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

 年年有于674 2015-12-24

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

凡物皆有可乐

保健时报特约撰稿人 刘新权

乐观人格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使人变得理智大度,具备做生活强者的心理,并能激发出独特的有益于健康的创造力。读北宋文学家苏轼在逆境中快乐生活的故事,这样的感受特别强烈。

其实,乐观人格仍然是表面的说法,它的背后多半都会有深层的元素在支撑。对于这一点,苏轼在散文《超然台记》中有精彩的描述。密州(今山东诸城)西北的城墙上有一处土台,据传为北魏时所建,时代久远,成了“废台”。土台虽破败,但视野开阔,安稳明亮,冬暖夏凉,是休养身心的好地方。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密州做知州的苏轼对土台做了修葺和扩建,把它变成了和朋友登高远望、饮酒赋诗之所。

苏轼把修葺土台、“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之事告诉了当时正在济南的胞弟苏辙,并征询“此将何以名之”,就是土台用什么名称为好。苏辙说:“《老子》曰:‘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尝试以‘超然’命之,可乎?”苏轼深爱此台,也中意此名,便欣然题写了“超然台”三个大字,并作《超然台记》,以志其事。《超然台记》中有两个观点值得摘录:

1“凡物皆有可乐”的观点

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

苏轼在文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啜歠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有可观赏的地方,便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2“游于物外”“无往而不乐”的观点

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

苏轼在文章结尾写道:“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意思是:我的弟弟子由那时恰好在济南,听说了这件事(修葺土台并以此乐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上述两点,是我们在分析苏轼乐观人格时需要重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