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州的文艺草根

 林康养诗文书画 2015-12-24

 
吴家栋

 
    从去年起,一个名字有20多次出现在《湛江日报》上,我记住了这个名字——林康养,并登门拜访他。他中等身材,平易近人,有着朴实的个性。在交谈中,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1974年,林康养出生于雷州英利镇望楼村一个贫穷的农家。在未读小学时,他就流露出对绘画的爱好与天赋。那时,他用白纸覆盖在《西游记》等连环画上,然后用煤油抹一下白纸,这样一抹,就可以看到纸下面的画,他便用铅笔照着细心地描摹着。画好后,他用番薯饭当浆糊把画粘在土墙上。到他家来的邻居看到后,都称赞他“画得真像孙悟空”“画出了猪八戒的本性”“画得真漂亮”。

读小学低年级时,林康养很贪玩,上课会搞些小动作,学习不太用功。后来有一次,他第一个回到班里学习,被校长发现了,校长当着大家表扬他:“今晚康养同学第一个到学校教室里自觉学习,值得表扬,希望大家向他学习!”也许连校长也没有想到,这句话使康养仿佛换了一个人,不再是调皮鬼。这以后,康养几乎都是每天第一个到来,最后一个离开,“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天道酬勤,他考上了重点中学——雷州一中。

他在这里遇上几个在艺术上给他很大帮助的人,其中一个是周伟文老师(周老师是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记得有一次,康养拿着自己画的《瓜果飘香》图去请教,周老师认真地观看着,接着微笑着说:“你的画有了进步,寓意很好——硕果累累,构图合理,色彩丰富,形象逼真。坚持画下去,肯定会出成果的。”这话给康养莫大的鼓舞。

另一个是柯周莹老师,柯老师教康养书法课,在柯老师的引航下,他从此起航扬帆墨海。柯老师又从湛江请来徐仲南书法家给学生做讲座,康养听得如醉如痴,观赏着苏仲南临场示范的字,康养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随意写出笔走龙蛇的字来。自此,他先后临起《多宝塔碑》《勤礼碑》《兰序集序》等字贴来,他的字慢慢地有了古人书法的骨架和韵味。

一中丰富的藏书和社会上的畅销书也激发了康养阅读的兴趣,缪斯女神悄悄地降临到他的身上。汪国真、琼瑶、三毛成为他的“好朋友”。他开始动笔写起朦胧诗,他先后有多篇稿件被雷州电台采用。文学的躁热使他初三时踏上到北京参加诗歌创作会之旅。

艺术是痛苦的爱好,他对艺术过多的投入,剥夺了他学文化科的时间,中考成绩出炉后,他心灵的天空一直在下雨。

高中时期,鉴于他的工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大家推举他当龙门中学学生会主席和文学社社长。他以主人翁的精神去对待学校和工作,他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博得大家交口称赞。他的事迹被写成报道《明星闪闪耀龙中》发表在《雷州教育报》上。他参加雷州市文联、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第五届“雷州之春”活动,每次也都能获奖。

有得必有失,艺术舞起大棒,再次给他当头一击。高考成绩把他关在昏天黑地的世界里。母亲想为他找到一份民师的工作,他变得异常痛苦,他不想当民师,他有着远大的志向!但贫穷的家庭拿不出一分钱供他复读。他想复读,改读美术专业。可读此专业谈何容易,费用多,而且自己以前所学的美术和高考和高考要考的美术有很大的不同。美术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从高一就开始向高考美术冲刺了,自己只在一年时间去学,能学得好吗?康养的心倍受忧虑和痛苦的煎熬。忧虑和痛苦慢慢地被他坚强的意志打败,他拿着父母求东家告西家千辛万苦借来的学费,怀着“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勇气到附城中学读书。

一开始接触素描,他画得死死板板,学美术的信心被戳得血淋淋的,情绪变得低落。幸好他的好友素描功底比他好,看到这种情景,给他打气并指导他,使他摸索到素描的门道,他的绘画知识又与以前所学的美术基础接上轨来了,成绩开始飞跃前进,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高考他考上了郑州美院。

从这开始,他放开手脚遨游于自己所喜欢的艺术海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技艺大进。这个时期,郑州举办十大院校书画联展。主办者邀请来当地书法家张海(后来成为中国书协主席)来评点。张海来到一幅书作前,驻足凝神,说:“这幅书法作品具有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的味道,运笔有弛有缓,有浓有淡,有粗有细,穿插灵活,不失自然。日后再磨砺,定可成器!”大家赶紧看署名:林康养。大学期间,康养三次挥毫为《辽宁青年》题写刊名,都被采用;书法、绘画作品发表于《作文通讯》等刊物;绘画作品也曾三次发表在国家专业报纸《美术报》上。他有多幅书法、国画、设计图被美院收藏。他的文学作品也在《大河报》《郑州晚报》等省级刊物发表或在河南广播信息电台播出。

大学毕业后,林康养回家乡雷州市新南方学校应聘,当场作画。评委认为他的基本功过硬,录用了他,让他负责初中美术和小学六年级书法教学。他的恩师周伟文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他手中的笔不停地挥画着,一系列的荣誉也向他涌来。单说2009年和2010年吧:2009年,他参加国际青少年艺术盛典广东中南赛区选拔活动,荣获绘画项目青年C组铜奖;参加雷州市文化馆国庆60周年诗歌比赛获三等奖;参加文化馆书法比赛获三等奖;参加雷州市教师艺术论文比赛获三等奖。2010年,书法作品入展雷州市首届教师书法比赛优秀作品展;他所写的《辉煌的一页》获雷州市文化馆国庆诗歌比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雷州市中小学生廉洁修身手抄报大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他对教学认真负责,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06年他参加雷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小学组特等奖; 2007年他撰写的《走进美术》教学案例,在湛江市中小学音乐、美术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获得三等奖。2008年他指导的学生美术作品发表于《创新作文》2008年第7期封底、第8期封底。2008年他指导学生在第五届写作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指导奖。(中国写作学会、《写作》杂志社举办)2011年他指导的学生美术作品发表于《广东第二课堂》2011年总第488期封底。他获的奖太多了,不胜枚举。

他历经沧桑,这几年所写的文学作品变得更接地气,更耐读了。他的同事曾经对他说:“我读了你的《假如生活有“假如”》,流泪了。你的文章写得真实、写得太感人了。”确实,有真情实感是他文章的一大特色,我阅读时也多次被文章中的人物所感染,如后面这段话:我不会忘记,当时母亲已年近花甲,还顶着烈日给我村前的盐场挑土筑坝,挣来一天不足十元的血汗钱;我也不会忘记,母亲为了节食俭用,一个月也沾不到一块肥猪肉;我更不会忘记,母亲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了,也不寻医觅药,实在撑不住了,才拖着沉重的步履,自己到村后的小山坡上弄点草药治治……他笔下的母亲是多么的崇高!他留心周边的一事一物,文章来源于生活,有感而发。如《母亲的8个谎言》《茅草屋》《跟在母亲后面》等。他认为在文章中说:“凭空臆想的作品是难以打动读者,与人引起共鸣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关心。”他的文章第二大特色是具有哲学味道,读后往往使人有所感悟。如《谁是“可怜”人》、《站起来》等。

“将你的一生看成今天一天,你现在该怎么做!”这是林康养从书中摘录下来的语句,他也是用这句话去要求自己干该干的事,赶快着手!珍惜时间,勤奋创作。

 

▲上文发表于2013年月日《半岛雷声》“人物”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