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石家庄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期(转载)

 故纸园丁 2015-12-23
   

关于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起点。石家庄城市史研究起点不同于确定城市建立的纪念日,没有必要过于精细具体,实际上任何一座城市的兴起都很难精细到具体某年某月某日。正像列宁所说,“这里的分界线也同自然界和社会中所有的分界线一样,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①]非常巧合的是石家庄铁路兴修于20世纪初,与一个新世纪的起点相吻合,同时,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标志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以1901年开始启动石家庄城市化的计时器,为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型做时代纪录,应该说是适逢其时、应时对景的一个巧合。

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历史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中叶至1900年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起步阶段;1901年至1937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1937年至1949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曲折发展阶段。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开放通商口岸首先作为了侵略中国的基地,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如广州、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城市进行的,由于开埠引起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工业的兴起促使这些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进一步壮大,迅速发展为中国的大城市,中国传统城市开始逐步向早期现代化阶段过渡和转型。到19世纪末,上海人口达到了四、五百万,天津人口也达到30余万,重庆达到21.4万。在19世纪末的石家庄,还依然沉浸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状态,铺设京汉线的建设大军尚未到达这里,正太铁路尚处在酝酿筹备和犹豫不定的状态,所以,石家庄在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尚毫无动静。20世纪初,石家庄城市化的启动,几乎与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开端恰好同步,这说明石家庄城市的启动,落后于中国近代城市化整整一个阶段。

从20世纪初开始到1949年,半个世纪的石家庄城市化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1年至1912年城市化启动时期;第二阶段,1912年至1925年城市化初兴时期;第三阶段,1925年至1937年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37年至1949年城市化停滞与畸形发展、衰退、恢复的时期。

第一阶段,1901年至1912年是石家庄城市化启动时期。这个阶段的起止,是从石家庄开始兴修铁路到清朝灭亡。启动的诱因来自铁路修建的外力作用,火车轮子伴随着20世纪的钟声,将石家庄带入了城市化的轨道。

20世纪初至民国前,是石家庄城市化的最初启动期。石家庄村在20世纪以前,完全是个纯粹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小村庄。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相继开工,随着铁路的建成通车,逐步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赖以进行农业生产的大片耕地被铁路和工厂占用,出卖了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开始农业劳动力转移。大批铁路工人则成为石家庄第一批产业工人,除营运在铁路线上的职工外,仅驻扎在石家庄车站的职工和正太路修理客货车辆总机厂职工,就超过了石家庄村的原有土著居民。随着京汉、正太两路通车以后,交通枢纽职能得以发挥,中转货物的搬运,使石家庄村这片土地上,由原来单纯的农业生产开始出现新型的运输产业。新产业中的各类中转货物的批发业务,促使石家庄出现了大批新的职业经纪人,各类服务行业的投资人和经营者也纷至沓来,出现了“商贾云集,蔚然巨镇,蒸蒸日上” 的局面。[②]“蒸汽机”的巨大动力冲破了农业社会的石家庄一直保持的人口自然增长状态,使外来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聚集使石家庄开始出现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潮。总之,外力赋予了石家庄枢纽功能,致使外来人口聚集,石家庄商业与服务业涌现,聚落周边空间建筑改观,交通枢纽地理地位逐步提升,这林林总总的变化拉开了石家庄城市化的序幕。

第二阶段,1912年至1925年是石家庄城市化初兴时期。这个阶段的起止,是从民国开始到北洋政府批准建立石门市自治。在这个阶段,石家庄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近代产业代替了传统的农业,从整体上实现了由乡村向城镇的转变。此时石家庄城市化的动力,一方面是来自铁路枢纽功能的不断增强和发挥,另一方面是当地工商业的广泛兴起,不断地聚集和强化城市化的内在动力。这个阶段也是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石家庄初步形成了区域性货物集散地,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商产业,在城市化的轨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奠定了新兴工商业城市经济的基础。

近代石家庄虽然走上城市化的道路,当时作为内陆后起的小城镇,与沿海城市和传统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差距自不待言。但是封建专制王朝的垮台和民国的建立,为石家庄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加上铁路枢纽的直接拉动作用,从而顺利驶入了新兴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另一方面,随着近代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石家庄的崛起赶上了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欧战期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骤然减少,工业品价格因而骤升,银价上升,许多工业获利甚厚,国内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取得骄人成绩,使近代石家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有明显的“搭车效应”。构成石家庄近代工业基础的大中型企业,都是这个阶段投资兴建的。譬如,1920年建立的裕庆火磨公司;1923年建立的育德铁工厂;从1916年开始规划建设,到1925年建成投产的石家庄炼焦厂;1922年建成投产的大兴纱厂等。20世纪20年代中期,这座新兴工商业城镇凸现雏形,确立了石家庄近代工业的门类主体结构,奠定了近代工业基础,在后来的10年中尽管石家庄工商业仍在继续发展,可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基本结构形态,并没有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此阶段,石家庄在交通枢纽中心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也就是说,它既是商品生产中心,又是商品集散和消费中心,还是生产技术和商品信息交流的中心。1925年经呈报获鹿县转呈省公署批准,将休门、栗村与石家庄合并,同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将直隶省石庄、休门两村合并,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

