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人物画欣赏(五十八) 高士 立轴 1934年作 款识:昔南田、石谷同在唐氏半园,月夜徘徊桐荫,南田辄大呼:好墨叶。遂有桐阴夜话图合作。今予与恭兄亦复为此,偶为遣兴。甲戌夏月书上。张爰。钤印:大风堂(朱)、大千居士(白) 白石词意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鬧紅一舸,記年時、常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淩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甲戌二月,拈白石《念奴嬌》詞寫此,大千居士。鈐印:張爰印、蜀客、大千豪髮、大風堂、大千大利 款识: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惜红衣。拈石帚词,写于吴中网师园,大千居士。钤印:大千大利 看到这幅画,立刻就令人联想起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画中前景绘两株垂柳,用爽利潇洒的笔触书写出柳树干以及柳枝。常言道:“画树难画柳”。尤其是微风掠过,柳枝随风摆动的姿态非常难以把握。细观张大千在这幅画中的描绘,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池塘中墨荷的处理也是十分精彩和地道的。张大千的用笔好似随意点染,轻松活泼,将荷塘的生趣表现得恰如其分。用墨上,浓淡墨互用,层次丰富不单薄,加之浅绛设色,显得格外雅致动人。此画别具一格,清新自然。类似于惠崇一路婉约雅致,似勾似抹,幽,静,清,凉,深远的美感。 这是两幅姐妹作,画于1934年2月。张大千读了姜夔(白石)的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姜白石是南宋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一生未仕,以其孤高的性格交游于当时的诗人词客中,卒于杭州。张大千以丹青名世,钦佩姜白石的才华和孤高的性格。 竹林高士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荷塘读史 立轴 纸本 1935年作 款识:甲戌夏午,侍仲兄虎痴养病万寿山之听鹂馆。晨夕散步,池上芰荷香满,清风穆如,使人尘念都消,特少此数竿竹,便似江南也。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大风堂(朱文) 赏荷图手卷 水墨纸本 1935年作 款识:乙亥八月朔,写赠章父任弟还沽上,爰。钤印:大风堂(白)、三十六陂秋色(朱)、大千(白) 引首:荷花世界梦俱香。思逸仁兄携示旧作,为题其。张大千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幸(朱) 《赏荷图》是大千的心情小卷。画心作于1934年,引首1935年所题,是赏家爱美不止,在小卷创作一年后请大千先生写的题。此卷的最美是它的意境。水墨的荷塘里,有人泊舟花叶丛中,于无声处听声音。声音在哪里?声音在将开未开的花蕾里,声音在尚未凋谢的花瓣里,声音在郁勃或者枯萎了的荷叶里。张大千的智慧里情愫甚高,故而所作常常以意境动人,此幅就是一例。 子猷爱竹 设色纸本 乙亥(1935年)作 (138万元,2011年5月北京华辰) 题识∶子猷爱竹。乙亥秋九月,张大千写于故都。 钤印∶张季、大千 此画取自子猷爱竹的故事。子猷,即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公子王徽之。画面中,徽之白衣素裳,抱膝临流而坐,面露喜色,口唇微张,如有佳句正快然吟出。左右竹影娑婆,红叶几枝,序属深秋。竹子的写法有石涛的萧散,水陂浅草如丝,造景用意,格调在魏晋之间。此大千喜欢的题材,曾创作多件,而此幅尤为精彩。 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题识:乙亥八月十日,灯下戏涂,章父仁弟属补款为赠,此何足存耶,未免阿好,爰。钤印:张季、大千、大风堂、蜀客、三千大千 柳桥二老图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观瀑图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观瀑图 设色纸本 子猷爱竹 设色纸本 乙亥(1935年)作 款识:王子猷每到处,辄令种竹云,何可一日无此君。仲渔先生■笑。乙亥十月,大千居士。钤印:张氏大千(白文)、大千父(朱文) 子猷爱竹 设色纸本 竹趣闲意 设色纸本 (未完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