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百零八)

 百了无恨 2015-12-24

张大千山水画作品欣赏(一百零八)


黄山光明顶 设色纸本 丁亥(1947年)作

黄 山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旷绝光明顶,天南四望空。谁知孤啸处,身在万山中。呼吸风雷过,巑岏日月通。仙根如不接,何必梦崆峒。黄山光明顶。丁亥九月,写于大风堂下,张爰。钤印:张爰印、大千、两到黄山绝顶人

云峡远帆 设色纸本 丁亥(1947年)作

题识:(1)妾住长干住凤台,君行滟滪浪成堆。愁风愁水日千回。断雁不传云路信,寒雅自引客舟回。襄王神女费疑猜。浣溪沙。丁亥嘉平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 (2)受祺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大风堂下。钤印:蜀郡张爰、大千居士

拂水飘烟出洞庭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何处闻吹两脚笙,云螺黛髻晕眉青。凉风帝子一千里,拂水飘烟出洞庭。丁亥三月,写似介眉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潇湘画楼

山水画是张大千发挥才华的重心所在,他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由学石涛、八大山人而登堂入室,尤其不遗余力地追摹石涛,同时他也汲取石溪、渐江、明四家及董其昌、赵孟俯的长处,在水墨和青绿山水画方面奠定了根底。45岁之后,张大千对南宋画派兴趣大增,他从李唐、刘松年等人,吸取了严整坚实的造型手法和刚健纵肆的笔墨技巧,又从梁楷、牧溪等人,撷取笔墨简括率略的减笔法要素,使他的画风又呈现出豪爽逸放的格调。

此幅山水画作于1947年3月。这一年,《大千居士近作》一、二集在上海印行,《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第一集也在上海彩印出版。大千又赴西康游览写生,继而在成都举行“康巴西游记行画展”,可谓收获颇丰。是画笔墨简括,工、写结合,疏朗、紧凑安排有致。画面结构上松下紧,水天相接处,远山与帆船使画面层次分明;近处,山坡平缓,两棵松树张开双臂,欢迎八方来客;下方,亭台楼阁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远近仅以一墙之隔,呈现两种境界,把洞庭湖的美景展现得一览无余。这幅画中,南方的山较平缓,土多于石,故大千采用披麻皴,很是合乎情理。

停棹赏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清水沧浪濯足时,扁舟工便有五湖思。素书未抵烟波远,斜竹还抽独茧丝。丁亥夏,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张大千一直强调,师古人自然重要,但师法造化更重要,历代有成就的画家都奉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做法。张大千非常提倡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做法,他在50岁之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50岁之后更是周游欧美各洲,这是前代画家所无从经历的境界。此作作于1947年,画中描绘了一叶扁舟,舟中一高士,宽衣博带,颇有文人气息。画中主要以风景为主,人物仅为点缀。远处山云遥绕,苍茫一片,近处柳条随风飘摇,较为恣意。画中用笔不多,却描绘出了清幽动人的意境,实属难得之作。

临石涛设色山水 设色纸本 丁亥(1947年)作

款识:云之杳霭,不知其飘然而来,江之浩荡,不知其奔然而逝,山之巃瑽,而高木之繁阴,不知其欝然,而纵能会其意于清赏间,一香一茗,一动一置,何所不可耳。丁亥秋月,临大涤子本于大风堂下,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三千大千

拟石涛山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201万元,2011年11月北京翰海)

款识:破碎河山颠倒树,伤心谁识老涛翁。吴山越山青未了,一角庐怜马远工。丁亥之春,效清湘老人画法并题,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朱文)

张大千是一个特别强调画面丰富效果的画家,此帧即是一例。画面敷色以花青为主,林木略施赭石。画家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开层次,然后设色。在景物上,也是由淡到深渲染数次,再用焦墨渴笔,加以皴擦勾勒。树木苔点,则以淡花青或汁绿一处一处地晕染出来。向阳的地方,就用赭石染醒。屋宇的着色,以淡墨或淡花青代表瓦屋,以赭石来表示土屋和草屋。皴擦既完毕,再用水墨层层渲染,以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画中高士形象飘逸、淡然,一派游走山水之间,心外无物之态。整画从取景造景到笔墨都极为精彩,堪称大千先生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张大千无论是仿古人笔意还是自家手法,无论山水还是其它题材,都能传递出一种“生意”,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是许多以继承为主的画家无法达到的,也许这正是他对石涛下苦工夫研究得到的真髓。

晚晴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木叶含风静,千山尚绿肥。微弄晴晚,犹暖旧林扉。信笔拈二十字题之,匆匆逐失写一晖字,疏略可笑也,丁亥十月,张爰,大风堂下。钤印:张爰、大千大利、迟秋簃、大风堂

