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时代,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精神物质生活到底是缩小了还是更大了?

 水手力量 2015-12-23

两千年前,秦帝国推行了一个“书同文,车同轨”的国策,并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得到了强力执行。

这个政策改变了什么呢?

长江以南的地区,从原来只会打猎、捕鱼的原始社会,一跃而进入了农业社会。人们定居下来,和中原地区的农民种着同样技术的庄稼,收成也差不多,每年过节都可以吃上肉,包顿饺子,生活大大富足。

然而,读书人还是往一线城市咸阳(长安)、洛阳去,因为那里的升官机会更多,商人还是往一线城市挤,因为那里的市场更大,赚钱机会更多。

工业文明以来,交通、电力的进步,报纸、电视的媒介传播,电话、电报的信息沟通,同样大大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进步。

早在互联网出现以前,在一个三线城市里,人们就能够通过连锁超市和百货店,享受到一线城市居民同样的物质文明,也能通过电视、电影院享受到同样水准的精神文明,还能通过电话、汽车、飞机获得同样速度的商业交易效率。

然而,三线地区和一线城市的经济差距就此弭平了吗?

很显然,没有。

互联网是更先进的技术,这没有错。他的信息传播和知识普及的效率更高,对商业交易的提升也更优秀,对落后地区的文明进步有着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本质上,互联网对效率的提升,和所有历史上的技术进步是一致的---------


他们只缩短了时间距离,而没有改变空间距离。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因为聚集而产生分工,因为分工导致的专业化而获得生产力的进步。

而技术进步,改变的只是专业化的效率,这对于无论是一线还是三线地区的人们而言,改变的幅度是同步的。

而聚集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

举例来说,一线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市场规模大,而聚集了最好的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和企业总部,各种专业化的高端服务业也相伴而生。

这些资源,通过先进的技术,你无论在二线,还是三线城市,都可以享受到他们对外辐射的服务。

但是,对于这些专业组织而言,他们永远不会将总部迁徙到一个三线城市。一旦如此,他所能招聘到的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就将下降,服务水平下滑,在竞争中就被淘汰掉了。


或许你会提出疑问,现在的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人才,越来越倾向于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协同办公,这是否会有利于拉近地区差距呢?

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大量的企业总部仍然聚集在一线城市,而企业内部人才的晋升比例中,往往总部的人才由于地理位置优势而获得了比分支机构人才更多的晋升机会(与上司接触,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信任感更强等等)。由于这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人才往往更加倾向于往一线城市发展。

商品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通过技术手段总是能够达到过剩状态,让落后地区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和一线城市同等的消费体验,但是唯有一样资源——人才,总是稀缺的。


因为人才的稀缺和聚集,在竞争中一线城市的组织总是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并且能提供更高的收入水平吸纳更优秀人才的时候,三线城市就没有和一线城市抗衡的本钱。

当收入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你说他们能享受到的物质水平会在一个档次吗?

当人才知识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你说他们能享受到的精神文明会在一个档次吗?

事实上,他们之间的距离,既没有缩小,也没有拉大。

说的高大上点,当三线地区的人们在追求汽车和电影的时候,一线城市的人们在追求豪华车甚至游艇,追求极限运动和先锋戏剧,追求更多个性化的可能。

说的俗点,当女神们都奔赴一线城市而去,而你只能对着互联网YY的时候,或者通过长途火车跟她们约会的时候,那个与她们组成家庭一起抱娃的美满场景就很难落在你的身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