品生产者自己的。因此,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有意义的是价值,因为他生产商品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为此就必须让渡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这个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的矛盾,必须通过市场进行交换才能解决。交换成功了,生产者得到了价值,购买者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得到了实现,它们的内在矛盾也得到了解决。如果交换不成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它的内在矛盾就表现出来了。马克思把这个交换行为叫做"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

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的人类劳动

B. 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的涵义: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是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这种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的涵义: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尽管在特殊性质和具体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它们所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都可以互相比较和交换,这表明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背后隐藏着某种共同的东西。撇开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和有用性质,就会发现,无论是木匠的劳动,还是铁匠的劳动,都不外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人类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性耗费,这是一切劳动共有的东西,即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第一,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异,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共性考察的,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第二,具体劳动表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表明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第三,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是价值的惟一源泉;第四,具体劳动作为有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因此,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28.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把金银等贵重金属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因为:

A. 金银是贵重的稀有金属,具有价值

B. 金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

C. 人们偏好拥有金银等贵重金属

D. 金银是天然的,不需要付出劳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金银等贵重金属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金银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由于金银有什么神秘的地方,而是因为金银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它的价值量也是由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同时,金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使它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一是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和收藏;二是不易变质和磨损,便于长期保存;三是硬度小,质地均匀,便于分割和合并。因此,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虽然是天然的,但是要把金银变成货币,也需要付出劳动。此外,人们偏好拥有金银也不是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4页;《大纲解析》第48页。

29.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化反映价值的变化。商品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按照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的要求,价格应与价值一致。第二,供求影响价格,使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高于价值。所以,价格变化反映供求变化。第三,价格变化反过来影响供求。价格上涨,一般会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反之,价格下降,一般会引起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5页;《大纲解析》第48页。

3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它是: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C.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D. 是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的理论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观点最早是由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其中既有合理的内容,又存在着不科学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古典的劳动价值理论发展成为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运用它揭示了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本质。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根据他们"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当今,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样需要我们运用这一理论,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解释。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也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

价值分配的理论主要是论述价值是如何分配的,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价值分配的方式主要由社会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社会的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价值分配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论述价值是如何创造的。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不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8页;《大纲解析》第48页。

31.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

A.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 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 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 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基金,而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这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的要求,而且由于简单再生产的重复或连续性,会呈现出资本的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新的特征,消除它作为一次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特征,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一,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在孤立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买卖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因而工人得到的工资表现为资本家从私人基金中预付的价值。而在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同时还再生产出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资本家不过是用工人上一个生产过程已经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来进一步雇佣工人。

第二,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不仅资本家手中的原始资本是依靠剥削、掠夺劳动者获得的,而且即使撇开一切积累因素的简单再生产,经过若干年或若干个再生产周期,资本家原预付资本就会被资本家用于生活消费而消失,他现在手中的任何资本都变成了资本化的剩余价值,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工人的个人消费并不是生产过程以外的事情,它不过重新再生产出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考察,“它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8页;《大纲解析》第53页。

32.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者同方向变化。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资等办法都会促进资本的积累。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二者同方向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方面,由于消费资料价值降低,资本家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在增加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资料转化为积累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同量追加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扩大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增加积累。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两者差额越大,就越有利于积累。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量越多,雇佣工人人数增加,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也就越多,因而越能增加积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4页;《大纲解析》第52页。

3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B.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

C. 资本主义工资小于工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新价值

D. 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工资理论,揭示了工资的本质,阐述了工资的基本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的报酬。这好像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工人的劳动是有价值和价格的商品。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是因为:第一,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第二,商品必然是劳动的物化形式,说工人出卖的劳动是商品,就否定了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的存在。第三,说同资本相交换的劳动是商品,如果承认少量资本价值换得了工人创造的多量价值的事实,那就消灭了价值规律。如果要遵守价值规律,则剩余价值无从产生,那就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自身。因此,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完全是一个“虚幻的用语”。因此,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是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关键。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所谓计时工资,是指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记件工资是以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以计时工资为基础,并由计时工资演化和换算而成,其公式是:计件工资单价=劳动力日工资/日产品数量。所以,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工资形式、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的报酬,就“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正因为工资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所以它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40页;《大纲解析》第54页。

34.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 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 平均利润的形成             D.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理论意义。

资本有机构成指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概念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学说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创立的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动学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运动规律的具体运用。它表明,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作用,会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许多重要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这一理论对于说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是一个关键。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趋势,即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地日益减少。这样的结果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必然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贫困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供了理论前提。

第二,这一理论对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研究也很重要。由于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社会资本平均构成在不断提高,第Ⅰ部类为本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和为第Ⅱ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以及第Ⅱ部类提供生活资料的部门,它们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会比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更快。为使社会生产能够按比例发展,必须研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一重要因素。

