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生大本营:孩子听我说

 図籴帑簤屸璺 2015-12-25
 

 
孩子听我说
这是一本针对8-14岁孩子安全教育实践类图书,涉及中小学生遭遇性侵害时防范教育、独自在家时的安全问题、如何远离毒品诱惑、特殊天气避险知识、误食家养植物中毒防范常识、怎么和宠物安全相处、如何安全乘坐电梯、吸血昆虫知识与防范、遭遇突发事件如何逃生等有关孩子安全的方方面面,旨在让孩子和家长们过一个“快...

据来自卫生防疫部门的统计,北京每天有139名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平均每天有30人是被各类狗咬伤的,其中82%的伤害源于宠物狗。为何温顺的家养宠物对孩子如此凶残?宠物狗什么样的行为预示攻击即将发生?怎样的喂食方法能有效地避免孩子被狗咬伤?

  王倩:(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面对面》主持人)

  究竟为什么这些人类的好朋友会伤害我们的孩子?你家的宠物狗,是不是也潜在这样的危险呢?今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关键词为您拆解。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个案例。

  2013年8月1日早上, 7岁小男孩明明(化名)像往常一样去舅舅家玩,在回家的时候却被舅舅家饲养的一条中亚牧羊犬咬伤(中亚牧羊犬据说是亚洲獒的后代,是大型高加索牧羊犬的近亲),右颌被严重撕裂,后脖子以及右脸颊上也留下长约3厘米的伤口。受伤的明明被紧急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王倩:宁老师,有孩子跟我说动物眨眼睛是想跟你玩,是这样吗?

  宁蔚:其实不是的。今天我可以教大家一些我们家里最常养的宠物狗的信号。如果小狗冲你龇牙、低吼,说明它随时有可能伤害你。希望大家经过今天的学习,在小狗表现出这些危险信号之前就远离它。

  危险信号:

  1. 月牙眼 2. 舔舌 3. 打哈欠 4. 眨眼 5. 夹尾巴 6. 急呼吸

  宁蔚:月牙眼,就是小狗把黑色的眼珠瞥向一边,露出一部分白色眼仁,看上去像一个月牙的样子。当你的小狗出现月牙眼的时候,它其实是在告诉你,你离它太近了,它感觉很不舒服,你最好离远一点。第二个危险信号:舔舌。大家可以试一试,拿手机或者照相机离小狗大概20公分左右的距离,打开摄像功能,你会发现,10秒之内它至少会出现两次用舌头舔自己鼻子的行为。这也是在告诉你,你离得太近了,它感觉不舒服。小狗喜欢我们抱它吗?不是的。当我们把它抱起来,控制了它的活动空间的时候,它就会用这些信号告诉你,它很不舒服。

  王倩:我总结一下,就是小狗喜欢的方式未必是咱们想象的那样。咱们以为是给它们特别好的款待,比如说拥抱,可能小狗并不喜欢,这个时候它就会通过表情告诉你。如果你还强行拥抱它,它就会生气了。

  宁蔚:是的,打哈欠、眨眼、夹尾巴、急呼吸,都是小狗在告诉你,它不舒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急呼吸。大家都知道,小狗如果热了,会伸出舌头散热、喘息,但这和急呼吸是不同的。散热要伸出舌头的二分之一还要多,而急呼吸是微微张开嘴,舌头并没有伸出来。这就是小狗在告诉你,它感觉不舒服了。夹尾巴而且低吼、龇牙,就是小狗要准备攻击了。所以当小狗出现上面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要给它们一点空间,向后撤几步,你会发现小狗很快就不打哈欠了。它会觉得你懂它,就会喜欢跟你玩。

  王倩:有的时候,小朋友不太清楚一些事情,或者是不懂得一些行为有可能会激怒家里的宠物,从而导致受伤。相对来说,家养宠物对小孩要比对成年人的反应更激动、更敏感一些,因为小朋友的动作的频率和幅度比成年人要夸张得多。如果遇到陌生的狗,或者自己家里的狗突然开始低吼,我们要避免发生伤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把动作的幅度放小、速度放慢,而不要大声尖叫或是突然跳跃,这些动作都会刺激动物,激发它的一些行为,所以尽可能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就是在喂小宠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宁蔚:喂食小宠物要记得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去逗它。比如你拿着吃的给它,又怕它咬你的手,所以给它又缩回来,给它又缩回来,那么小狗不觉得你是害怕它咬你,而是会觉得你成心不想给它,你想把它的好吃的拿走。正确的方法是把食物放在自己的手心中央,让它清楚地看到食物就在这里,你不会把它拿走,这样小狗很快就会明白。动物是非常聪明的,它不会去做那些无用功,就算咬到你的手,它也吃不到里边的吃的。所以当它发现可以很简单地获得食物的方式后,它很快就会习惯这样的方式。那么相反的,如果你总去挑逗它,你的狗一次一次总是吃不到你手里的食物,那么它就会学会了只要有吃的,一定要尽可能快地张嘴使劲咬住。所以小朋友,如果你们想喂小狗,就在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大大方方地喂。

