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拥有独立思考这一最宝贵的能力

 长沙7喜 2015-12-24



独立思维的本质不在于思考的内容,

而在于它如何展开思考

——克里斯托弗希坎斯《致愤青》


欲言又止、隔靴搔痒、言不由衷、或者来回摇摆附和,在人际关系中太常见,甚至在刚张口的时候,你可能就把自己真正想说的话吞进了肚子。虽然这是一个自媒体发达、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的时代,但实际上想要克服他人的影响,独立思考和判断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社会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从众实验

  •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打着视觉感知的旗号在校园中招募志愿者。

  • 招来的志愿者被加入其他全是实验助手(阿希的托儿)的一个7人小组里,他们的任务是判断哪两条线段的长度相同。

  • 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却因为实验助手们众口一词的误导(故意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而产生了惊人的结果。

这项测试中志愿者们的最终正确率为63%,而没有助手干扰的对照组正确率为99%,并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跟着助手一起选了错误答案),5%的人从头到尾跟着大部队一错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同时也是正确的——观点

网络信息泛滥、碎片式阅读充斥了几乎所有可利用的阅读时间,知识变得唾手可得,好像你啥都知道。但事实是,你听一个人评述某社会现象,很有可能TA引用了8个或10个歪果仁的名字或者名言,却连与这个事件相关的最基本概念都没搞清。太容易知道了,就会让人不太容易去思考了。

独立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被动和盲从,不再惧怕权威、不再苛求自己去附和他人、能和上司或父母平等交流??它与智商无关,而与自信心和勇气相关。

——「你的思考真的独立吗?」——

如果你有下面的现象,就说明还不够独立,来测试一下吧:

  • 你确信自己过去的经验,不需要其他数据来支持。这让人觉得好像就是独立思考,但实际上,这只是你在用一些未经检验的惯例来解释自己的经验。

  • 你不明白对方真正的意思。这很可能是因为你还没弄明白自己的意思。你需要在逐字逐句地回答对方的同时,理清自己的思绪。

  • 你知道自己存在偏见。认真对待偏见这件事。你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观点?“南方人比较小气”,真的是这样吗?质疑你的假设。

  • 你习惯引用专家的意见。但实际上,你并没有直接看过或听过专家的言论。

  • 你经常附和别人的意见去评判书籍或电影。但实际上,你与评论者没有任何共识。比如,你很喜欢某位演员或导演,但是由于大众对他的作品评价不高,你就不去观看。

  • 你认识的人都同意你的看法。

  • 有人反对你的观点时,你深感愤怒和伤害。这也许是因为你习惯于将这种挑战理解为对方在攻击你本人。

——「独立思考其实更受欢迎」——

“变碧池生活会更好”与“人群中的大多数都是抖M”未必是金科玉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并不像他们看起来那样坚定不移、胸有成竹。

独立思考不仅能让你在朋友间或工作团队中更像一个主心骨,也能改进人际关系。与人辩论并不会影响到你的宽容和谨慎,批评一个观点和批评一个人,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心理学家建议放弃那些没有必要的掂量与摇摆,直抒胸臆,反而能促进伴侣间的沟通,增进亲密关系

如果你还挣扎在害羞与被动的第一线,建议你去做一些练习,例如在工作中想表达不同意见时,把自己想象成你那位富有进取心的上司。这样做可以提高自信和安全感,最终你会发现,你想象中的世界末日并不会到来。

在刚开始练习时,可以试着用“我有点儿不一样的想法……”或者“你们有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句式,这样会降低攻击性,减少你在表达时的顾虑。讨论结束时,也可以加上一句:“谢谢你,这次讨论很棒,让我受益匪浅”。如果对方心智成熟,就一定能够理解,必要的争论是可以被容忍的。


——「停止揣测别人的意见和评价」——

有时候,一群聪明人聚在一起,反而会做出一个愚蠢至极的决定,因为个人决策的倾向性在群体决策压迫性的影响力下,会被增强。这就是群体极化。

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责任分散和来自社会规范的压力。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每个人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都难免要去揣测和评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偏离群体、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是我们常常会害怕面对的局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迫于这种压力而不去提出反对意见,与群体保持一致。

可是大多数人的意见真的是正确的吗?精神病学家威廉·阿兰森·怀特(William Alanson White)曾告诫我们:“人们知道太多错误信息所产生的麻烦,远比无知带来得多。

停止把时间浪费在揣测别人的想法上,多关注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究竟是否可靠,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逻辑严密,这才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如何发现对方的漏洞」——

人们在日常对话中经常犯以下6种错误每一种都打着非独立思考的标记。请谨记,请远离。

提到“理所应当”、“当然的”、“众所周知”

  • 这些措辞都是废话和修辞。任何“理所应当”的观点,都和其他事物一样会被改变

讲一些奇闻轶事

  • 故事虽具感染力,但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变形在所难免。况且它也只是个案。良好的证据则更为真实、客观,可以被任何人观察到

假设两个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同时出现的事物之间很可能没有什么关系,别说因果了,连相关都未必成立。

低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 每件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原因。

忽视偶然和巧合的发生

  • 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依赖个人的记忆

  • 我们的记忆并不可靠,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指出,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大脑会挑选事件来贮存。实际上,我们的记忆里缺失很多东西,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被篡改过的。

——「如何形成独立观点?」——

1、找点时间独处和放松

  • 我们的大脑对于外来刺激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同意”,而要它作出“不同意”的决定,则需要一段时间来判断。所以,如果你匆忙作出决定,大脑就无法积极深入思考。

2、找机会吸收不同背景人们的观点

  • 在电梯里遇上清洁女工,或是公司的CEO,和TA聊一聊。

3、假装自己是持反对意见的那个人

  • 假装你是TA,和自己争论一次。

4、遇到“专家”信息

  • 要验证这些资料是否真实,不妨去查查原始资料。

5、了解一些不熟悉的学科知识

  • 如果你喜欢心理学,也去试试历史学或者哲学。

6、听听内心的声音

  • 你真是这么想的吗?问问你的感觉。

7、提出最“幼稚”的问题

  • 别不好意思,它们经常没被问起——比如,孩子真的都要吃菠菜吗?

如需转载此文,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