第三,这一理论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有直接关系。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部门的特殊利润率会由于竞争而平均化,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得以实现,解决了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这将促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第四,运用这一理论还可以揭示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部各种矛盾的展开和尖锐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危机,同一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相对额减少,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在深化和发展,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第五,运用这一理论还可以说明绝对地租的形成。由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又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农产品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卖而形成的超额利润,便转化为绝对地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3页。

35.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总是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 单个资本的增大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D.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结果。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大体上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马克思把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叫做资本构成质的变化。其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引起的直接后果有: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变化,从而会引起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个别资本增大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3页。

36.马克思指出:“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一有机会就提醒读者注意,决不要把他所说的剩余价值同利润或资本赢利相混淆。”对这两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形式     B.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内容

C. 剩余价值是资本的赢利             D. 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利润的本质。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与生产成本这个概念紧密联系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用公

式表示就是:W=c+v+m。其中,c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三个部分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在资本家看来,商品生产只是耗费了资本家c+v即生产的成本(用k表示),这样,商品的价值就可以表示成:W=k+m。全部预付资本不仅包括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且包括在生产中使用但暂时还没有消耗掉、还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不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作用,预付资本中暂时没有消耗掉、还没有转移到新产品的那部分不变资本也同样参与了商品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从现象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利润常常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40页;《大纲解析》第54页。

37.列宁说:“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磨擦和冲突。”垄断并不能消灭竞争,其原因在于: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生产社会化

B.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C. 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

D. 不存在“绝对的集中”和“纯粹的垄断”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竞争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竞争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只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仍然存在,竞争就不可避免。第二,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在非垄断企业之间,以及非垄断企业和垄断企业之间势必会展开激烈的竞争。第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垄断组织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为了扩大统治范围,它们之间进行着剧烈的竞争。由于各垄断组织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它们的实力对比经常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竞争是与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垄断不可能是绝对的集中或纯粹的垄断,因而竞争便不可避免。竞争与生产社会化没有必然联系,A选项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3页;《大纲解析》第58页。

38.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始终发挥作用。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同时期价值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因此,价格运动就成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也就是说在平均利润形成前,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从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看,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应与价值相一致。但从供求与价格的关系看,一方面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使价格背离价值,另一方面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又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在这个时期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银行信用制度发展起来以后,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就不能再按照价值出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出售,商品的成本加平均利润就构成生产价格。这时,生产价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变为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在垄断阶段出现了垄断价格,即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的形成,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即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但要注意,生产价格不等于成本价格。成本价格是资本家所付的资本,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价格则是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产品不可能按照成本价格出售,否则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利,也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生产。生产价格也不等于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生产价格则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平均利润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4页;《大纲解析》第59页。

39.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因为:

C.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D. 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78页;《大纲解析》第64页。

4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A. 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B. 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C. 没有看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D. 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性质,他们把理性、正义等抽象的原则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所阐述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而是天才的头脑发现。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不懂得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他们把无产阶级看作一个可怜的受苦最深的应当加以解放的阶级,但不相信无产阶级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而是幻想统治者把解放和幸福恩赐给无产阶级。第四,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他们不理解阶级斗争所具有的能够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伟大意义,认为它只会给人类造成破坏并带来灾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79页;《大纲解析》第65页。

44.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A.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 属于特殊发展状况

C. 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首先,从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来看,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其次,从革命的主观条件来看,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其次,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最后,从社会历史发展上来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91页;《大纲解析》第71页。

45.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原因是:

A. 根本指导思想的多样化

B. 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

C.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D.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特点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首先,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次,从具体的国家来看,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93页;《大纲解析》第72页。

46.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有:

A. 阶级基础,即工人运动的发展         B. 思想基础,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 组织基础,工会的发展               D.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但是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96页;《大纲解析》第74页。

47. 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其领导主要是:

A. 思想领导      B. 政治领导     C. 组织领导        D. 军队领导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其领导作用包括:思想领导的作用、政治领导的作用、组织领导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98页;《大纲解析》第76页。

48.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体现在:

A.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 对未来社会进行精心设计

D.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其科学立场和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恩格斯指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04页;《大纲解析》第77页。

49.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体现为:

A.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B. 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C.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用事实证明

D. 共产主义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1)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作了具体实证的证明。第一,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

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第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第三,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第四,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2)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在继续发展中,这种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就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提供着更多更有利的条件,也提供着更有力的实践证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09页;《大纲解析》第80页。

50.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表现在:

A. 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时期

B.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得很好,不可能转变为社会主义

C. 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是长期的

D. 当代社会主义已经被资本主义所击败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因而,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①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②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③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④现存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来不论发达到何种程度,当其实现根本性制度变革的时候,也只能是首先进入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而不可能直接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因为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毕竟是有限的。⑤“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社会,“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要消除这些旧社会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209页;《大纲解析》第80页。

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www./doc/47fed5d233d4b14e85246873.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