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张昭

 宏图藏经阁 2015-12-25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在政治上,张昭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在文学上,张昭精通儒学、善隶书,晚年在家无事即为《左传》及《论语》做注。司马光《资治通鉴》对张昭的描绘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吴主以下,举邦惮之。本专题就“举邦惮之”的张昭做出一些评论。

  《三国志》为东吴人物作传,除孙氏宗室外,写到的第一个大臣就是张昭。张昭曾被孙策比喻为管仲,作为治国的文臣,才干无疑是第一流的。


  裴松之认为张昭在赤壁之战前作为投降派代表人物,并非其懦弱和自私,“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粥,以成其业,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非其本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义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


  张昭是东吴资格最老、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在孙策创业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权继任后,张昭对孙权可说是忠心耿耿,“率群僚立而辅之”,为东吴的巩固发展贡献不小。在孙权称王后,群臣两次荐举张昭担任丞相,却均遭到了孙权的婉拒,这又是为什么呢?


   张昭是孙吴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其荣辱进退,颇多坎坷。其进退绝不仅仅是其个人的荣辱,而是关乎孙吴政治变迁之大局,其中颇多深意,值得深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