  王倩:是的,不要老是这样又害怕又想喂,这时候小狗可能就着急了,一着急就会咬到咱们的手指。

 宁蔚: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动物训练的事。美国海军在战争的时候专门训练过海豚,让它们到深海里去发现哪里有鱼雷,然后示警,这样军舰就可以避开鱼雷。

  “二战”的时候,美军还曾经训练了一只猫,这只猫可以带着摄像机和窃听器跑到对方的指挥部那里去窃听军情。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这些动物这么听话呢?这就说到了训练动物的方式,我们管它叫做正向训练,就是忽略所有错误的,只肯定正确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次你在某个地方丢了一个钱包,下次当你再靠近那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焦虑感,觉得不舒服;但如果你在某处获过奖,那么你一靠近那里就会非常兴奋。我们训练小动物,要让小动物一看到我们就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总会给它带来好东西,这就是正向训练。我们只肯定它正确的行为,它正确的次数就越来越多,那么必然的,错误的就越来越少。我在训练的时候会使用一个东西,就是响片。你按一次响片给它一次吃的,再按一次响片给它一次吃的,它就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知道了响片一响就会有吃的。之后当它的某一个行为是我想要的时候,我就先按响响片,再给它吃的,这样就比较容易捕捉到那个行为。

  王倩:这个训练方法不光是对小动物,对咱们人类也同样适用吧?

  宁蔚:是的,而且现在的正向训练和以前有不一样的地方。以前我们训练小狗,它如果跑开了,我一叫它的名字它就回来,我就给它吃的。但是训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小狗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理解是,它要先距离你远一点,等着你叫它,然后它再回来,你就给它吃的。这就是动物的理解。所以现在只要它一看我,我就会按响片给它吃的,我不用管它到底怎么做。它又看我了,我又按一下响片,又给它吃的。经过几次后,它就会意识到,原来主人是关键,只要找到了主人就有好吃的。而如果你一直叫它,它就会等着你叫,你不叫它就会离你越来越远,但你总不能出门一直叫着它的名字吧,那它就没法玩了。所以我们要让它知道,你主动找到我,就会有好吃的。

  小朋友提问:狗狗为什么跟主人保持距离?

  宁蔚:如果你叫你的小狗,但是它不回来,距离你六七米就卧下了,有很多主人会去追它,它就往后跑;主人走它就跟着主人,但是永远跟主人保持六七米。这是因为主人越叫越生气,越叫声音越大,所以小狗就特别害怕,最后就出现了这个动作,我们管它叫定格不动,就是它永远跟你保持六七米距离,你要往前走我就跟着你,你要追我我就赶紧跑。

  小朋友提问:如何掌握狗狗的脾气?

  宁蔚:小动物和人不一样,你理解的脾气实际上是有一点情绪在里边,而情绪是逻辑思维动物才会有的,小动物不是逻辑思维动物,它们是条件反射动物,所以实际上它们是没有情绪的。我大概能明白你的意思,就是想知道我家小狗今天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是吗?其实我们刚才讲到的信号就是很好的教会你阅读小狗今天脾气的方式。

  小朋友提问:狗狗随地大小便怎么办?

