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泰五年为郭氏族谱写后序的许彬

 郭为丰 2015-12-23
宁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泰山,南临曲阜,乃“泰山之阳、圣人故临”,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2乡、9镇、2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563个行政村(社区),人口82.2万人。
自古宁阳人才辈出,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脉许姓百姓,他们都是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许彬的后裔(少数民族许氏除外),而今人口已达三万余众。在宁阳县自古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的大姓,现已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
许彬(1385-1461) ,字道中,号养浩,世称“东鲁先生”,山东宁阳人。祖籍安徽砀山,其高祖许仙元大德年间自砀山迁居丰县西南邀帝城附近的钓台村(今宋楼镇许口村),遂占籍,始为丰人。三传至许彬祖父许成,许成“诗礼传家,世有隐德,弗显弗扬,不乐仕进,志行方鲠,乡里尊信,有司辟为忠直老人”(《许忠直君碑铭》),许成子三,名仲德、仲贤、仲良。仲德,即彬之父。祖父许成避元末战乱,携家迁居宁阳东庄灵山脚下,后父许仲德再迁至宁阳县城东杏冈村。
许彬生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母张氏。彬“生而颖异,及学,目十行下,时人皆称神童”,少年时因丰县灾荒,随父播迁于夏邑父舅家数年,十四岁随祖父举家迁居兖州府宁阳县,少年时“以文学与王贤齐名”。永乐九年(1411)中举人,永乐十三年(1415)成进士,次年任翰林院庶吉士。累官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升翰林检讨,再升翰林修撰,参与编修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两朝《实录》。正统十二年(1447),钦派至福建主持乡试,号称“得人”。官秩二品,掌礼乐祭祀。正统十四年(1449年),彬父去世,告假归家治丧。时贡市混乱,朝野上下通晓各国语文者以彬为最,大学士曹鼐(明正统宰相)因其能荐其提督四夷馆,彬为克尽孝道,欲守庐三年,英宗不允,特下诏命彬进京叙职,又遣使吊唁彬父并谕祭于丰县邀帝城前许氏先陇。彬感皇恩,八月进京复职,九月升为大理寺少卿,十月转任太常寺少卿兼翰林待诏,并提督四夷馆。不久升太常寺正卿。
  景泰元年,英宗北还,明廷议大臣往迎,许彬毅然请行,曰:“主辱臣死,分也。”到达宣府见到英宗,按照英宗的授意,为其撰《罪己诏》和土木之役阵亡将士祭文,为英宗赏识。
  景泰末年,石亨等人谋划夺门之变,寻求许彬帮助,许彬为石亨推荐徐有贞。彬曰:“此不世功也。彬老矣,无能为。徐元玉善奇策,盍与图之。”遂成其事。英宗复辟后,升许彬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共掌国事。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至七月徐有贞罢相后曾为当朝内阁首辅,未及两月因遭石亨谗毁排挤,贬南京礼部侍郎,尚未到任,再贬陕西参政。赴陕西上任途中,彬知仕途险恶,自己也已年逾七旬,遂借机告老还乡,即上书辞官。天顺五年(1451年),石亨父子谋反,败落被诛,徐有贞等亦被流放,咸不得善去。命彬官复原职,不就,与曾长期任顺天府尹的乡贤好友王贤等人吟诗步游,诗酒唱和,颐养天年。优游于徐兖山水之间。
成化元年(1465年),宪宗即位,允彬以侍郎致仕。成化三年(1467)十二月,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许彬逝世,寿七十又六。诰赠礼部尚书,谥襄敏,又谥文忠公,入祀宁阳乡贤祠。
彬父仲德“永乐靖难”中,丰境兵乱,徙居鲁之宁阳,卒葬城东杏岗,彬因之。时送葬者,朝臣十有八九,百姓数万,许彬之为人为政可见一斑。许彬逝世后,宪宗皇帝亦遣山东左参政董谕祭于墓前,谕赞其:“平素见称,迁奉常而勤劳愈著,殆入内阁,赞典丝纶,复转南都,亚于宗伯……”并御制许彬墓碑,国子监祭酒陈监撰文,礼部尚书李秉书丹。太常卿刘羽(明成化中宰相)亦为之铭曰:“许出南徐,再迁于丰,前作后绍,庆源斯宏……。”
许彬著《东鲁先生文集》十卷、《东鲁先生诗集》四卷。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薛瑄为之序,称其文:“若重林邃谷;若冰壶秋月;若太羹元酒;若波旋马逸;若天地包涵六合不见端倪;若烟云出没万状莫测机缄;……”又赞其诗:“和粹春容,冲淡高古,一时为诗者罕与俪焉。”时任翰林编修、后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刘珝也为其文集作序,他描述自己初选翰林时许彬诗文的影响说:“闻京师之人,无不仰高于先生者。凡宫观府署、达官巨族之家,屏障之间,揭先生之言殆遍焉。一时名能文者,缌缌焉自伏所有,以避其锋。而人之求之者,函金束帛,路谒门趋,得其言者,不啻南金赵璧。”指出其文具有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的特点:“如水之行地,汇而为湖海,流而为江河、涧溪,渚而为池沼。随其小大,而出之不可穷。”许彬《文集》及《诗集》均编定于任太常寺卿期间,收录的是其早、中期作品,薛、刘均为台阁中人,其评价自然不无推举过度之嫌,但就所述许彬诗文艺术特点而论,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清初王士禛在《北征日记》中说:“乡先辈许襄敏公《赠岳蒙泉》诗有云:‘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公诗世不多见,此殊可诵”。所赏虽仅一联,亦可略窥全豹。台阁体是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身为大学士、长期执掌朝政的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同时期大多数高级官僚的创作都可以归属这一流派。其特点是只追求所谓“雍容典雅”,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缺乏生气,体现的是洪武朝以后长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今人研究认为,台阁体自景泰后文学思想即已发生变化,而许彬的创作对明代前后七子的文风有较大影响。许彬诗文在台阁体创作中别具一格。与三杨的务求中正平和不同,许彬诗文以气势擅胜,颇多名言佳句。
许彬学养深厚,文笔华赡,在翰林院任职长达30余年,其间不仅起草了大量文诰,记载了许多史料,还创作了大量诗文,尤其“负诗之重名于当时,搢绅、士大夫求之者日众,虽武臣贵家,亦皆慕先生之名,求其篇什而讽咏之。”
许彬性格直爽好客,而不善择友,三教九流皆出入其门。进入内阁后欲闭门谢客,反被其朋友以富贵忘友嘲笑诋毁,致“不安其位”。
许彬出身世家,但幼年饱尝流离之苦,后随发奋好学,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登进士第,踏入仕途。历永乐、洪熙、宣德、景泰朝,终在天顺元年,踏入内阁,成为明清两朝徐州地区唯一的宰相。
许彬配张氏勅赠夫人,生子八,超、越、起、赴、睿、趣、赳、趑。宁阳许氏后人均为八子之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