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数九图】候气之法,九九消寒。

 张部 2015-12-24


文:耕者 / 图:网络



提冬数九,历九九而寒尽。

数九其实是给人一个盼头,

九九杨花开,九九八十一,脱去蓑衣戴斗笠。


冬至已到,数九开始!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015年进九时间及数九

一九:

2015年12月22日-2015年12月30日

二九:

2015年12月31日-2016年01月08日
三九:

2016年01月09日-2016年01月17日
四九:

2016年01月18日-2016年01月26日
五九:

2016年01月27日-2016年02月04日
六九:

2016年02月05日-2016年02月13日
七九:

2016年02月14日-2016年02月22日
八九:

2016年02月23日-2016年03月02日
九九:

2016年03月03日-2016年03月11日


数九之风由来已久,

至于到底始于何年何月已无明证。

从冬至之日开始数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至极之数,

数至九则回环往复。

而“九九”之数是“再大不过”了。


古代有许多关于数九的习俗,

其中最为优雅的估计莫过于『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一般有三种:

梅花,铜钱,文字。

【梅花】九九消寒图:

白纸一张,其上绘腊梅一株,

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分九瓣,

共八十一枚梅花花瓣。

每朵花即是一个“九”,

每一个花瓣即是一“天”。

从冬至之日起,

每日以笔染一枚花瓣,

染完一朵梅花即是“一九”,

染完九朵梅花,即是“出九”,

出九之时春意至。



【铜钱】九九消寒图:

于宣纸之上画纵横九宫,

每宫内画铜钱九枚,

九宫共八十一枚铜钱,

每天涂一钱,涂法是:

“上点天阴下点晴,

左风右雨雪中心”。

民间歌谣曰:

“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

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文字】九九消寒图:

此种九九消寒图一般称为:“写九”。

自清朝宫廷开始流行,

于宣纸之上画纵横九宫,

每宫内书“九画”空心字共九字。

每过一天,以笔填实“一画”,

一字填完即过“一九”,九字填完春归来。

常用的九个字是: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九字连为一句,

以表人们熬冬盼春之情。



宋代易家 邵康节在《冬至吟》诗中写道: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冬至之日值“十二消息卦”中的 复卦,时为一阳来复。

“息卦”

从复至乾,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爻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在此六个卦象中阳爻逐次增长,故称为“息卦” ,“息”即为生长之意;

“消卦”

从姤至坤,阴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阳爻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此六个卦象中阳爻逐步消失,以至全无,故称为“消卦”。

数九之时,每过一九则阳气增长一分。
易卦中的阳爻亦称为“九”,至寅(正)月阴阳调和(三阳爻、三阴爻)故初春为“三阳开泰”,其义实则源于十二辟卦。

阴阳消长,候气之法。

《后汉书·律历上·律准、候气》:

“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

律管,律吕。

律吕,就是古时候乐律的统称。

我们经常听说的“黄钟大吕”即指代的古代乐律。

古代的标准音律怎么确定的呢?其实就是根据阴阳的消长来的。

律管

用竹子做成律管,长短粗细有一定的标准,共有十二种。将律管埋于地下,深入地下的长短亦有所不同,上端则是齐平的,管中充满了葭灰,管口用“竹衣”轻轻贴上,到了冬至一阳生的时候,最长管子中的灰,先受到地下阳气上升的影响,便喷出管外,同时发出“嗡”的声音,这就叫黄钟之音

随后每个月有一根管子的灰喷出来,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十二月阴阳消长乃成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律吕新书卷二·律吕证辨》中说:

“今欲求声气之中而莫适为准则,莫若且多截竹,以拟黄钟之管,或极其短,或极其长,长短之内每差一分以为一管。”将不同规格的竹管按照方位置于室内案上。在冬至之日有所响应的就是黄钟。

冬至是日,阴气已极,极则变,变而一阳来复。这是颠破不破的自然大道。将这支与冬至阳气响应的竹管定为标准音,乃是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大智慧体现。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后汉书.礼仪》亦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冬至已至,数九寒天,

恰逢今冬太阳寒水在泉,寒上加寒,

又多雾霾,没事还是早卧晚起,

于室内,手执毛笔,

闲来画画梅花九九消寒图吧!

待到九九归一,阳春至,再作打算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