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也不是每个地方豪强都能听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建议的,更不是每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都能成功的。
袁绍“繁礼多仪”“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可说明袁绍崇尚而畏惧名义,重视而钓取声誉,那么,袁绍很可能会一直尊奉汉天子而延续汉朝的国脉,他先人已经是“四世五公”,到他就是五世而六公了。不过,如此一来,袁绍一定很难受。尊奉非己所愿,但名义声誉又压死人。
袁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是非不可知”,可说明袁绍限于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而难以分清是非,而可能会听信谗言,而可能会诛杀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