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古开今丨刘万鸣

 幽莲生梦 2015-12-25

借古开今


文/刘万鸣(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


中国绘画,赖于哲学,依于笔墨。诗书画印,综合为一。历经数千载,博大精深,根深叶茂,其气象灿烂,辉光耀世,昭然可睹。非他国他族艺术所代替。


以西代中,纯属呓语。破碎之言,若嚼白蜡。



秋庭散步 68x68cm 绢本 2009年


中西之合,虽成一格,混血而成。艺本可贵,贵于精神,精神不纯,后力无望。


民族掘起,关乎文艺,文艺复兴,赖于精神。绘画之本,成一教化,助一人伦,实为精神之食粮,实为民族伟大复兴之动力。


中国汉唐,高标文艺,深沉敦厚,雄奇博大。宋人绘画,瓜熟蒂落,华妙夺人。登峰造极,后世永叹!



闺阁无倦 48x48cm 绢本 2007年


昔文圣人康南海,近现代绘画之父徐悲鸿,皆痛骂当世之画衰败极矣。激扬文字,过极之言,若冷水浇背,后世警钟。然二人高颂汉唐,力推宋人,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心灵真率,褒扬无际。我辈当深思有得!


当今中国,世之大国。盛世之际,民族融合。贫穷积弱,一去不返。文物丰富,大扬国粹,书画之风,尉为大观,其风范,历朝历代无可匹敌。



降喜图 68x68cm 绢本 2009 年


当代画家,当以研习传统为先,生活为本,外来艺术为辅,相辅相承。登高而呼,借古开今,文艺复兴!


研习传统,即接汉唐雄奇博大之风范,体现我中华民族深沉包容之气概。大气磅礴。一任自然,唯我独尊,舍我其谁。承袭宋人华妙深邃之技法,道法自然,写尽自然之神韵,尽精微,致广大,吞吐万象。写真入妙,写意入理。借物抒情。



碧空无际 300x140cm 纸本 2010年


生活为本,即尊生活为常理,深入感触,写山必以真山为粉本,写人必以真人为粉本。学者有感而发,有感而写。境者有情而生,有情而造。合情合理,不囿于物。


外来艺术,即以博大包容之胸襟,海纳百川之气概,将其融之,化之,而为己之。正如佛教之中国化,佛画之凹凸法,皆贵于融,贵于化。



枫月寒汀 300x140cm 纸本 2010年


对传统之继承与研究,对生活之关注与感受,对外来艺术之融之化,借古开今,将是中国绘画走向前景的唯一。



金蟾图 136x68cm 绢本 2009年



清月安康 300x140cm 纸本 2010年


秋和景明 240x125cm 纸本 2007年


真秋浩荡,气贯宇宙 300x140cm 纸本 2010年





刘万鸣,男,1968年生于河北静海,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常务院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委,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