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把神像当柴烧,视官场如坟场

 汉青的马甲 2015-12-23



王冕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梅以浩然正气、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而笑傲红尘、独立寒冬的元代杰出诗人和画家王冕也像他笔下的梅花一样顽强,并最终成为一位孤傲放诞的千古名士。


王冕的人生轨迹,是一种传奇。本来,放牛娃和学识渊博的通儒,种地的农民和艺术大师,相去甚远;而锄头与诗歌,粪土与梅花,就距离更远了。偏偏出了一个王冕,把这一切综合在一起,人梅合一,农儒合一,贫困与骨气合一,绽放成人间最灿烂的苦寒之花。


王冕 《墨梅图


佛灯下苦读的孩子,如何变成了屈原?


浙江诸暨县的北边有一个小山村,村旁有一个美丽的七泖湖。有一天,这个宁静的小山村突然热闹起来,人们争相观看一个年轻人的有趣表演,并把他当成了笑柄。


只见这个年轻人戴着一顶极高的帽子,穿着一件阔大的楚式衣服,执着鞭子,赶着牛车,挂着长剑,唱着山歌,从村中走过,根本就不在乎村里人的讥笑。这个举止怪诞的人就是王冕。


王冕这种在乡人看来是疯汉的举动,其实包含了很深的寓意。他这一身衣服不是扭秧歌或上舞台穿的戏装,而是他在《楚辞图》上看到的屈原的装束,自己仿照着精心缝制的。因为王冕一生最敬仰的人就是楚国的屈原。他以屈原卓尔不群的形象为偶像,用魏晋人士宽衣大袖的装束,向古代的名士致敬,同时宣告自己一心追随敬仰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及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志向。他的行为虽然怪诞,但精神实在可嘉,他冒着生命危险游行,就是为了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暴政。


王冕 《南枝春早图》(局部)


把神像当柴烧,视官场如野狐坟场。


王冕扮成屈原在乡村游荡,向当朝的权贵示威。已被人看成大逆不道,而他把庙里的神像当柴烧,更是惊世骇俗。


王冕家住在一座神庙附近。那时,庙里的神像都是木刻的。王冕家里一断了柴火,他就去庙里砍了神像当柴烧。在他的眼里,这些东西只能助燃而已,如果真有神灵,为什么还让那些天天来烧香磕头的农人一个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所以王冕不信这些鬼神。


元朝恢复科举制度之后,王冕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是却名落孙山。科考落第,让王冕看到了元朝蒙古贵族统治者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的残酷现实,他的幻想破灭了。他满怀愤郁,把所有为科考而作的文章焚烧一空,以示永绝仕途的决心。


壮志难酬的王冕,选择了出门游历。除了读万卷书治理天下之外,行万里路,也是他的第二大梦想。


他第一次出游是去杭州,除了泛舟西湖,饱览杭州秀色之外,更是为了凭吊古迹,追忆历史人物,寄托自己的情志。


王冕专门凭吊了他所仰慕的林逋的墓。林逋最让王冕引为知己的,一是大隐士,二是对梅的喜爱。面对历史上这位和他心境相通的隐士,王冕感慨万端,写诗悼念:“生前不系黄金带,身后空余白玉簪。”


王冕在北京游历期间,元朝兵部尚书泰不花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常常派几个粗劣的小厮,到王冕的画摊前大呼小叫,肆意骚扰,搅得王冕无法安心作画。当泰不花得知王冕不仅会画画,而且还满腹经纶时,大喜过望,随即邀请王冕到翰林院做官,给自己当谋士。泰不花满以为这个在地摊上卖画的穷汉人一定会受宠若惊,纳头下拜,感激涕零。


不料,王冕轻蔑地一笑,严辞拒绝,并且颇含深意地说:“尚书大人,我看你是太不懂世事了。别看眼下你这里是灯红酒绿,可过不了几年,此地就会成为狐兔出没的场所,我何必要做官呢?”


在统治者的客厅里宣布他们的死期,王冕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王冕 《墨梅图》


拒不入仕,甘作苦梅


王冕师从过两位先生,一位是韩性,一位叫王艮。王冕和王艮感情极深,他的诗集中只有两次称人为先生,而王艮便是其中之一。


王艮对王冕的品行和为人亦十分欣赏,曾亲自登门拜访过他和他的母亲,想推荐王冕去做官。但王冕却谢绝了老师的好意,王冕对老师说:“我有田可种,有书可读,就已知足,不会去作公文听人家使唤。”


王冕拒不入仕,却已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笔做刀枪,抨击统治集团的罪恶,倾诉人民的苦难,他先后创作了《伤亭户》、《江南妇》、《陌上桑》、《悲苦行》、《猛虎行》等几十篇具有鲜明现实主义特色的诗歌。


王冕有相当多的诗歌表现他不甘随俗浮沉,追求清高独立的理想。此外,他还经常以梅花自比,用画梅来寄托诗中的不尽之意。他把自己一腔郁愤,全灌注在画出的梅花上。苍老的枝干,在王冕看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朵朵梅花,则是一个个不屈服于铁骑、杀戮、压迫和流放的百姓魂。


王冕为自画的梅花所题的《墨梅》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是王冕咏梅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人说自己家洗砚池边的梅树开花了,他怀着欣喜的心情,把俏丽的梅花描绘下来,一朵朵呈现淡淡的墨痕,也是郁愤诗人的泪痕。在山河破碎百姓呻吟的年代,诗人不想把梅花的颜色画得艳丽,去博得达官贵人的夸赞,而只求留得梅花清香之气,安慰苍生,让梅花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凛凛正气,唤醒人们的良知。


王冕的忠义之心,不能登堂入仕,使天下百姓受益,却种在了梅树下,代代不已;王冕也像他笔下暗香袭人的梅一样,穿过时代的沧桑,留给后世隔代的清香,留给后人永远的希望——有梅在,春天就在。



王冕 《墨梅图》(局部)


王冕 《南枝春早图》




王冕题《墨梅》


【儒风大家】编辑原创整理,转载须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