  宁蔚:简单说,大小便的问题一定是惩罚导致的结果。第一天你把小狗带回家,它在家里排便,然后主人回家以后把它拽到那儿,跟它说不许在这儿拉屎,打它一顿,然后扔到厕所去,那么小狗可能会记着不能在这儿大便,但是它可能会在家里的其他地方大便。正确的方式是当它在正确的地方排便的时候,我们去奖励它。但是如果你把你的狗散放在一个130平方米的房间里,然后等着它在正确的地方排便,那可能10年都等不到一次。所以你要在刚把它带回家时就关到那个让它排便的地方,这样它就肯定会在那里排便,对吗?只要你没有惩罚过它,那么它只要一排便,你就可以奖励它了。如果有一天它突然不在那里排便了,到另外一个空间排便,你也不需要去惩罚它,只要把它关回原先那个空间就行了。

  专家提醒:

  打骂对纠正狗狗随意排便行为毫无帮助,只有不断鼓励宠物在正确的地方排便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王倩:研究表明,和养小动物的小朋友相比较,不养小动物的小朋友可能更容易自闭,更不喜欢亲近大自然;而养小动物的小朋友会比较喜欢跟别人分享快乐,而且喜欢照顾比自己弱小一点的小朋友。

  宁蔚:是这样的。普遍的研究发现,当小朋友们跟小动物接触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心扉,会感觉心情非常舒畅。家里如果有小朋友的话,养小宠物是非常适合的,能够培养小朋友的爱心和耐心。按时照顾小宠物,给它洗澡,带它出去玩,还有进行一些互动,这些都会提高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加善解人意。

  王倩:其实有的家长特别担心,养了宠物会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会是这样吗?

  宁蔚:如果家长对于小朋友的管理和小朋友自己学习的自律能力不是很好的话,就算不养小宠物,可能也会出现学习分心的情况。同样的,如果养了宠物,也并不代表所有的小朋友就一定会在学习方面分心。当然了,合理分配时间、安排好作息时间是必须的。

  安全提示:

  如何避免被狗咬

  1.绝对不要去亲近一只你不熟悉的狗。那些被拴住的、关在栅栏或是车里的更是如此。

  2.在狗没有看见你、嗅闻你之前,不要去抚摸它,即使那是你养的狗。

  3.千万不要背对狗狂奔而去,狗的天性会命令它追上去抓住你。

  4.当你发现一只狗在睡觉、进食或啃咬玩具、照料小狗仔时,请不要打扰它。

  5.在陌生的狗狗周围行动时必须多加小心:不认识你的狗狗可能会将你当作一个入侵者或是小偷。

  6.当你遇到一只可能会攻击你的狗时,请遵循以下步骤:

  ①绝对不要尖叫,或逃跑。

  ②保持静止不动,双手放在体侧,避免和狗对视。

  ③一旦狗对你失去兴趣,这时你可以慢慢地后退离开,直到它消失在视野里。

  ④若狗已经开始攻击,那么将你的外套、钱包、自行车或任何可以扔出去的东西“喂”给它。

  ⑤如果你跌倒,被扑倒在地上,请尽量蜷起身体,并用双手捂住耳朵,保持静止。同时不要尖叫或翻滚。

  ⑥别突然做动作,和狗打交道要避免做任何突然性的动作,因为即使是出于善意,也会使它感觉受到威胁,发起攻击。如果要和狗亲近,最好先蹲下,和它保持平等位置,做动作时放慢速度,让它看清楚(这招对猫也管用)。

  ⑦不要和狗对视。在路上遇上小狗朝你狂叫示威时,不要和它的目光直接接触。否则它很可能觉得你是在挑衅,发动攻击。

  ⑧见了狗不要跑。如果路上遇见了狗,不要急于后退或逃跑,一退一逃,动物就追,这是它的本能。人一般都跑不过动物,反而更容易遭到攻击。慢慢蹲下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在遇到小狗时,因为降低高度,它感觉威胁消除了,就会放弃攻击。

随着假期来临,孩子玩耍的时间也增多了。植物专家提醒家长和孩子,切勿乱食来历不明的植物。而我们身边的一些有毒植物,如水仙花、铁树的果实等也应当小心对待,避免幼儿误食。

  2014年3月,7岁的小龙和表弟在家里玩耍,看到家里的盆栽,兄弟两个人玩起了摘叶子比长短的游戏。小龙突然脸色发白、冒冷汗,口唇麻木肿胀。送到医院之后,医生判断小龙是植物中毒。

  王倩:据统计,2013年仅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接诊治疗的儿童中毒的病例就有369起,平均每天发生一起儿童中毒事故。2010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对0到14岁的孩子进行的中毒数据统计显示,中毒造成的中重度伤害比例为41.9%,其中86.4%的中毒发生在家里。那么孩子是如何在家里遭遇中毒的呢?家养植物又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哪些安全隐患呢?今天请到的嘉宾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老师。

 王倩:小朋友真的会吃家里面种的植物吗?

