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讲:不谈中英教育改谈猴子捞月

 EasyBot 2015-12-25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为英国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拍摄了一部名为《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的纪录片,片中五名中国老师尝试对当地学生进行“中国式教学”教授不同科目。由于这部纪录片具有争议性,引发了网友关于“中英教育谁优谁劣”的争议。不管是不是媒体的炒作,有实际操作,有直面问题讨论,不脱离现实,就不是纸上谈兵,只要不沦为意气之争,这该是个好事。这里不谈中英教育有何不同,这题目太大了,容易因立场不同或观点不同,而成为公说公理与婆说婆理局面。这里只是想谈一些细节,一些关键性的观念,和一些微基本面的作法,仅提供教育人士参考。

首先,从零开始思考,其实,孩子并不缺乏创造力,这当然包括中国的,英国的,全世界的孩子都是,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生命自己会找出路的。然而困难的是,孩子是块什么料,亲生父母不知道,没有人知道,连上天也不知道。因为新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个奇迹般的创新。也由于各个生命都是创新个体,在一种米养百样人之下,只会用标准的方法教授,注定是个失败的教育。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认为学习者是有差异的,必须因材施教,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潜力。以上立论常见于现行教育体制的设想,然而,这里却要质疑这项推论,因材施教这部分是没有悬念的,问题是在于用这个基础,推论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是个不恰当的因果推论,原因就在于前面提过的,没有人知道孩子是块什么料,那么,在这个最根本且最现实的情况下,拿甚么来谈"针对性"。社会总是要求教育人士拿出办法来,诚然,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受到各界欢迎的,然而,要针对什么?这恰恰是最难直面的根本议题,如此看来,如何针对不同个体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所幸,教育界不愧是人才济集,有些变则通的做法,换言之,可针对社会价值取向灌输小孩学习认知,将学习认知当作促进小孩学习的跳板,这倒是有认知心理学的学理根据,这是个好办法。就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吧,例如猴子捞月,这本是一则儿童故事,曾经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话说一只小猴子来到井边玩,看见水中的月影,以为月亮掉进井况,便大叫起来:“月亮掉进井里啦!”附近的猴子也都跟着鹦鹉学舌般地叫起来。于是引来其他猴子,群猴聚集在一起,想方设法要把月亮捡回来。由体壮猴子带头爬上井边的大树,由上而下,一只拽住一只连在一起,深入井中,最下方由小猴子负责把月亮捞起。但当牠伸手进水捞月,月亮却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捞起来的不过是几颗水珠,无意间抬头一看,赫然发现月亮还是好端端的挂在天边,这才恍然大悟,明白水中倒影的道理。

 这个童话故事,不仅含有深刻的寓意,而且给人以启迪和智慧,告诉小朋友(我们从小被灌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能盲目跟从」的道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灌输,的确对一些小孩子有所帮助,然而,随着这些受益小孩的成长,却会被这个猴子捞月所建立的刻板印象给框住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几个,例如,不会质疑,就会欠缺多想想的能力;再如,单一观点单一价值的灌输教育,是难以产生多元的想法;或如,再怎么叫响多动脑筋口号,也不会转成行动;况且,生命个体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单元剧,而是连续剧,所以,因材施教会有两个层面,暨要考虑不同个体该如何施教,也要考虑个体变迁该如何施教。

 猴子捞月故事是教我们多想想,那何不对该故事质疑一番,试着以另外一种角度观察,或许就会有不同观点,例如,请小朋友先说说自己学骑脚踏车的经验,学习总是跌跌撞撞开始的,过程总是懵懵懂懂、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多多练习下,最后居然就学会了骑脚踏车。再问问小朋友,这个学骑脚踏车过程,是不是有些类似猴子捞月的过程,虽然没有捞起月亮,却也经过实际练习进而体悟了水中倒影的现象,这未尝不是小猴子成长学习中的重要收获。最后请小朋友充当故事中的小猴子,当自己知识缺乏或面对未知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办?这道不是问答题,也没标准答案,只要能达上口的小朋友都值得鼓励,因为要小朋友表达一种对未知的观点,就是学着吃螃蟹的苗头。

这猴子捞月故事本身就是个框框条条,但经由多元观点的切入,故事好似重获生命力又活了起来,使得小朋友能举一反三促类旁通,才能够让孩子独立思考,进而独立解决问题,这才是多动脑筋的真谛。相对而言,就能发现,单一观点与单一价值教育对创新的风险有多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