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庆留在安达的那些个“院”(出处:大庆晚报)

 安德森王子 2015-12-24

大庆留在安达的那些个“院”(出处:大庆晚报)

(2010-12-22 10:40:06)
标签:

杂谈

留在安达的那些个“院”(出处:大庆晚报)发表于 2009-4-18 15:43

会战初期,安达人腾出了10个大院,让会战大军在这里安稳落脚,如今,大庆人“睹院思人”,心中念着安达人的好……

留在安达的那些个“院”
  本报开始“寻找”留在安达的那10个石油大院。
  寻找是一份光荣使命。因为是安达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温暖了当初的会战人。安达是石油人的第一故乡。
  寻找是一份极其艰难的差事。50年前的人和事,已经模糊。安达的10个大院,已人去院非。不用说有多少房子留下,就连确切位置都叫不准了。
  然而,有几点是准的。一是安达城内确实腾出了10个大院,为大庆会战人所用。二是在这10个大院内生活、工作过的老会战,依然对它念念不忘。汤儒勤老人说:“不能忘了安达人民,当初我们来会战时,什么都没有,愣是管人家要,安达为大会战作出的贡献该写一笔。”
  读者朋友们,您知道安达10个大院的情况吗?您曾经在哪个大院里生活工作过?请来电告诉我们。
  电话:13555523746
  本报刊发了寻找会战遗址的报道后,在油田和安达市引起了强烈反响,读者纷纷来电提供会战遗址。“安达市融入办(加快融入大庆经济区办公室)”的同志来电话说:“我们‘融入办’的李主任,对晚报的《辉煌50年》栏目很感兴趣,他期期都看。大庆会战初期在安达使用的10个大院,现在有几个大院的房子还在。如果来安达市采访,我们将大力支持。”
  安达,是老会战们言必提到的名字。安达的10个大院到底位于安达什么地方?历史地位是什么?4月8日,记者奔走于大庆与安达之间,进行了3天的采访。
  最初的大本营在安达
  “安达是大庆的友好近邻。安达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安达人民对大庆的无私支援被载入了国家经济发展史册,铭刻在大庆人心中。”汤儒勤在一本刊物上发表文章,标题是《安达——大庆石油会战最初的营地》,这段话是文章的开篇语,也是大庆老会战的心声。
  75岁的老会战汤儒勤,1960年3月便来到安达县,在“五号院”建起的“农垦场安达职工医院”为前来会战的人员进行医疗服务,直到1964年冬才离开安达。
  汤老说:“农垦场安达职工医院,应该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医院。”
  采访汤老时,他向记者介绍了安达的那些个大院。
  一号院:会议室、办公室等。设在北三道街和四道街中间的一个大四合院内。
  这里有会议室、办公室、食堂、宿舍。许多会议都在这里召开。院中有座二层小楼,楼下是会议室,楼上是余秋里、康世恩的办公室。
  二号院:会战指挥部,在安达北三道街和四道街中间。
  它与一号院是邻居,是会战领导机关办公室。
  三号院:先是研究所,后是疗养院,在安达北三道街。
  它与工人医院挨着,1960年归研究所使用。研究所搬走后,搬来了一些住户。1962年,农垦职工医院搬来一部分,改叫疗养院。这期间,汤儒勤家就住在这个院,还有文工团、器材站等单位。
  四号院:是大会棚,位于安达北三道街和四道街。
  它同一号院和二号院挨着,有一个能装700多人的大会棚,院子两侧住着老百姓。1962年,这个院基本给石油学院的家属住了。
  五号院:是“农垦场安达职工医院”,在安达五道街。
  那是安达县把一个机械厂腾出来,做了“农垦场安达职工医院”,也叫“石油五号院”。
  六号院:是招待所,也叫大马车店,位置不详。
  六号院用来接待前来参加会战的人员。1962年秋,汤儒勤一家从三号院搬进六号院,这里住的基本是油田职工家属。房子大,举架高,屋里冷。汤老说他家的孩子手都冻坏了。
  七号院:器材大库房(原来是马棚),在安达一至二道街南400米处。
  50多岁的赵胜说:“七号院这里原来是木材厂,东南角是锅炉房,东油财经学校的老师都住这个院。”
  他说的七号院在一至二道街南,现安达供电局南院。
  八号院:地质试验室,对外是农垦14场6队,在安达东二道街南。
  这是71岁的李朝阳老人说的。他说:“1960年4月底,我来到安达东二道街南一个大院,建立地质试验室。对外是农垦14场6队,取名叫‘石油八号院’。”
