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二十二)

 百了无恨 2015-12-24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二十二)


仿董北苑华阳远帆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520万元,2010年6月北京印千山)

    题识:(1)何处闲吹两脚笙,云螺黛髻晕眉青。凉风帝子一千里,拂水飘烟出洞庭。往岁曾于海上见北苑画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大卷于庞虚斋处,此图略师其意。丁亥之春,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风堂(朱)、张爰(白)、大千(朱) (2)碧嶂遥隐现,白云自吞吐。空山不逢人,心静即太古。丁亥之夏,拈石田翁句,似小珊世萍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

    题跋:大千先师此图正于一九四七年,他对董源的用笔、布局,心摹手追,了然于胸。先师作此画特别重视运笔的俊秀及董源的莽苍深邃的构图面貌,此图却为先师的一件精心巨作,得之如瑰宝。观之乃福分也。门人王永年题。钤印:王遐、永年

    此幅山水画作于1947年,笔墨简括,工、写结合,疏朗、紧凑安排有致。画面结构上松下紧,水天相接处,远山与帆船使画面层次分明;近处,山坡平缓,两棵松树张开双臂,欢迎八方来客;下方,亭台楼阁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远近仅以一墙之隔,呈现两种境界,把洞庭湖的美景展现得一览无馀。这幅画中,大千采用了他擅长的皴法。他认为,画山最重要皴法,古人有种种名称,只不过就其所见的山水而体会出来的。应该用那一种皴法传出,那所见的形状如何,遂名叫作某某皴,并非勉强,非用此皴法不可。山水皴法不必拘泥,只要看适于某一种,就用某一种皴法。南方的山较平缓,土多于石,故大千采用披麻皴,合乎情理。

华阳仙馆图  镜片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云之杳霭,不知其飘然而来,江之浩荡,不知其奔然而逝。山之而高,木之繁阴,不知其然而结,能会其意于清赏间,一香一茗,一动一置,何所不可耳。丁亥秋日,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父、呢燕楼

    张大千山水不入“四王”,从石涛入手而直追宋元,标榜高格。此幅为仿五代董源笔意的《华阳仙馆图》,图中山石以董源之长披麻皴为之,从画面右边取势,层岩叠嶂造高远清逸之景,一条白瀑从中而下,击水有声。左边平远开阔,河流远际无边,片帆阡陌,云气顿生。山中有路直上仙馆,画出了可居、可游的山水画最高境界。

董北苑太乙观山图  1948年作

北苑副使华阳仙馆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仿董源华阳仙馆图  1949年作

    本幅作于己丑(1949)年秋,时大千51岁,正是对董源、巨然用力最勤之际。作品自谓彷董源,綿密细致的筆墨,層層烘托,表現出蒼茫深秀的韵致。从繁茂细密的画风来看,颇得董、巨大而能秀的恢弘气概。

    大千从明末赵左的临本,觅得一幅已经失传的董源《华阳仙馆》的章法结构,用从董源《江堤晚景》和《潇湘图》领悟得来的笔法和设色,重生出本幅作品,所以本幅又代表了大千借尸还魂的非常手段,显示了他是如何活用古人的。

    在传世赵左临董源画中,未见题记所云之临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伪董源的《夏山欲雨图》,丘壑章法则与本幅类似。两画最大的不同处在于近景,大千画中有四株优美的大树,特别是一红一篮夹叶树,以及全画的小青绿设色。而且大千此画布景的另一大特色,则是右下角对着峭壁飞瀑的那一栋水阁,精细的木造结构和瓦顶,三位清谈的隐逸高士,写实逼真。

董北苑夏木垂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款识:董北苑夏木垂阴。戊子十一月,大风堂拟之。张大千爰。

    题跋:《书花舫》载董玄宰老年酷好北苑画迹,前后收得四本,内惟《潇湘图》卷为最,至以“四源”名其堂云。按米氏《画史》曰:董源平詹天成,唐无此法,在毕宏之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妆巧趣,皆得天真。岚气郁苍,枝干劲松,咸有生意。泾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日本既降之明年,予重游故都,先后得《潇湘图》《溪岸图》《江堤晚景》,他日更有所获,当不令董老专美。此幅斟酌三图笔位置,略有入处。大千居士记。钤印:张爰私印、张爰、大千居士

