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独取寸口脉诊察脏腑疾病的原理

 johnney908 2015-12-25

黄帝内经中独取寸口脉诊察脏腑疾病的原理

黄帝内经中独取寸口脉诊察脏腑疾病的原理

【原文】

帝曰:气口(1)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2)。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3)于气口,故五气(4)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5),适(6)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7);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8);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注释】

(1)气口:诊脉部位,在手腕上桡骨内侧的桡动脉上。

(2)气口亦太阴也:气口本为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然足太阴脾布行胃气,脾气上归于肺,而后经肺布散全身,故气口亦为足太阴脾之所归,反映脾胃后天之本的盛衰状况。

(3)变见:见,通“现”。变见,即变化表现。

 

(4)五气:指五脏之气。

(5)必察其下:《黄帝内经太素》作“必察其上下”,即上察鼻窍,下察魄门。

(6)适:观察,审视。

(7)至德:最科学的医学道理。

(8)至巧:最巧妙的针刺技术。

【白话详解】

黄帝问:为什么仅从脉象就能知道五脏的主病呢?岐伯回答:胃是容纳饮食物的处所,六腑的源泉。饮食五味入口后,储留于胃,用以滋养五脏之气。脉象也属于手太阴肺经。所以五脏六腑的气血,都源于胃,脏腑气血的变化可以从脉象上表现出来。自然界清气从鼻而入,储藏于心肺,所以心肺有病,鼻的功能因此就变得不利了。

大凡治疗疾病,必须诊察病人全身上下的情况,测候脉象,观察患者精神情志变化,以及症状表现。对于迷信鬼神的病人,无须谈论科学的医学理论;对于厌恶针石疗法病人,无须谈论高超的医疗技术;对于不愿接受治疗的病人,病一定不能治好,即使治疗也是没有效果的。

tt

【按语】

本节主要论述了独取寸口脉诊察脏腑疾病的原理,强调临证要全面诊察病情及注意观察病人的志意精神状态。《内经》时代,尚有全身三部九候及人迎寸口脉等,这里提出仅取寸口就能了解全身脏腑气血盛衰的脉法,是诊脉法的一大进步。其基本理由有二:①寸口部位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经起于中焦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经肺气之宣发,输布到全身,而脾胃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源泉,所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可以从寸口脉反映出来。②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全身百脉的气血皆朝会于肺,以吸收自然清气,吐故纳新。所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盛衰及功能状态可以从肺脉寸口反映出来。

另外,文中还强调了全面诊察的重要性。“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强调上下察观,全面诊病。脏象学说的核心是五脏,五脏之象除其相应的形体官窍华外,上部鼻窍、下部魄门、中部气口也是五脏之象,是观察五脏功能盛衰的重要部位。五脏藏精舍神,神也是五脏功能活动之外象,神志正常与否,也反映了五脏精气的盛衰,形神一体,共主生命活动,故也是诊察的重要内容。临床治疗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针对病人形体的具体状况辨证施治的手段,另一方面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神志状态。积极的精神心理状态,可以充分调动机体的反应性,增强疗效,促使疾病向愈;消极的精神心理状态,则会降低机体的反应性,降低疗效,甚至使疾病恶化。故临床用针药等手段施治时,特别要重视心理作用对疗效的影响,正如《灵枢本神》所强调的“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要使病人相信医学科学,消除恐惧心理,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否则讳疾忌医,神不能发挥对形的作用,只能延误病情,使疾病难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