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地区“亲情五十” 关系简图

 zhuangxq519 2015-12-24

闽南地区“亲情五十”咋称呼? 关系简图帮助你

核心提示

你知道奶奶的妹妹用闽南话怎么称呼吗?你知道外家亲戚和自家亲戚称呼的区别吗?近日,微博上出现了较为详细的闽南语地区“亲情五十”关系简图,上面包含了几乎所有亲戚关系的称呼。

亲戚认不全

简图来释疑

发图者小王是惠安人,目前在一家物流企业上班。他所做的“闽南语地区亲情五十关系简图”主要从三方面来介绍,一是以父母为主的嫡亲关系介绍,二是以爷爷奶奶隔腹亲堂关系来延伸,第三种是以外公外婆的外家方面亲戚展开介绍。同时,他也列举出各种亲戚的闽南语称谓,罗列十分详细。此外,一名网友应邀配音,用闽南语读出这些亲戚关系。

小王说,他发布这简图是为了解决拜年时,为七姑八姨的称呼而烦恼和小夫妻俩互见对方亲朋好友不懂称呼的尴尬。触发他制作这张关系图的原因是,今年春节期间,网络上的一则消息——七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而不少“80后”和“90后”表示深有同感。

闽南地区“亲情五十”咋称呼? 关系简图帮助你

简图引发热议

有赞赏有质疑

这张“闽南语地区亲情五十关系简图”在网络上一发表就引起网友的关注,已有百余人转载此帖,数十人发表了评论。据悉,很多人就算认识自己的“亲情五十”,但也不清楚用闽南话该怎么称呼。对此,当前很多年轻人的做法就是遇到不懂称呼的,一般都不出声,等父母提示再称呼对方。

网友“wdp125”表示,“有了这张图,走亲访友就方便多了”。网友“平兄旺旺”认为这也是文化遗产,值得保护。

也有网友提出疑问,就算同属闽南语地区,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网上的发音表和录音与他们的不一样,标注拼音有的也不是很准,还是无法懂得如何称呼。

梳理亲戚关系

各地称谓有别

泉州文史界人士龚书群说,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亲戚关系整理得如此条理分明、尊卑有序。在传统多子多孙的大家庭中,区分堂表关系也许根本不能被称之为问题,但现在,它不但成了问题,而且还成了话题。

记者看到有家长发帖说:“独生子女堂表不分,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简单的必然结果。”泉州人文社科学者朱学群说,一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兄弟姐妹越来越少,晚辈中自然没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二代独生子女的亲属称呼中,又少了伯伯、叔叔、舅舅、姨妈。由于部分亲属称谓的消失,一代独生子女、二代独生子女对亲属称谓的陌生渐渐成了群体性现象。

泉州民俗专家傅孙义说,闽南语分布广,就泉州而言,各县市区的发音也有所不同,比如“爷爷”的称呼,有的地方发音为“阿公”,有的发音为“公啊”,有的发音为“安(发第二音)公”,所以,《闽南语地区亲情五十关系简图》用闽南语的方式来介绍“亲情五十”,梳理清楚了亲戚关系,但称呼还是以各地习惯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