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首个互联网书法课堂开课一周,好不好,大家说了算

 蜀地渔人 2015-12-23


开课一周

冬日时短,寒气绵绵,不知不觉,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已经开课一周了。历经跌宕起伏之后第一批VIP学员已经进入互联网学习阶段,在与书友和老师的笔法切磋、互通有无中开始了上下求索的漫漫之路。能够一起走到这一步是好事多磨,不过,只要书友一刻不停下求学脚步,我们也一刻不会放松完善互联网课堂的脚步。





我们对一些正在参与学习的老师进行了回访,互联网课堂到底怎么样?大家说了算。


【回访】老师您好,逸庐书院互联网课堂已进入平稳运行阶段,现在占用您一点时间进行回访,谈谈应用的感受?谢谢。

冯错






张辉 · 徐州

很不错!老师很敬业,也能看出来老师们很想把这个互联网学书平台打造成功并出彩!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新尝试,需要勇气,这勇气是象李老师这样的你们才能拥有,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很确信,通过努力,逸廬书院的互联网书法教学会在书学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一大批象我这样的基础差,没有也不能受到正规训练的书法爱好者得到象李老师这样的你们传授书法艺术,我们很感激!很感动!很感谢!

逸廬书院,传承经典,传承文化,恩泽百姓,惠泽社会!


李运喜 · 南京

加入逸庐学习以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感受:


1、教学理念:李老师五体兼修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当今最科学的教学理念。足球踢的好的不一定是教练,教练不一定球踢得好,但李老师无疑是二者兼之。李老师写的好,这个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看李老师的简历,知李老师在年纪轻轻斩获一系列大奖后入南艺在黄老师门下潜心学习,这些就是我们这些非书法专业的“在野人士”常常说的“科班”理念,也是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人难窥其门的,尽管我经常在南艺的门外转悠,呵呵。加之李老师这些年来潜心梳理和十余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想,今天李老师带给我们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当今最科学的教学方式。

再说说教学理念本身,李老师的教学理念是五体兼修,但可看出李老师的重点仍然是为行草服务的,在五体兼修的前提下,最终达到心手双畅的帖学最高境界。在目前看到的12个视频中,可以看出李老师的讲解围绕两种帖学典型笔法:以“二王帖学”为代表的“一拓直下”笔法体系,还有就是以“狂草”为代表的“篆籀绞转”笔法体系。这些我相信在下面陆续推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李老师更精微的演示。



2、理论阐释:逸庐的教学不光是李老师的的笔法教学,还有陆续推出的理论阐释篇,昨天看到董水荣老师发出的第一篇详细的理论阐释,是针对大字阴符经的笔法特征以及书写方面的理论阐释,理论水准高,阐释细腻,这无疑是和李老师的笔法形成完美的教学组合。


3.师资队伍:这段时间以来,感觉逸庐的老师组合也比较科学。李老师的笔法和教学理念,这个不要说了,肯定是当今独树一帜的;董水荣老师的理论阐释和文字功底了得;冯错老师是书坛新锐,和我们属于差不多的年龄段,和我们沟通方便顺畅,在微信群中随时为大家解惑答疑,事无巨细。另外还有史明洁老师,看过史明洁老师的展览,其笔法以及理念和李老师高度契合;另外还有刘东芹老师,从文字学以及文字演变方面对草书的草法研究,取得一些列的成果。另外几位老师还不太熟悉,我想等教学正式步入正轨后,肯定会更加熟悉各位老师。目前总体感觉老师们有活力,和学员高度互动,学习氛围非常好。



4、全方位的服务:我是理工科出身,前期自学书法,仅在工具一项,走的弯路很多。逸庐不仅教学,还为学员提供物美价廉的书写工具,我想,现在15元一支,又经过李老师首肯的毛笔,外面找不到了吧。

今天逸庐课程正式步入正轨,随便谈点感受,是不是写的有点正式了,太正式就不好玩了,可能我这几天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吧,顺便就写出来了。不过这确实是我这几天内心切实的想法。


汪梅 · 重庆

1、视频打开缓存后播放还是蛮顺畅的。

2、比较充分展示了逸庐各位导师建立网络学校的初衷,同时也值得我们慢慢、细细体味和消化。


3、不足是拍摄角度对于充分展示每套经典笔法欠佳。

4、对初学者内容较多,吸收有难度;当然对基础较好的也许会觉得内容比较少不过隐。

以上仅个人拙见[抱拳]望老师海涵。


李静 · 浙江

在学习书法的路上偶遇逸庐书院,感受么用句诗来形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前也写了下圣教序,看了李老师的视频加上冯老师那么多耐心的解说,能领悟到很多,也发现自己以前好多写的不对。


