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速递】小儿肺炎喘嗽中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张部 2015-12-24



中药大品种联盟

微信号上线了

中药大品种联盟致力于中药产品临床价值、科学价值的挖掘,搭建企业与医院、科研机构对接平台,欢迎企业、医疗、科研、大学等机构人员关注。

搜索微信号:BBTCML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迅速关注!


小编有话说:
【论文速递】是我们新开的栏目,旨在把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发表的最新论文呈现在大家面前,供老师同学们参考。希望能为大家的研究工作开拓思路。


⊙作者:宋均亚,陈亚宾,冯小朵,邓润莲,吉训超 ⊙编辑:小余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多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小儿疾病首位。中医药在肺炎喘嗽的防治中,疗效确切,但不同医家对肺炎喘嗽的见解和治疗用药不同,本文通过遴选最近5年有关治疗小儿肺炎的期刊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总结分析其用药特点,进一步指导临床,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文献资料与方法


1.1文献选择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临床观察或专家经验等均符合中医小儿肺炎喘嗽或西医小儿肺炎的公认诊断标准,有或无明确的中医辩证分型;

(2)治疗方法中有中药治疗且有具体药物组成;

(3)文献中干预措施类型包括:

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论有无对照比较;(对照为空白、安慰剂或西药治疗)

纯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与纯西医治疗比较;

纯中医与纯西医治疗比较;

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比较等。


1.1.2 排除标准

(1)中西医辨病非肺炎者;

(2)无具体病例的中医理论探讨、动物实验、综述等非临床疗效研究;

(3)只有方名而无具体药物或药物组成不完整的方剂;

(4)文章辩证、用药、病例数等内容相同者,以一篇计。


1.2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检索对象为中国知网、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起止年限均为2010/1/1至2014/12/31。以“肺炎喘嗽”或“小儿肺炎”为主题词进行第一次检索;再以“中医”、“中西医”、“临床观察”、“病案”等为主题词进行二级检索。依据上述选择标准,共检索出与肺炎喘嗽中医药治疗相关的文献298篇,获得肺炎喘嗽治疗处方315首。


1.3 分析软件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为研究平台,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1.4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将筛选出的方剂由专人整理后,双人负责审核,以确保数据源的准确性。将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录入完成后,再由双人负责核对。


1.5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统计报表”及“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利用“数据查询”功能,提取治疗肺炎喘嗽的方剂,然后点击相应功能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包括药物频次统计和组方规律分析(用药模式、规则分析、网络展示)。统计分析方法为该软件自带的挖掘算法,包括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这些方法均成功应用于证候及方剂组方规律分析研究领域。


2 结果


2.1 常用药物频次分析


315首治疗肺炎喘嗽的方剂,共涉及药物205味,通过“频次统计”,得到使用频次在30以上的药物共30味,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甘草、杏仁、炙麻黄(见表1)。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法,将支持度个数设为63(20%)时,得到治疗肺炎喘嗽的处方中常用药对或组合18种。按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甘草,杏仁”、“炙麻黄,杏仁”、“甘草,炙麻黄”(见表2),并分析所得药对的用药规律(见表3)。




当支持度分别为47(15%)、63(20%)时,对所得的药对进行关联规则网络展示(见图1)。



图1 肺炎喘嗽常用药物组合的网络展示图(支持度分别为47、63,置信度为0.9)


2.3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根据本次治疗肺炎喘嗽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取出数据的预读,选择关联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4,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4味药物的核心组合,共14个(见表4)。核心进一步组合,得到治疗肺炎喘嗽的新处方(见表5)。




3 讨论


首先,小儿肺炎发病率较高,通过对纳入文献的分析研究可知,治疗肺炎喘嗽的高频用药大致可分为止咳化痰平喘药(杏仁、半夏、桑白皮、桔梗、紫苏子、川贝母)、清热解毒药(甘草、生石膏、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连翘)、宣肺解表药(炙麻黄、薄荷、桑叶、荆芥)、活血化瘀药(地龙、丹参、桃仁、赤芍)等5类。常用的药物组合为“甘草,杏仁”、“炙麻黄,杏仁”、“甘草,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炙麻黄,杏仁”等。


其次,当支持度较低时可较全面展示高频药物配伍组合状况,在支持度上升时,可清晰展示药物的关联规则及组方规律,其用药组方明显核心化,以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泻白散等为要。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随证加减后广泛应用于肺炎喘嗽风热、痰热闭肺等证。且诸药中甘草出现频次最高,其气味甘平,调和脏腑,通贯阴阳,并为国老,调和药性。《伤寒贯珠集》:“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杏仁主治咳逆上气者,利肺气也,且质润下行,能下气。麻黄中空有节,如竹形,宛似毛孔,乃肺经专药。石膏禀阳明金土之精,质重则能入里,味辛则能发散,性寒则能清热,而为阳明胃腑之凉剂、宣剂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具有解热、镇咳、祛痰、平喘、抗病原微生物及调节免疫等作用。以药测证可知,肺炎喘嗽的证候分布主要集中在实证阶段,且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热(毒),随着病情发展每易致瘀,形成痰、热(毒)、瘀闭阻于肺的病机。


综上可知,肺主气,朝百脉,治疗上应重视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散瘀等方法,李燕宁认为瘀血贯穿于肺炎喘嗽整个病理演变过程中,无论是初、中期,还是恢复期,都应酌情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早期配合活血化瘀通络之法,亦体现了“即病防变”的“治未病”的思想,本研究为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文献支持。


此外,本研究所得的核心组合与候选方剂以清热宣肺、化痰通络为主,亦重视滋阴药物的使用,这与小儿阳有余而阴不足,感邪后易入里化热,热病易伤津液的病理特点相吻合。其临床价值尚需要通过临床医师判读及试验研究等进一步评判,但本研究所做的探索为基础或临床研究提供了线索。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亚太传统中药》2015年9月第11卷第18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