  后来,八号院与三号院合并,对外仍然是农垦14场,对内叫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松辽研究站。设有地质、地球物理、油田开发、采油工艺、石油机械5个室,油层、化验、古生物、岩矿、注水、电模型、高压物理、试井、水力模型、岩心电阻等10个组。还有一个试制工厂。这期间,北京石油学院教授吴崇筠来试验室岩矿组指导工作。
  到1961年1月17日,经会战领导小组决定,成立地质指挥所,地质研究室是指挥所的下属单位之一,地质指挥所在萨尔图“一号院”办公,其他室组仍在安达。到了3月4日,根据会战领导小组指示,除地质试验室仍留在安达,其余各室组都迁往萨尔图。直到1963年8月,这个试验室从安达搬到让胡路,李朝阳他们才离开安达。
  李老说,他在安达工作了3年,成为“担水10万担”的劳模,这不稀奇。大庆油田当初那些勘探资料都是在安达分析的,又是在安达定出开发方案后,回到油田上执行的。从这几点上说,安达不仅设有会战的参谋部,也有指挥部,该是会战的大本营。
  九号院:是安达石油学院筹建处,在安达八道街北。
  申宝库是大庆石油学校筹建处的成员之一。他说,筹建处设在安达城外一个废弃的养鸡场,那里有三栋房。房头钉了一块木板,上面写的是“安达石油学院筹建处”几个字。后来,这个院就叫“石油九号院”了。
  申老说,大庆石油学院的前身是安达石油学院,后来叫东北石油学院,再后来才叫大庆石油学院。当初建安达石油学院时,确实隶属大庆,领导李镇静就是从油田领导中派来的。
  学院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课。学院的这些成就,被称为大庆会战中的一大功绩。
  说到功绩,申老说:“学院建设时,事情多,任务重,学院力量有限。没房子,安达给腾;没粮食,安达给送;没煤,安达给运。从生活用品到吃喝,都离不开安达人的支援,连学院教师的媳妇多半都是从安达找的。大庆石油学院培养了那么多批大学生,有安达这方水土的养育。”
  十号院:是安达技工学校,在安达四道街南。
  王明忠是1960年考入安达技校的。开始,这个学校在大同镇办学。1961年春,学校盖的那些土坯房,因为使用了冻土坯,一开春房子就要倒,技校便于1961年3月搬进安达。那个院叫“石油十号院”,在四道街南,挨着第三机械厂、农机配件厂和一个养鸡场。院子很大,是油田用来培训石油工人上岗的地方,食堂、宿舍都有。
  汤儒勤说,从1959年9月至1960年4月,在这半年时间里,可谓大干快上的前奏。石油勘探的收获和前景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形势喜人也逼人,4万多石油人涌进大荒原,与生活相关的一切物资都十分缺乏,大油田几乎全在安达境内,“战区”的一切后备物资都得向安达要。
  “那时候来的石油人没带粮食关系,吃粮就是向安达‘硬要’,我们这些石油人什么都没有。就说修路,安达出了300多台车,4000多人。很多事,现在的安达和大庆人都不知道。你们可得把安达人民写一写,不能忘了人家。”汤老激动地对记者说。
  艰难寻觅10个大院
  记者在安达市融入办有关人员陪同下,开始在安达市寻找当年的石油大院。
  在北二道街,记者见到了一栋老青砖房,大门洞和门脸上的压花还在,只是破旧不堪。这栋老房的户主段淑敏说:“这院最早是一户姓白的人家建的,后来是解放军伤员的疗养院。石油人来了,部队也撤出了,就成了‘石油二号院’了。挨着二号院是三号院,道对面的是四号院。”
  按照段淑敏的指点,记者来到她说的“三号院”,那里的青砖房没了。听刘永琴、董淑兰和田永久三位70多岁的老人说,这里就是三号院。刘永琴当年在被服厂上班,她说,住在这里的石油人经常去她们那里做衣服。
  在寻找六号院、七号院和八号院时,刘清太、杨关宝、赵景珍等老人都凭记忆说出了这三个院的方位,但是互相矛盾。只有50多岁的赵胜说:“我知道七号院,没错。它原来是木材厂,东南角是锅炉房,东油财经学校的老师都住这个院。”
  他说的七号院在一至二道街南,现安达供电局南院。 
  10个院就是情感纽带
  综合众人说法,其中,一、二号院为领导和会战机关是一致的。四号院是大会棚、五号院是医院、六号院是招待所、八号院是地质室、九号院是石油学院筹建处、十号院是技校,也基本一致。只是对位置的说法不统一。
  原安达市的老领导顾德龙老人说,大庆就是安达的大庆,上个世纪60年代起码是这样。那时候,安达全力以赴地支援大庆,占地给地,占房给房,占道改道。
  每天清晨,有3000多人乘火车从安达出发去大庆工作,晚上返回,他们建设在大庆,消费在安达。虽然安达从大庆划分出去了,但是,这10个石油大院像一条情感纽带,使安达和大庆联系得更加紧密。
                                  文/摄 本报记者 刘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