尹敏 · 江苏太仓

挺好的,您和平台兄都非常尽职,有的书友可能对新的学习模式不太适应,我想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我是准备按照李老师的顺序,每月一个法帖,逐个学习。

加上名师的点评和帮助,相信一年下来,必然有所提高。


贺德鸿 · 深圳

很受用!尤其您的谦逊态度和才情值得学习!希望一年后有所精进蜕变。

现在谈下对逸庐感受,我从08年开始自学书法,虽有所获但进步有限。很想拜师学习,开拓视野,对各种字体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一二种深入学习,但圈子小,明师难寻,正在苦恼之时看到逸庐的宣传,李双阳和五体兼修这两个关键词打动了我,没有任何迟疑即报了名!


可以说逸庐是个潜力无限广阔的务实的学习平台,从这几天的体验感觉,逸庐有诸多明师,有很好教学理念,有很好的职业精神,学员也有很高的热情,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说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一定会珍惜这次福缘,打算首先把自己放空归零,以虚待盈!

对于教学还有点期待,希望以后的笔法视频垂直拍摄,还有对普遍的问题针对性的示范,还希望有创作教学方面有所猎涉,希望一年后有个学习成果展示,支持鼓励达到一定水平的学员参与比赛,以激发学员更大的学习热情!


杜蓝正 · 太原


逸庐书院

让我相信梦想可以长出翅膀

像鹰一样

站在峰岩顶处

看的更远


知道自己要飞向哪里

鹰大多时候是孤独的

但飞翔于空天的那一刻

是一种美

凡人不理解的美

逸庐就是高山

我就是一只雏鹰

正在山风的吹拂下

翅膀慢慢变硬

视眼变得敏锐而辽阔

所以我并不孤单

书在路上

逸庐相伴

梦在前方!

泉山


徐玲玲 ·

视频很顺畅清晰,已经全面地听完了一遍,我会按照书院的教学计划安排循序渐进地一个一个书体反复听讲丶临帖。谢谢老师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平台,使我们能将书法学习兴趣变得更加专业化。

很有幸能跟随李老师及李老师的团队走。


刘伟 · 河南

我就看了两集,课程设置思路清晰,可以让我触摸到课程的基本脉络,对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保障;

老师的演示基本可以让我明白如何用笔,课后练习的选取上,让我避免了自己选择的盲目性;

教学方法上,我看那种小视频的形式还是不错。还可以搞些临贴比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束文秀 · 江苏丹阳

李老师每节课都讲得很精彩,冯老师辅导热情细致,有问必答。

逸庐书院是我们学习书法的领头雁,带路人,谢谢你……逸庐书院!


李上江 · 广东

课程开始前就觉得有点被气到的感觉,因为开课时间再三往后拖。但开课后的感觉真像老师说的那样:不会让你们白等的。

第一,视频做得非常专业。

第二,老师对刚接触网络教学的引导非常耐心。

第三,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水平的团队,对于细节做得很到位。

第四,从教学的顺序可看出老师们有为学生避开弯路的意识。

总的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百分百能做大做强。


姜亚非 · 江苏连云港

逸庐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使用感受:

1.总体感觉挺好。设计制作精美,让人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工作风格。

2.视频课程模块。课程规划上,5体12门课程,内容丰富,但笔法稍显滞后,毕竟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年能够初步明晰笔法问题,已经足够了,三四个月的等待时间,有些急人。首批视频录制清晰唯美,老师分析讲解到位,若能全部像其中一个视频那样用画中画方式集中展示手头、笔头动作就无憾了。

3.点评交流模块。我尝试了三位老师的点评,都很中肯,问题点的相当到位,很喜欢,很受益。建议每周将优秀作品和典型问题在名师点评栏目集中展示,最好像《书法报》教学栏目中那样,有评语,有批改、有示范。因为每个人每次作业都这样点评工作量太大,老师们都很忙,估计没有时间,但每周集中详细点评典型问题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

4.资料库模块。建议分类,分设学习建议、技法分析、参考文献、逸庐快讯、导师介绍等栏目,把逸庐微信平台上的一些文章以及逸庐面授的部分材料适当分享出来,丰富学习内容。

5.网站技术上,带宽是一个方面,视频网站,带宽需要大,建议请专业人员做个需求测评。另外,网站代码也是一方面,要进行代码优化。这些比较专业,投入可能也比较大,是个困难。随着访问量的加大,投入会更大,需要有个长远规划。

互联网教学,视频示范与点评互动是核心价值,期待着与逸庐一同成长。谢谢!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