  嘉宾:我小时候特别淘气,学校里面种了很多串儿红,我嘬过串儿红里面的花蜜。我还吃过槐树花,就是到了春天,槐树花掉下来,一嚼是甜的,特别好吃。

  史军:他选择的这两种吃了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些植物吃了就不一样了。最近一则新闻里报道的中毒的小朋友吃的东西很平常,我们家里可能都有,就是滴水观音。

  王倩:像滴水观音这类植物,孩子误食多少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呢?

  史军:基本上一小片叶子就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如果把叶子掰开,汁水流出来,要是有小朋友好奇舔了一下,那整个舌头很长时间都会一直麻木。

  王倩: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去尝试。其实,除了滴水观音,还有很多家养植物也可能导致孩子误食中毒。

  史军:植物里面越是鲜艳的,通常情况下越可能是有毒的,部分水果除外。有毒的植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乳汁。当你掰开它的叶子、花或是茎杆,乳汁就会溢出来。如果不小心弄到皮肤上,也会发生很严重的过敏反应。

 王倩:那请您再说一下,常见的植物里哪些是有毒的呢?

  史军:首先是夹竹桃,这是常识了,夹竹桃是有毒性的植物,平时不去碰不去折,人和植物相安无事。一旦引起中毒,初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进而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心悸、脉搏细慢不齐等。严重的会出现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甚至死亡。其次是珊瑚樱,它是茄科植物,它的毒素是一种生物碱。吃了它的果实可能会心跳放缓,一样会有恶心、呕吐的反应,多吃几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再次是红掌,它和滴水观音都是天南星科植物,里面的毒素是草酸钙的针晶。五色梅也不能吃,还有木本夜来香和家养绿色盆栽。

  家住许昌市东城区某小区的李女士在打扫卫生时,随手把一片滴水观音的叶子丢到了垃圾桶里,没想到被一岁半的外孙瑞瑞拿出来咬了一口。随后孩子大哭不止,还不停地用手抠嘴。家人赶紧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查看了瑞瑞的口舌,用蒸馏水给他洗了胃,瑞瑞才恢复了正常。医院儿科医生说,滴水观音的茎和叶子有毒,分泌的汁液也有毒,误碰或误食会引起咽部和口部不适,胃里有灼痛感,严重者有生命危险。他们已经多次遇到孩子误食而中毒的病例。

  滴水观音又名滴水莲、佛手莲,因在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会从叶尖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得名,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滴水观音的毒素主要来自于茎内的白色汁液及叶子上滴下来的水,汁液的刺激性很强,误食其汁液会刺激口腔和咽喉的黏膜,诱发局部性疼痛或麻木,严重者会引起喉头水肿。若抢救不及时,会因气管堵塞而窒息身亡。皮肤接触汁液会发生瘙痒,眼睛接触汁液可引起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

  安全提示:

  这些植物也有毒

  绝大部分的观赏植物都是不可食用的,天南星科和大戟科的植物毒性尤为强烈,如滴水观音、一品红、红掌等。这些植物的枝叶接触皮肤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果误食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呼吸道、胃肠道刺激,甚至有生命危险。

  龟背竹:叶子会滴水,毒性与滴水观音类似。

  绿萝:汁液有毒,碰到皮肤会引起红痒,误食会造成喉咙疼痛。

  红掌:又名红烛,和滴水观音同属天南星科植物。叶子、枝和茎都有毒。

  常春藤:有毒部位在果实、种子和叶子。

  万年青:汁液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瘙痒和皮炎。

  茉莉花:含有毒性生物碱,若放在封闭房间里,会致人头晕乏力。

  水仙花:人体一旦接触到水仙花叶和花的汁液,可导致皮肤红肿,误食会引起呕吐。

  腊梅:植株、叶子、果实含腊梅碱等化合物,食用会产生抽搐症状。

  一品红:全株有毒,其白色乳汁能刺激皮肤红肿,引起过敏性反应,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险。

  含羞草:体内有羞草碱,过多接触能使人毛发脱落。

  夹竹桃: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黄色杜鹃花含毒素,会引起呕吐、呼吸困难。

 王倩:如果孩子不小心误食了有毒植物,或者接触到皮肤该怎么办呢?