第三阶段,1925年8月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是石家庄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起止,是从北洋政府批准建立石门自治市开始,到“七七事变”后石家庄沦陷止。在这个阶段,由于工商业从初步兴起时期,转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石家庄近代工业企业技术设备有新的提升,市场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商业的行业部门依然在增多,各家商号专业化经营日益明显,周边农村经济中的商品化程度亦有增强,可谓近代石家庄工商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石家庄各类企业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而且大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规模一直都在继续不断地扩充和增长,城市经济的整体规模和基础都得以壮大。总之,城市的各项功能继续增强,经济发展上升势头明显强劲,城市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甚至直隶省中南部地区开始出现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虽因1928年南京政府取消全国所有市政公所,废除直隶省“市自治制”,使石家庄既不能成市,又不能并县,处在一种相对独立的特殊组织地位,但是石家庄已经拥有了司法独立和财政独立,与休门、栗村合并后的市区面积已约合7.78平方公里,[③]所以完全具备了小城市的规模,从市制上实现了由城镇向城市的转变。

第四阶段,1937年至1949年是石家庄城市化停滞,脱离正常良性轨道畸形发展的衰退、恢复的时期。这个阶段的起止,是从1937年10月石家庄沦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石家庄沦陷为界限,近代石家庄的城市经济功能因战争缘故导致衰退,枢纽功能得到继续加强,但是城市军事政治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城市主导功能的变更对城市化进程产生明显影响作用。当近代石家庄经济主导功能被军事政治功能所取代之后,基本上脱离了近代工业发展的正常轨道。与前三个阶段相比,石家庄城市工商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出现了总体上“前强后弱”的态势,这个阶段的城市经济发展显然不如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势头,随着近代后期社会、政治、军事状况的变化,工商业的起伏变化不定,一直未能稳定下来。

近代石家庄城市经济发展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特别是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石家庄成为沦陷区,城市经济殖民地化日益严重。虽然此间的城市殖民地经济得到畸形发展,城市空间得到极度扩张,城市基础建设计划得到强制实施,城市景观得到快速更新,但都是以进行战争和掠夺需要为目的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石家庄,经济依然一蹶不振,工商业发展毫无起色,企业几乎陷入停顿和倒退状态。以石家庄最大的工业企业大兴纱厂为例,设备使用率和生产规模比抗战前减低了52%至90%,详见图表1。石家庄物价狂涨,生产成本陡增,企业经营困难重重。国民党占领石家庄后,城市内外的交通长期被封锁,平汉铁路、正太铁路、石德铁路几乎全被切断,使之失去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交通枢纽的石家庄此时变成了一座陆上孤岛,工商企业失去依赖,城市的军事化使正常的城市经济发展失去了基础,经济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1947年11月解放后,至1949年10月建国前,石家庄的经济形势总体上处在维持稳定和逐步恢复生产的状态,虽然此前一蹶不振的经济开始得到了缓慢地扭转,物力维艰,石家庄的城市经济始终没有恢复到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发展水平,尚未开始出现城市大规模建设的局面。1937年前形成的近代石家庄工商业的基本结构形态,在后来的十余年间没有获得新的变更和发展,只是在1947年11月解放后,这种态势才得以遏制,1949年10月建国后才开始掀起大规模城市建设高潮,石家庄以一个崭新的工业城市形象迅速崛起。

从1901年至1949年,石家庄半个世纪的城市化发展历程,由于各项城市功能的发挥,城市化速度较快。近代石家庄城市化快速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跳跃性,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的五次跳跃增长和城市空间的四期跳跃拓展上。城市人口和城市空间的发展规模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城市人口总量和空间总量最直接地表现了城市规模的发展程度。近代石家庄之所以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座新兴城市的综合性功能结构,在于近代石家庄城市进程的动力多元化,这是近代石家庄城市发展的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但是,近代石家庄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表现在经济形态虽然发生剧变,但城市化发展进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间歇,城市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薄弱,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总之,近代石家庄既是一个工商业快速发展的近代化城市,又是一个社会生活方面“乡村味道正相当浓厚”的乡村式城市,城市化程度尚不充分,还处在幼年阶段。像当时报界评论员的文章所说,“石门市之大都市建设,虽然日趋发展,但若严格言之,在行政管理和文化方面,尚未脱离乡村色彩”。[④] 

注释略


The modern Shijiazhuang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 basic stages

Li Huimin

(Hebe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71)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modern Shijiazhuang urbanization started, and it was nearly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second stage’s beginning of Chinese modern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and this showed the Shijiazhuang urbanization’s start fully fell behind a stage of Chinese modern  urbaniz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o 1949, half a century’s Shijiazhuang urbanization course wa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First stage, from 1901 to 1912 which was the period of the starting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second phase, from 1912 to 1925 which was the period of the early urbanization; The third phase, from 1925 to 1937 which was perio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fourth stage, from 1937 to 1949 which was the period with the urbanization stagnated ,the malformed development, the decline, restored..

Key words Shijiazhuang    City history     Urbanization     History stag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