张大千在抗战胜利后收藏了一批北宋山水画名家的作品,包括董巨派和李郭派的作品,这个时期他特别着眼于北宋大家的雄伟风格,从他这个阶段的写生作品中看,如1947年在西康地区游览时创作的多幅山水画,便综合运用了宋人的方法。而这次旅行,也使大千亲眼目睹了西康地区壮观的崇山峻岭,此幅便颇见西康山水的地貌特征。画面构图饱满紧凑,山体状貌奇特,峰峦呈现出不规则的外形,尖削的山石散落在山峰之中,与传统的山水造型迥异。山石以劲健的细笔勾勒外轮廓,再以干湿浓淡不均的斧劈皴表现出其坚硬光滑的质感,并略加赭石渲染。树木杂陈山石之间,繁茂的树叶多以湿润的浓墨写出,以与山石形成对比。山下丛林之间有几处房舍,以及两座虹桥,房舍中有数个古装人物,或正在交谈,或准备出行,颇具生活气息。整幅画章法疏密有致,笔墨清劲爽利,意趣宁静幽寂,既融汇古意,又自出机杼,可谓一幅在摹古中自立面目的山水佳作。

金陵周处台 设色纸本 (356.5万元,2011年4月上海恒力)

款识:侧身怀古,豪杰都为土,细想截蛟兼刺虎,此等雄风不腐。忠臣孝子垂名,元来正是书生,旧听虵盘岗阜,今闻犬吠寒城。金陵周处台。倚《清平乐》。大千张爰。钤印:张爰长寿(白文)、三千大千(朱文)

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取法上师从元代的赵孟俯、吴镇、王蒙向上追溯到董源、巨然、刘道士以及范宽,宋徽宗、郭熙等人,终集大成才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此画其技法上皴法丰富多样,造型独特,是其作品中融古开今的杰作。山势险峻与雄强是这幅画的重点表现对象。画面中央大块的山石轮廓清晰,棱角分明突兀在读者眼前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此外树木、房屋、云雾、江水等景物间隔而有层次地展开,远山大笔挥扫墨色虚淡,着色各不相同。船只、人物都小处着笔细致勾勒,线条流畅优美。画面下方树木浓郁层层渲染,设以浓墨重彩,而树丛之间又人物等有细节描写,既增加了层次感又强调了色彩的对比关系。景物繁而不乱,画面清新自然,通过各种细节描写,烘托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也表达出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峨眉金顶 立轴 水墨纸本 1947年作

题识:千重雪岭栖灵鹫,一片云涛护宝航。五岳归来恣坐卧,忽惊神秀在西方。丁亥嘉平月,雨楼仁兄法家嘱,写峨眉金顶即请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

溪山观瀑 镜片 水墨纸本 丁亥(1947年)作

款识:(1)丁亥四月,写与遐年仁弟之下,兄爰,时将还成都。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2)瀑布云中挂,莲花天半开。能无笔墨处,唤出石公来。大千居士。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题跋:吾友萧仲劼邀游雁荡,人事役役,未能果愿而心向往之,定读斯作,仿佛置身大泷湫下,尘襟俱涤,大快大快。戊子四月,郑午昌拜观。钤印:郑昶私印

昔阮文达咏大龙湫有云:飞空直落一千丈,鬼神不任凿功绝壁古色划尔破山复元气然通有时静注绝不劲羲轮下照神和融有时飞舞渐作熊已知圆嶂生微风可谓善于描写观于此亦然。马公愚。钤印:公愚书画、冷翁

是图为张大千观海上名山雁荡胜景之大龙湫瀑布后写生所作。全画笔酣墨长,恣意挥洒,依稀可见张大千创作时解衣般礴罗的情境。近景一巨石,以披麻兼拖泥带水皴绘出。周围杂草围绕,山石的刚硬与草木的柔软形成鲜明的对比。石上坐一高士,正背对画面,仰观水势如注的大龙湫瀑布。瀑布从两块巨崖间倾泻而下。两块崖壁的用笔爽利挺劲,从中可以看出张大千早年学习石涛的痕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块崖壁的墨色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左侧一块墨色更浓重,而右侧一块则更多的使用淡墨渲染出。这与北宋著名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山石的墨色处理方式十分相似。都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来表现自然界的阴阳相背。足可见张大千的匠心独运与观察的细致。这张画的精彩之处还不止于此,瀑布倾泻而下后,在山间升腾起的雾气的表现也向来为很多画家所苦恼。而张大千就很好的处理了这个绘画难题,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了几笔,看似随意却恰到好处的将雾气的虚凸显了出来。与左侧崖壁的实一对比,虚者更虚,实者愈实。张大千绘画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其扎根于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灵活的将传统与实景相结合进行写生创作,将造化之美提炼到画面中。故其绘画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勃勃的生机。


溪山隐居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