    早自三十年代晚期,大千已涉及收藏董源画作,《溪岸图》可能属最早者。抗战胜利后,他相继购入《江堤晚景》和《潇湘图》等剧迹。若从他自己画作上题跋所示,他另得北苑画多帧,而目遇兼参其梗概、师其笔墨者,更多不胜数。本幅写于1948年12月,题曰拟“董北苑夏木垂阴”,但该幅董源作品似未列大风堂收藏。若参照他在1949年4月初写成的《夏木垂阴》,1953年,大千写有《寻隐者不遇》一图,题曰“以北苑夏木垂阴笔写之”,构图与49年本十分接近,细致程度则过之。由此视之,大千笔下《夏木垂阴》拟採源自玄宰。本幅写于稍早,与后两者差别明显。按他重题时所示乃斟酌北苑《潇湘图》、《溪岸图》及《江堤晚景》三者笔墨成之,非照本对临,故无论存在北苑本或取玄宰本,皆是经其融贯综合下的再现。其实,早在1947年重九前夕他写有《山寺浮云图》,画上长题的前半段与本幅如出一辙,皆因绿自《书花舫》及《画史》所载,差别处见于后半段,因《山寺》乃参合《潇湘图》、《江堤晚景》及《风雨出蛰》三图而成,与本幅取源略有出入。惟一一致之处在于非机械地临自北苑,而是画家探究融合后再行创作的成果。从《山寺》与《夏木》两画构图比较,复参照两者取源北苑不同作品的异同,基本上符合了画家在题跋上自述的渊源。《山寺》布局,笔法属北苑笔下较典型面貌,细如鱼鳞的水纹勾划,山体上长披麻皱法的运用,以至重峦积叠的结构等最是明显。本幅则是两山对峙,画面列分左右,中见狭道贯穿,前沿河渚,后抵房舍三两,透过曲径小巧穿插将隔河两岸巧妙串联;超越峰顶眺望,入目处土陡横展绵延,正是一片江南风景。这种视点从多角度切入,故能穿透高低远近的阻隔得览全貌,较《山寺》更为复杂多变。在技法上,《夏木》注重山体轮廓的明显凹凸,体积感与立体效果因而更强;用笔甚精细繁密,如不同种类树木的刻画,勾点并用,或聚结、或疏列,位置经营用心,结构紧凑,层次井然,这里流落了黄鹤山樵风格的痕迹,无疑也是大千博纳取长、综合各家的集大成表现,另画上长题述及董源三画入大风堂的时间略有误差。《溪岸图》乃1938年9月借自徐悲鸿,待四十年代中期方易以金冬心《风雨归舟》,才正式属大千所有,时间在抗战胜利前,较《潇湘》、《江堤》为早,画家所记稍误。

雪霁远山图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春日山居  1932年作

    题识:小蓥华在青城大面山之阴,形与什方蓥华山同,故名。其龙神冈,钻天坡,舍身崖,一路刻木为梯。攀萝扪葛,然后得上登其间者,肩随大面,俯视则烟云生于足下,危峦欹侧欲动,是为灵境。庚辰八月,写于上清借居,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大千毫发(朱)

    此图作于庚辰(1940)年,大千时年42岁,此时应属在四川结识赵望云同去赴敦煌临习壁画途中,但同年其二哥张善孖逝世,返重庆办理后事。大千此时期风格大多临摹、借鉴古人,并多作重彩青绿山水,上追二赵(伯驹、伯骕),下借文氏(征明)画风。作品中款识所题:“小蓥华在青城大面山之阴”即指四川什邡地区小蓥山,应适此时大千正处重庆二哥丧失悲痛中。图中山石用墨线勾勒轮廓,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绿渲染。下方枯树丛林、茅庵草舍,水磨长桥。院中一长者双手绻袖,牧童头顶斗笠手持扫帚,扫院中积雪。一副雪过山晴景色,山间一片空鸣,唯有一线长瀑成为整座山的奏点。

董北苑溪山云屋图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115万元,2011年6月北京传是)

    题识:董北苑溪山云屋图。甲申临,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

    《溪山云屋图》作于1944年。此时的大千,处在对前人的不断追求中,他认为古今画风之流变,在于古风尚精密,今尚苟简;古风高厚大气,今则薄于气韵神态。故而此后画风为之转变,由明清转向对晋唐两宋作品的心追手摹。大千曾说“北苑画前不藉师资,后无复继踵,特开机轴,为千古正宗学者所遵之。”可见张氏是将董源视之为百代风标、千古宗师,对之佩服的无以复加。

    此幅《溪山云屋图》长皴内含董源笔意,山石树木葱郁懋盛处见浑厚,丘壑笔线、坡石树木已经具宋人气息,而其笔皴之间所展现的大气之象也与张大千豪迈不羁的性格是息息相通的。

董北苑溪山雪霁图  1947年作

董北苑溪山雪霁  1948年作

    款识:董北苑溪山雪霁图。丁亥春仲,沱水邨居涉事。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此图张大千自题为仿董北苑,绘幽谷深溪之雪景,以大青绿着色,山头用白粉晕染,青山如黛,白雪如妆。大千在青绿基础上绘雪景之图颇多,皆能沿承有法并自出新意。

临董源江碮晚景图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仿北苑潇湘水云图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款识:(1)南唐北苑副使董源江碮晚景图。大风堂临本。(2)北苑、巨然崚嶒兀岸,大而能秀,拙而能幽,为千古画宗。吴仲圭、王叔明得其一体,遂成宗派。正如临济、云门,各穿不借走路。伯郊吾兄将远香江,写此北苑江堤晚景图赠行。庚子十月大干居士张爰,时在三巴摩诘山中。

    此图既反映了张、徐二人“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也是张大干“脱古创新”的临古佳作。画面的布局气势和物象形态是古人的,诚如所题,他要保存董(源)巨(然)干古不变的宗法,要学习元代吴镇、王蒙,各取一体,自成宗派。故这幅画在笔墨和设色上,就未宗董源常见的水墨一路,而仿董源的着色山水《龙宿郊民图》,作青绿设色,并更见秾丽,尤其点景人物,更鲜艳夺目,风格可谓仿董源而自成一体,为张大干之精心杰作。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