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冬天(散文) 文/叶超英 冬天的本质是冷。应该说,只要冷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了。而在我的意识中,却只有下雪的冬天才算是真正的冬天,没有雪的冬天是残缺的。 虽然住在南方,一年中难得见几场雪,但一个冬天也总有一次、两次下雪的日子。正因为只有寥寥几次雪,才常常盼望着下雪。无雪的日子,天气再怎么冷,心里都是空落落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总觉得这日子过得不正常。不正常在哪里,又一时说不上来,只有一种浅浅的担忧:冬天不下雪,这日子就不像日子,冬天就不像冬天。这是有理由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雪是吉祥物。农谚有云:“瑞雪兆丰年”,下雪是来年农业丰收的好兆头。不下雪,天气太过暖和的话,许多病虫害冻不死,必将影响到农业的收成。民以食为天,农业的收成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肚子。此外,不下雪,还将有一些病毒冻不死,来年就有瘟疫流行的可能,直接关乎人的生存。尤其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多次提到过地球“温室效应”已形成,全球气温升高变暖,极地冰川在不断融化。如果温室效应加剧,极地冰川大规模融化的话,雪水将淹没人类的许多城市。这样的灾难形同传说中的“齐天大水”,在灭顶之灾面前,又有谁能作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从目前人人都可以体验到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论断并非杞人忧天。夏天的气温已明显比往几年升高,冬天的气温也一年比一年暖和,形成全球性的“暖冬”,大自然正一步步地应证着科学家的预言。这也是我认为冬天要有雪的重要原因之一。 冬天下雪,还有着美学和文化上的意义。雪,历来是文人骚客们歌咏吟诵的对象,古今中外写雪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赋予了雪许多意味。雪的内涵不再是一种自然现象,雪的美已沉淀到了人的意识深处。这一点从小孩天性上的爱玩雪可以看出来:滚雪球、堆雪人、滑雪撬、打雪仗等关于雪的游戏都是孩童们的爱物。下雪之时,从广袤无垠的天空纷纷扬扬,无穷无尽地飘下雪花,又总能不让人浮想连翩、心游万仞?每到这时,常常会凝望着雪舞出神,想起自己曾经写下的一首题为《雪花》的小诗: 是谁在空中挥洒 大把大把的 纸花 天空给大地 披上洁白的婚纱 谁给我一剪红梅 戴上美丽的胸花? 此诗虽比不上那些咏雪的大家之作,但总还算传达出了对雪的惊奇和美感。至于一场大雪之后,当一个粉装玉砌、纯洁无暇的世界展现在每一个人眼前时,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会无动于衷。那种耀眼的白,总是让人联想到“纯真”“美好”“冰清玉洁”等字眼。此时会感慨于造物的鬼斧神工,真让人叹为观止。刀郎之所以能用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江南北,除了刀郎别具一格的音色和蕴涵其中的淡淡的忧伤与沧桑之外,雪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意象和纯洁的象征意义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首歌如果抽去了“雪”这个意象,就什么都不是了。 雪,既是自然之雪,又是心灵之雪,美学之雪,文化之雪。 雪,是冬天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雪就没有真正的冬天。 每一个冬天,我们都盼望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