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人物画欣赏(二十二) 携琴侍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仕女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1934年,张大千与兄张善子到北平小住,期间常去颐和园听鹂馆吟诗作画,与一位名叫李怀玉的年轻貌美姑娘不期而遇。怀玉常到听鹂馆为张大千展纸侍砚,殷勤照顾,张大千则常以怀玉为模特儿,画古装仕女或时装美人,技艺进展神速。本幅作品上钤“摩登戒体”印,出自方介堪刀下,以佛经“摩登迦女”故事作喻,警惕观者赏之勿妄生邪思淫念。 仕女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其苏老兄知予最早,得予画亦最多,独参予写意仕女。新秋晴朗,访予山中,因以唐六如,吴晓仙两家笔法为此,以博赏音一笑。甲戌二月初七日,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题跋:负手行吟翠袖单,独携团扇怕凭栏。阿侬别有闲情绪,不比当年李易安。庚寅立秋题大千写,奉其苏吾兄教之,伯年。钤印:思若之印、伯年父 仕女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纨扇仕女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纨扇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顾影复自怜,自怜还顾影。可人期不来,月落秋阶冷。甲戌夏五,避暑万寿山之听鹂馆。晨夕小步池上,芰荷香满,清风穆如,偶作一二幅小品,便觉笔头无一点尘垢气。大千居士爰。钤印:张季、元 芙蓉新妆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芙蓉出水本来鲜,自喜新妆爱近前。行近前来无个事,手缠红袖一嫣然。归菊庐下作画,大千散人。钤印:生张八、大千无恙 张大千最早的仕女画,据他自己所述,学自改琦和顾洛,很快又转向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此作无年款,但从画风与书风判断,应为其三十年代初期作品。张大千一生喜看川剧和京戏,他认为戏里的美人最美,除了古装的服装美之外,戏里人物的眼神、嘴型、指法、举手投足,经过千锤百炼,无一不美,所以他的一些仕女画,面部、举止、身段和手势,都受到传统戏剧的影响,丰姿别具,这幅《芙蓉新妆》,人物顾盼之间,眉目传情,显然具有这些特紉。 仕女 立轴 仕 女 立轴 寻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甲戌二月,北游得镜面贡版,漫兴图此,蜀人张爰。钤印:大风堂、蜀客、张大千 四十年代以前,张大千的仕女画深受明代唐寅、陈洪绶和清代华新罗、费晓楼的影响。此幅正是典型的张大千早期仕女画,仕女采用传统的三白开睑,细目小口,体态娉婷婀娜,楚楚动人。发髻、服饰勾勒渲染细致,颇具质感,衣纹行笔自由流畅,尽得唐寅意笔仕女画的精髓。仕女面貌清新秀丽,弱质芊芊,与从敦煌归来后丰腴饱满,雍容华贵的仕女形象相比,另有一番味道。 南阳公主 镜心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甲戌七月初四日,大千居士爰并题。钤印:张大千、大千居士、大千玺、张爰私印、大风堂 题跋:夏敬观题。鉴赏印:谢稚柳鉴定印 历史上有好几位“南阳公主”,最早的是汉元帝之女南阳公主,其后有隋代的“南阳公主”,为隋炀帝的长女,唐代亦有“南阳公主”,在贞观十年,下嫁给突厥可汗阿史那社尔。这三位“南阳公主”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境域和不同的作为而彪炳于历史之中。本图所绘为汉代的“南阳公主”,他下嫁给了王咸,正值当时王咸的族人王莽篡夺了汉室,改为“新政”,身处乱世之中,仰慕虚空,崇尚道教,心中仍眷恋汉代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文景之治”,痛恨王莽的“新政”。她苦苦劝王咸不要助纣为虐,可王咸不从。据说,南阳公主下定决心到华山结庐修道,等到王咸去追她之际,她已遁然变成了巨石,只剩下朱履一双。 仙姑步云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1)甲戌之三月,拟吾家叔厚笔於吴门网师园,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2)此十八年前所作,应炉仁兄得之嘱为题记。壬辰(1952)五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 此张大千1934年所作,仿元代张渥笔意,张渥字叔厚,以“行云流水描”著称,李公麟後第一人也。此幅线条流畅,全无凝滞,可见大千先生泽古功深耳。 (未完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