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在临帖,特别是细欧体字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某些字有点“别扭”,且看“身”、“产”二字,是不是觉得少了一画?对,您没看错,碑也没拓错,确实是少写了一笔,而且,是欧阳询,乃至其他书法家故意为之。 老白说过,书法是一门艺术,和字典不一样,后者要求字准确,而前者要求的是美观(当然,美观不等同要把字写错),既如此,就可以对一些笔画或结构进行艺术“创新”。老白儿时拜师,师傅说,这种两个或多个相邻笔画在处理时少一笔的写法,可称之为“借”笔。如刚才所看到的“身”字,身即平撇写得厚重,撇这笔画粗于其他笔画,下笔力度大,有压住上半部的势头,咋一看,犹如将撇、横“写到一起”的错觉,其实不然。 《九成宫》中,“借”的笔法有很多种,涉及很多字,今天,主要侃一种,说句白话就是“少一横的字”。该碑中,所有含“身”的字,都使用了相同的处理方式(足见这样的处理绝非写错或是偶然),如“榭”、“穷”、“职”等字。
此外,含“易”、“陽”右半部的字,也都少一笔横,如“惕”、“錫”、“揚”、“陽”(为区分,此处用繁体字)等,其处理特点是,“易”借撇少横,即将撇直插入上半部;后者少写一短横,长横代之。 再如“德”字,同样少一横,“四”(形似)下封口处,以出头的长横代之,合两横为一。 |
|
来自: 龙行九州hn3fs1 > 《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