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发挥商会作用打造“榕商板块”

 mf0521 2015-12-25

  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从“政府主导”向“民间互动”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福州市有数十万乡亲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发展,也有数万外地企业家在福州创业。目前,福州异地商会已发展到82家,共拥有会员16840家,会员企业资产总额达4824亿元,涉足房地产、钢铁、纺织、机械、建筑工程等30多个行业。福州市异地商会经过几年发展,商会功能有新的变化、作用有新的提升、活动有新的载体,在推动“榕商板块”形成并与福州经济融合中作用明显。

  商会职能逐步由“三维”向“三共”转变,引导会员群体健康发展,加速榕商板块形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榕商实力的壮大,异地商会影响力的扩大,异地商会成员对商会的诉求也发生着变化。商会的重点职能已从“三维”(维持联系、维系乡情、维护权益),逐步向“三共”(共求合作、共寻商机、共谋发展)转变,共寻商机、抱团转型发展成为共识,并率先在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异地商会中得以实践,成为商会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催化剂”。如深圳、北京市福州商会成立以来,多次组织会员企业赴福清、龙岩等地联合考察项目,共同出资,分散投资风险,增大项目洽谈中的话语权,谋求共同发展。在当前现金流和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多家商会成立了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也以商会为平台,指导商会与银行以“城市商业合作社”、“商会宝”等方式,2014年为福州市26家行业商会、61家异地商会争取450亿元授信额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北京、深圳、上海、桂林、南宁、太原、合肥等商会通过竞合商会内部资源,在机械制造、纺织、酒店服务业、矿产开采、房地产开发领域共同发展,拓宽商会服务领域,帮助提升会员企业实力,增强了商会凝聚力,实现商会、会员企业共同做大做强的目的。

  商会作用有新的提升,促进榕商板块融入两地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榕商因商会而团结,因团结而互动,“榕商板块”也因此而加速形成,成为福州市异地商会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成熟一地,组建一地,并以异地商会为平台,通过“回归工程”聚合榕籍企业家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引导异地商会企业家回榕投资兴业,推动福州新区和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建设,实现福州市经济扩散性发展助力,取得显著成效。福州市每年的5.18海交会,异地商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商参与社团集体。仅2013年和2014年,通过“回归工程”,由异地商会等渠道牵线搭桥引进并落地的项目有100多项,合同项目总额1500多亿元。涌现了投资400多亿元,建成后产值超千亿的连江申远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长乐市投资65亿元的福建泰铭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彩板项目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推动福州市产业链的提升与延展。在统战部和工商联推动下,异地商会企业家们还通过千丝万缕联系和不同方式,回归投资福州市钢铁、纺织、房地产、码头、建材、机电、水产加工、娱乐、金融和担保等行业,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由一地创业向多地发展转变,成为企业利益整体在全国跨区域布局,榕商板块已成为福州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联合体。

  商会活动有新的载体,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馈桑梓”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商会平台推动,福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家积极参与海西“春风·春雨·光彩”行动和“榕商联村”活动,投身公益事业。据统计,2008年至2014年,福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企业捐赠达20.62亿元。其中,北京商会、深圳商会、上海商会和广州商会等20多家商会捐赠2000多万元,与福州市多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村、革命老区村等结对帮扶,项目涉及农村饮水设施改造、希望小学建设、农用基础设施修缮、产业帮扶等,20多个欠发达乡村的近13万人受益。

统战部、工商联不断探索商会建设新路子,通过商会平台,强化“三种意识”,突出“三个创新”,促进“两个健康”。


  强化发展意识,创新工作理念。在异地商会组织建设中,坚持稳步健康发展的方针,努力做到“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积极向在外榕商宣传加入商会的意义,激发他们参与商会的热情,从而不断扩大商会覆盖面,优化异地商会会员结构。经过我们的努力,在异地榕商群体中,加入异地商会逐步成为企业家们的自觉行为,对商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加强。福州市委、市政府也对商会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回归工程的若干意见》这一全国第一份专门针对民资回归的地方性政策文件,推动福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方针;通过常态化主办一年一度异地商会新春交流会和异地商会工作交流会、市领导与企业家季谈会等活动,顺畅政企沟通渠道;通过将“回归工程”、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与政治安排、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情况等列入县区绩效考核指标等手段,为经济统战工作实现制度支持。

  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异地商会建设主要体现在对会员的吸引力、商会运作的活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这三点都取决于服务能力与水平。一是完善服务平台。通过持续推进诉求反映、商务服务、寻机发展、商事纠纷调处、科技人才对接、银企合作、教育培训服务、技术职称评审服务、“榕商联村”公益帮扶、商会党建示范和会员有序参政议政等“十大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商会和民营企业创优发展。二是规范制度指导。出台了《福州市工商联直属行业商会(协会)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异地商会工作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异地福州商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推动商会组织建设规范化。三是顺畅信息反馈。在福州市各县(市)区、基层商会和60多家会员企业设立了110个信息直报点,指定专人作为信息员,建立了30家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监测点,及时掌握行业、商会和企业发展动态,前移工作重心。

  强化抓手意识,创新工作品牌。一是“抓品牌”树形象。在异地商会工作中,以“榕商联村”活动、海西“春风·春雨·光彩”行动和“回归工程”三大品牌为载体,引导异地商会积极参与我市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抓实品牌重点;以北京市福州商会与罗源县霍口乡福湖畲族村结对帮扶项目等为示范,抓好品牌项目;借助福州新闻网“榕商频道”、福州日报等宣传载体,树亮品牌人物。二是“抓平台”勤沟通。一年一度的“异地商会工作交流会”和“异地商会新春座谈会”成为党委、政府与商会和企业家直接沟通的两大工作平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能参加“两个会议”,听取异地商会和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对反映较集中的问题,市委和市政府都及时召开协调会,由市委办督促相关各部门协调落实,并由市工商联及时反馈结果。三是“抓党建”添活力。以党建为龙头,带动商会组织建设。目前福州市工商联所辖民间商会中已设立党组织40个,正式党员367名,党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制定《福州市工商联机关党委商会党组织工作制度》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异地商会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制度,提升了党组织在商会中的凝聚力。

(本文刊发于2015年第11期《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福州市委统战部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