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间计:分化瓦解敌人的利器

 亳州市环保局孟 2015-12-24

    我搜索了一下《通鉴》提到的“反间”事件,没有具体统计,少不了二十件左右。我捡几件重要的有影响的学习,以加强对反间计的了解。

什么是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1意思是在疑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

一般说到反间计都会用田单赶走乐毅的事件,《通鉴》提到的第一个例子也是它。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联军攻占齐国的首都临淄,尔后率燕军几乎占领了齐国全境。只有莒、即墨没有拿下。原因是在攻打安平县时,临淄的管市场的官员田单在安平,他的车因在车轴头上包了铁皮,出城逃亡时车没有坏而顺利逃出。安平人认为田单聪明,守即墨时就推荐他为首领。乐毅用了一年的时间包围即墨也没有攻下。后来,燕军后退九里,使用怀柔政策以瓦解敌人,三年后还是没有攻下。这时就有人打小报告,说乐毅会打仗,“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2可即墨打了三、四年还打不下,其中原因就是不愿打下而想当齐王。笔者也认为,一个小小的即墨打不下,恐怕不是燕军不行,而是另有原因。

听到这番话后,燕昭王召开酒会,斥责了告状的人,并且大力表彰了乐毅的功劳,说他帮我们报了先王被齐国害死的国仇,齐国也是他打下的,他当齐王也是应该的。并立即封他为齐王,他妻子封为王后,立即送她到乐毅那儿,儿子封为王子。还立即将告状者处斩。乐毅听到这个消息后“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由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莫敢复有谋者。”3乐毅不接受封赏,誓死效忠燕王,他的信义连齐国人、诸侯都佩服和惧怕,也就没有人再敢谋害他了。

公元前279年上述事情发生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惠王从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田单听说了,便派人去燕国用反间计,散布说:“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4田单的反间计使用得很高明,抓住了新老班子交替之际的时机,利用新王与乐毅的矛盾,渲染即墨等两城未攻下的莫须有原因,迎合燕新王仇恨乐毅又怕他自立齐王的心理。最终按照田单的安排更换将领,“乐毅知王不善代之,遂奔赵。燕将士由是愤惋不和。”5这就为田单继续使用反间计,用火牛阵打破燕军的封锁,很快收复齐国领土创造了条件。

从以上反间计可以看出:只要内部团结,反间计就无法成功,燕昭王相信乐毅,外人再怎么挑拨都没用;相反,燕惠王一上台,人家就利用他与乐毅的矛盾使用反间计,很快解救了齐国。

如果说田单的反间计是针对某一个人,那么,下面的例子则是针对整个军队的某个战役。

田单反间计解救齐国后的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王召见廉颇、乐乘问道,可以援救吗?两人都说,道路遥远,更兼险峻,难救。再问赵奢,赵奢回答说,道路遥远险峻,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穴中咬斗,勇敢者取胜。赵王于是令赵奢率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奢刚离开邯郸三十里就停止不前,下令军中说,如有人谈及军事的,一律处死!

秦军驻扎在武安西,列阵大喊大擂,武安城内的屋瓦都为之震动。“赵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6这是赵奢实施反间计第一大措施:严格保密,不让下属谈及军事,不惜杀人以立威。

第二个措施就是麻痹敌人,赵奢军坚守二十八天不动,反倒增修营垒,看似做长期准备,使敌人看到赵军惧怕,不敢正面与秦军交锋。第三就是让秦军相信赵军不敢救阏与城的情况是真实的。恰好秦国一个间谍潜入赵军,赵奢佯装不知,用好吃好喝招待他。间谍回去报告秦军大将,秦军大将大喜说阏与城不是赵国的了,就确定赵奢不敢救援,防备措施就松懈了。至此,赵奢的反间计就已实施成功。

这一段写得很精彩:“赵奢既已遣间,卷甲而趋,一日一夜而至,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师闻之,悉甲而往。”7赵奢等间谍一走,令部队席卷而走,一天一夜急行军,如天兵天将一样,离阏与城50里驻扎,并且修建好了营垒工事,秦军知道后,全部迎上来准备决战。后来,采用军士许历的计策,一举打败秦军,很快解了阏与城之围,赵奢被封为马服君,许历被任命为国尉。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可谓一报还一报,赵奢大败秦军1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秦国应侯范睢使用反间计,将赵奢的儿子赵括打败,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被杀近40万人,赵国成年人几乎消灭殆尽。

赵兵屡次被秦军打败,廉颇便下令坚守营垒,拒不出战。赵王以为廉颇损兵折将后更加胆怯,不敢迎敌,气愤得多次斥责他。看到这种情况,应侯范睢马上派人用千金去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说,秦国所怕的,只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中计,便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

赵括如何被打败,大家都知道,在此不必赘述。这次反间计之所以成功,主要是赵国有一个笨蛋国王。他不但看不出范睢的反间计,也不听蔺相如、赵括的母亲的劝阻,也没有听信赵奢生前的预言: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8也就是说赵括是使赵军败亡的将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从赵国“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也是当时三大强国之一,对秦国强大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有些尾大不掉。

还有一种情况,实施反间计的人,利用的是帝王最敏感的神经,那就是被打击的对象有篡位的嫌疑。

公元前247,庄襄王为了挑拨离间信陵君与魏王的关系,遣人携带万金前往魏国,寻找到被信陵君所杀的晋鄙的门客,让他去劝说魏王道: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9信陵君流亡国外十年,现在重新担任了魏国的大将,各诸侯国的将领都心向着他,致使天下的人只听说有信陵君这个人,而不知道还有魏王了。庄襄王又多次派人奉送礼物给信陵君表示庆贺说,您做了魏国国君没有啊?魏王天天都听到这类诽谤信陵君的话,不能不信,于是就令人代替信陵君统领军队。信陵君明白自己第二次因别人的诋毁而被废黜了,便以生病为由不再朝见魏王参与议事,日夜饮酒作乐,沉湎于女色中,过了四年就死去了。

