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轮Wi-Fi革命来临,在三频Wi-Fi与LTE融合中感受极速

 长庆wcqjs 2015-12-24
在万物互联的领域,当智能设备互相连接和交互,我们就能够使用新一代的应用程序和服务来改变家庭中的连接体验。随着BYOD(自带设备办公)以及富媒体内容和应用的普及,企业需要更快的连接技术和更强大的处理能力以提供7x24小时的接入以访问关键业务信息、系统和云服务。目前,每个家庭平均拥有7台联网终端,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20台。

“仔细观察数据密集使用的国家,可以看出中国有着明显的数据使用量增长趋势。”高通创锐讯(Qualcomm Atheros)产品管理副总裁Irvind Ghai援引艾瑞咨询的数据说,2013年中国Wi-Fi路由器出货量达到5千万台;2014年中国75.6%的人使用Wi-Fi和蜂窝网络。而在最能反映Wi-Fi使用量扩大的中国特定区域Wi-Fi热点数量统计中,中国以拥有650万个公共场所、20万个政府楼宇、1亿个家庭和9.4亿个运营商/商业机构Wi-Fi热点的数据,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下一轮Wi-Fi革命来临,在三频Wi-Fi与LTE融合中感受极速_ESMCOL_1高通创锐讯(Qualcomm Atheros)产品管理副总裁Irvind Ghai

MU-MIMO,为解决数据拥堵而来

尽管需求旺盛,但目前中国市场上大多数Wi-Fi路由器和AP采用的仍然是单用户MIMO(SU-MIMO)。这种技术采用的是低效时间槽协议,只能为多个客户端提供单一时刻专用全速率Wi-Fi无线连接。随着联网设备数量的激增,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有限的带宽里,客户端分得的带宽份额正越来越小。

为解决“僧多粥少”的困境,802.11ac标准将接收MIMO流的最大数目由4个增加至8个,从而将网络吞吐量提高了一倍。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每个空间流都需要专用的发射/接收链,如果没有创新技术出现,要想实现8X8 MIMO的全部性能,一个802.11ac 8X8 AP就需要8个独立的无线电链、天线和8X8的客户端配置,这是不切实际的。

除了不可能出现8X8的终端配置,另一方面,AP通常有3-4个天线,而大部分客户终端只有1-2个天线。因此,它们不能支持全速空间流MIMO运行,也很少用到AP的全部容量。例如,一个802.11ac 3X3 AP理论上支持1.3Gbps的峰值速率,但是,只有一个天线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仅支持433Mbps的峰值速率,其余867Mbps的容量就被闲置了。

为此,高通创锐讯花费7年多的时间开发了全新的802.11ac MU-MIMO解决方案,允许多个客户端共享AP上的多个空间流,从而将系统的总容量提高至AP配置的最大上限。换句话说,在一个有三个客户端的MU-MIMO系统中,所有三个STA可以用100%的时间同时接收来自AP的单个空间流。这意味着该设备只需要一个或两个天线,而不是三个,从而降低了成本和空间要求。相比之下,在SU-MIMO中要达到相同的吞吐量,每个STA需要三个天线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接收来自AP的数据。


都是Wi-Fi,MU-MIMO有什么不同?

日前,路由器大厂Linksys在其首款支持MU-MIMO的千兆路由器EA8500中率先采用了Qualcomm IPQ8064互联网处理器和VIVE 11ac芯片,一举实现了最高2533Mbps的综合吞吐量(5GHz容量高达1733Mbps;2.4GHz容量高达800Mbps),是当前Wi-Fi路由器连接速度的3倍。

Irvind认为EA8500为MU-MIMO技术的推广带来了绝佳的示范效应。因为MU-MIMO网络不需要客户端与网络中其他客户端分时连接,所以每台终端的等待时间更少,响应速度更快。“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典型的1x1终端)从MU-MIMO受益最多,传统(不支持11ac或MU-MIMO)的设备也会因为路由器/接入点(AP)支持MU-MIMO而受益,因为当MU客户端效率提高2-3倍时,网络就有更多空闲时间或容量来服务传统客户端。”

Qualcomm创锐讯提供的资料显示,在EA8500推出之前,MU-MIMO技术其实已经内置于骁龙801、805、808和810等处理器中,被LG G Flex2和小米Note顶配版等手机使用。此外,采用Qualcomm MU|EFX技术的第一批零售网络产品也正在陆续上市,包括Amped Wireless Athena大功率AC2600路由器、Linksys AC2600双频段智能Wi-Fi路由器、Buffalo WXR2533路由器、TP-LINK Archer C2600路由器、TRENDnet AC2600双频段无线路由器TEW-827DRU等。

