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海派赵之谦书画作品欣赏(三)

 百了无恨 2015-12-24

 赵之谦书画作品欣赏(三)

 

海上仙桃图  通景屏 设色纸本 1873年作

猴  立轴 设色绢本

 桃实千秋

花 卉  四屏 设色纸本  (606.32万元,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


    本副堂屏乃赵之谦传世作品中之巨制。其画迹流传数量有限,从资料所载的四屏更属稀有,若堂屏每帧皆四尺全开如本副者,百中无一,应为画家应寄軀订制而特别精心绘成。堂屏分别以牡丹、紫藤、红梅、桂树入画。两帧题有取法所自,红梅日拟雪湖、小霞两家,即晚明刘世儒、沈襄,两人皆擅写梅,具师徒传承关系;紫藤则取法自李鱓。虽云师前人,惟已参合己貌,如红梅见苍劲奇石,线条转折间见篆隶笔意;紫藤则笔随意转,流畅写意,见潇洒放逸;桂树则浓墨淡墨交替使用,渴笔皴擦带出树干斑驳凹凸的质感效果,造型朴拙生涩,别生奇趣;牡丹寿石墨彩交融,笔墨雄恣,呈老辣刚劲之气。整副作品,金石强悍与写意放逸夹杂成之,足见画家心力所贯注!

 

花卉  立轴

花 卉  立轴 设色绢本 1859年作

秋葵兰石  立轴  壬申(1872年)作

梧桐菊花  立轴 1871年作

桐荫秋月  立轴  设色纸本(347.2万元,2010年11月北京传是)


    赵之谦画树并非以笔力取胜,而是以其树干的造型和姿式来表现树曲而不折,弯而不躬,苍老华劲的精神。本幅《桐荫秋月》画一桐树参天耸立,冲破画面,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跃然纸上。传统的文人画长于墨分五色,而自清中期以来,不少文人画家已尝开始试著以色墨交混运用于画中。如何在写意画中即发挥色彩的作用,又不失文人雅逸,成为晚清文人画家面临的新的挑战。本画中,赵之谦色墨融汇自如,以草绿赋之桐叶,以赭石赋之嫩芽,以藤黄赋之秋月。尤其在桐树干的处理上堪称一绝,先以淡墨皴钩分出干的阴阳,再以藤黄局部润之,后以浓墨点画树苔,整个树干色墨交融淋漓。

篆书有万憙  横披  (336万元,2009年12月西泠)


    款识:节子十一丈索书此三字,且云说文云喜,乐也,憙,悦也。《汉书》喜悦字多作憙。桉《春秋》元命苞云:两口衔士为喜,喜得明心,喜者为憙,憙天心。宋均注:心为天王布政之宫,万物须之乃盛,所以为喜也。有万憙当从纬义,若云万乐,固非万悦,亦未允。同治丁卯八月,赵之谦书并识。

群芳斗艳  手卷 设色纸本

贵和仙寿  四屏  (330万元,2005年7月上海中天)


    此四条屏,自是祈寿富贵之作。题款间用雅文之词,良有心矣。画皆未署年款,似难以鲁忙发力。故而较为清逸淡雅,书卷气胜过金石气,当属难得之稀世珍品。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