其实,秦国的下三滥的手段很是小儿科,无非是造点谣言而已。但是,谣言在害怕君权旁落的君主看来,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正如莎士比亚说的:“谣言是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鼓响的笛子,它是那样上口,既使那长着无数头颅的鲁莽的怪物,那永不一致的动摇的群众,也可以把它信口吹奏。”10曾子的母亲,本来是相信自己的儿子的,可是第三人说他儿子杀人的时候,她也相信,爬墙逃走,而何况一个君主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信陵君刚刚搬兵救了魏国,在诸侯国和魏国人民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他的地位离国君也就是一步之遥,魏王当然怀疑他了。

实施反间计除了利用君臣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用金钱。上面讲的反间计,范睢用了千金,庄襄王用了万金,而陈平离间项王与他手下则用了四万金。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对陈平说,天下纷扰混乱,到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呀?陈平说,项王身边刚直不阿的臣子,如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之辈,也不过几个人罢了。大王您如果确能拿出几万斤黄金,施用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关系,使他们内心互相猜疑,而项羽的为人原就猜忌多疑,易听信谗言,这样一来,他们内部必然会自相残杀,我们即可乘机发兵去攻打他们,如此击败楚军是一定的啦。汉王说,对啊!便取出黄金四万斤交给陈平,任凭他自行活动,不过问他使用的情况。

陈平于是用许多黄金雇请间谍到楚军中去进行离间活动,扬言说,各位将领如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卓著,但是却终究不能分得一块土地而称王,因此他们便想与汉军联合起来,借此灭掉项羽,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称王。“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11

当年四月,楚军在荥阳围攻汉王,形势紧急。汉王向项羽请求议和,将荥阳西面的地区划归汉国。但范增却劝项羽火速攻打荥阳,汉王为此忧心忡忡。这时项羽派使者前往汉王处,陈平利用这个机会,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先是置备了丰富盛大的宴席,命人端去款待楚国的使者,但一见到楚使,就假装惊诧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竟是项王的使者啊!即将酒菜又端了出去,改换粗劣的饭菜送给楚使食用。楚使回国后,即把这些情况汇报给了项羽,项羽果然又对范增大加猜疑。

此时,范增也不知道项羽已经开始怀疑他,越是急于攻下荥阳城,项王越是不听。后来知道项羽在怀疑他,就发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12在他辞职回家路上,背上的毒疮发作而亡,项羽唯一的股肱之臣也离他而去了,他为何不败呢? 可以说,陈平一箭数雕的反间计,将项羽的人才骨干系数除掉,奠定了刘邦定鼎天下的基础。

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反间计没有成功例子,《通鉴》也有记载。

公元431年,“慧龙在郡十年,农战并修,大着声绩,归附者万余家。帝纵反间于魏,云‘慧龙自以功高位下,欲引宋人入寇,因执司马楚之以叛。’”13说的是魏国大将王慧龙守卫荥阳十年,既劝民农桑,又积极备战,成绩显著,声名远播。前后赶来归附的百姓有一万余家。刘宋文帝乘机施用了反间计,说王慧龙自认为劳苦功高,却长期得不到重用,所以打算勾引宋人前来进犯,然后活捉司马楚之背叛魏国。魏国皇帝拓跋焘听到这些传言,颁赐给王慧龙一封亲笔诏书,说刘义隆害怕将军就象害怕老虎一样,打算从中陷害,我知道他的诡计。至于外面的风言风语,想你不会介意。刘义隆一计不成,又施第二计,派刺客吕玄伯前去刺杀王慧龙。许诺说,你如果砍下王慧龙的人头,封你为食邑二百户男爵,赏绢一千匹。于是,吕玄伯假装投降,要求单独面见王慧龙,声称有话要说。王慧龙有点疑心,派人搜身,结果从腰中搜出短刀。吕玄伯叩头请求处死,王慧龙说,我们都是各自为其主行事罢了。释放了吕玄伯。王慧龙的左右亲信都劝阻他说,宋人的阴谋不会停止,不杀吕玄伯,没有办法阻止将来再发生这样的事。王慧龙却说,生死有命,他刘义隆又怎么能害得了我!我用仁义作为屏藩来保护自己,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释放了吕玄伯。

还有一些大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反间计,司马温公不予采信。如:所谓“蒋干中计”,《通鉴》只记载了蒋干去找周瑜劝降,看到周瑜的情况,蒋干连劝降的意思都没说就回去复命。

还有如赵匡胤反间南唐名将林仁肇,很多史籍都有记载,如《十国春秋·卷24》、《南唐书·卷14》、《图画见闻记》等,司马光没有记载。

公元972年,“南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有威名,中朝忌之,潜使人画仁肇像,悬之别室,引江南使者观之,问何人,使者曰:林仁肇也。曰:仁肇将来降,先持此为信。又指空馆曰:将以此赐仁肇。国主不知其间,鸩杀仁肇。”14意思是说,宋朝忌惮林仁肇的威名,派人偷偷画了林仁肇的相,挂在一间房屋中。后故意将南唐使者引入该房子里,说这是林将军的画像,他已答应投降宋朝,并以画像为信物。又指着一套空房子说,那是为他准备好的住房。使者回去报告李煜,李诗人派人将林仁肇毒死,自毁长城。

 

注释:

1、《三十六计解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48

2345678911121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1301381391391561561692023353353831

10、《莎士比亚全集·亨利四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77

14、《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160-1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