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韵语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翰林鸿学“韵文字经”课大揭秘(1)

 韵文字经的首页 2015-12-2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人之初,性本善。。。
小白兔,白又白。。。
。。。。。。

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从《三字经》到儿歌童谣,从千年前的先民到电子时代的幼儿,哪个不曾吟唱传颂过朗朗上口的韵文。

韵语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不少古老民族的历史就是靠诗歌这种韵语的形式流传下来的,而汉字一字一音,每音一韵,更是符合韵文的特点,可以做到排列整齐、平仄押韵。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之所以能广泛流传,更把中国古代文学推向最高的艺术境界,其中的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无韵不成文。而童谣、歌曲、春联、顺口溜儿、谜语等等这些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依然使用的韵语形式也是因为其韵律美而得以广泛称诵与传唱。而儿童听觉的敏感期(听音)集中在1—3岁,视觉的发展也就是对形的辨识则主要发生在4—6岁。学前阶段开始进行听音辨形识字训练,培养对韵的语感,既是学习汉语最重要的一课,也是适应学龄前儿童听说能力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为之后的常规语文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