将Wi-Fi网络总容量提高2-3倍,这对闹市区、公寓楼、企业网络、热点或其他拥挤环境来说,具有很大优势。但MU-MIMO只是一个标准的通信握手协议,只定义信令需要怎样交互,并不定义如何实现。而这,就成为厂商之间比拼实力的关键所在。Irvind说在MU-MIMO设计中虽然变量很多,但所有的设计选择和权衡都集中在两个顶层问题上:空间流的数量和并发用户的数量。因此,他们在SU/MU传输调度、分组、探测和速率控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优化。

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和网站正在探索通过多样的位置服务、广告和分析,从Wi-Fi中获利。当被问及如果遭遇网络容量不足该如何应对时,很多企业给出的第一反应是:增加AP数量。但Irvind却表示,通常在必须更换前,AP能够工作3至5年,更换或者提高AP部署密度与预算、商业周期以及技术演进有关。而MU-MIMO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充分发掘了Wi-Fi信道分配的潜力,不需要对基础设施做结构性改变,并且经得住时间考验。

网络安全是消费者和企业选择Wi-Fi解决方案时关注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和美国的Wi-Fi安全要求不同,MU-MIMO符合中国规定吗?Irvind强调称,Qualcomm除了在网络处理器上支持IPSec和MACsec,其Wi-Fi也遵守最新的Wi-Fi安全协议(WPA2、AES256、AES-GCMP等),并且可利用频谱分析识别干扰源。同时,现有的Wi-Fi芯片组(客户端和AP解决方案)也是MU-MIMO的一部分,完全支持中国WLAN认证与保密基础设施(WAPI)协议要求。


从2.4GHz到60GHz

如果说802.11ac助力千兆位Wi-Fi网络分流移动流量,那么作为新型Wi-Fi 技术,802.11ad则能够以与11ac类似的功耗和4Gbps以上的超高速连接速度,使激动人心的新应用成为可能,例如4K视频串流、点对点大型文件共享、媒体查询终端使用、无线扩展基座连接以及硬盘备份等,利用3D视频和7.1音频实现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系统也是这种技术的潜在应用。

低功耗设计是IEEE 802.11ad规范描述的关键特性之一,包括先进的电源管理在内,用于支持手持移动设备和笔记本电脑更长的电池寿命。设备能够在60GHz工作和更低的2.4GHz与5GHz Wi-Fi频率之间无缝地切换。除了HDMI的无线实现外,这种链路还能模拟DisplayPort、USB和PCIe连接,系统中还利用先进的加密算法集成了高等级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802.11ad标准支持使用相位阵列天线(PAA)实现波束成形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信号强度,可实现距离超过10米的通信。这些优势对于应对下一代媒体应用所提出的挑战都是必不可少的。

高通于2014年7月完成了对60GHz无线芯片组开发厂商Wilocity的收购,而即将推出的骁龙820处理器,将有望成为首个集成Qualcomm VIVE 2x2 802.11ac(11ac)和802.11ad Wi-Fi的三频平台,从而使终端可以在1x1配置的基础上实现最高达50%的提升(2x2 80MHz 11ac的峰值速率最高达867 Mbps,11ad的峰值速率最高可达4.6Gbps)。

根据ABI Research公司对不同种类802.11芯片出货量的预测。到2018年,包含802.11ad的三频段芯片组市场有望达到每年15亿片左右的出货量,而所有种类802.11芯片的总市场规模也不到40亿片。这似乎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高通之所以对该市场“深信不疑”的原因。


开启与LTE的融合之旅

未来,Wi-Fi与蜂窝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向共同合作的“融合”模式发展,包括LTE与Wi-Fi间融合、授权频谱与非授权频谱间融合等,这是Qualcomm Atheros产品管理副总裁Tal Tamir此前在高通3G/LTE峰会期间表达的观点,而这两种技术也很有可能会成为预期在2020年开始被采用的5G蜂窝式标准的组成部分。

以骁龙820处理器为例,作为首款公开发布用于移动终端、提供完整LTE-U支持的处理器,它可通过聚合LTE授权和非授权频谱,来提高移动网络容量和用户吞吐量。LTE和Wi-Fi链路聚合(LWA)则是聚合授权和非授权频谱的另一种方法,旨在使移动运营商利用Wi-Fi基础设施,借助非授权频谱的容量来扩大授权LTE网络的容量,骁龙820处理器同样支持该功能。

此外,820内部集成的全新X12 LTE调制解调器不但支持LTE和Wi-Fi之间的数种天线共享机制,帮助制造商更轻松的设计出支持LTE-U、4x4 LTE MIMO和双流Wi-Fi等先进技术的终端,还能够借助Qualcomm Zeroth的认知能力,实时监测Wi-Fi连接质量,以决定是否及何时在LTE与Wi-Fi间切换通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