  999急救专家魏岩方:接触到皮肤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清水或醋彻底清洗,之后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进行救治。拨打急救电话后,家属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保持半卧位,半坐位也可以。因为误食毒物后很可能会恶心、呕吐,半卧位就是怕呕吐之后引起窒息,这是最危险的。

  关键词4:有种植物很神奇

  王倩:虽然一些植物有毒,对孩子会有危害,但是有一些绿色植物却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有种植物很神奇,能够治疗多动症。下面有请心理专家刘畅老师。

  刘畅:植物在地球上是最早出现的,人在几万年的进化中和植物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安全感。在国外有一份调查,把一个人关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看他能够坚持多久。在有植物的房间,人能忍耐的时间比在没有植物的房间多出60%到70%。多动症通常有生理层面的原因,还有心理层面的原因。当孩子和家长互动过少的时候,孩子往往会产生各种多动的表现症状,目的是让大人能多跟他相处,陪伴他一起游戏。所以如果有一种东西能够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介质,那么就会让孩子的多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的治疗。

  王倩: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找到了一种很合适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植物,就是近两年非常流行的多肉植物。下面请出著名的花艺设计师曹雪,让她讲讲养多肉植物有什么好处。

  曹雪:我们把植物分成很多种,一种是比较勤快的人养的,一种是懒人养的。像多肉植物,我们俗称为懒人植物,就是你浇水太勤它就死了,你不去管它,给它很少的水分就可以了。

  王倩:那栽种这种多肉植物,会不会对小朋友造成皮肤过敏甚至中毒的危害呢?

  曹雪:大多数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多肉植物基本上是没有毒素的,也没有什么味道,所以不会引起花粉过敏。可以给孩子找一些基本上没有刺的、长得很萌的植物。我做了很多设计,今天带了几个给大家看。这个是女生经常会用的梳妆盒,旁边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一些简单的工具,这就是平时养护它的工具。另外一个作品是用家里的罐头瓶子做的,把它打开就会看到里面有一棵植物,一直在生长。我在瓶子口靠近盖子的部分开了孔,所以不用担心小朋友会误食,因为他碰不到;也不用担心脏了不好处理,只要擦瓶子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干净、非常有创意的礼物。

 进入雷雨季节,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遭雷击吗?躲在家中更可能遭雷击,这是真的吗?史上最离奇的雷击事件,究竟为何发生?

  2014年8月13日15时20分,邢台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当日傍晚17时许,在村后岗坡上放羊的张老太与儿子双双遭遇雷击。

  2014年6月28日,永泰嵩口镇下坂村6名村民上山摘果时不幸遭遇雷击,酿成1死5伤的悲剧。

  2014年6月23日,长乐发生雷击事故,一农妇在田间牵牛时被雷电击中遇难。

  2013年8月17日16时40分时左右,黄山景区发生雷击伤人事件,致3人受伤、1人死亡。7月23日,天柱山景区遇罕见强雷暴天气,在位于海拔1300米以上的主峰景区游览的游客突遭雷电袭击,造成3人死亡、9人重伤,另有1人失忆。

  2013年7月5日,河南平顶山叶县一名高中生在雷雨天打手机时被雷击致死。

  2006年8月5日16时30分,菏泽市出现强雷暴天气,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张庄村发生了雷击事件。由于村庄电线较破旧、裸露较多,而且很多都穿过大树,导致闪电击在大树上由电线传至农民居住的平房内,其中一农户家4口人都被击中,一名45岁妇女和一名13岁男孩当场死亡;其邻居一名13岁女孩也被击中,当场死亡。

  王倩:今年夏天,北京下过最大的一场雨是6月17号。据统计,那天晚上北京一共落雷9356次。还有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将近1000人遭雷击死亡,累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那么,雷雨天究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雷击呢?

 王倩:今天我们请来了防雷避雷专家、高级工程师张卫平老师,请他先来讲讲为什么躲在家里更有可能遭雷击。

  张卫平:如果我们所在的建筑没有很好的防雷措施,就有可能在室内遭到雷击。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同事在做防雷工程的时候去密云水库,水库的值班亭是彩钢板做的。由于天气比较热,他就把门打开了,结果就有一个球雷,或者叫滚地雷,顺着门缝进了屋子里,在屋里晃了晃,最后落在地面,砰地一声就消失了。因为球雷是随着空气的流动行走的,由于门开着有风,它就顺着风进到屋子里了。

  王倩:我们现在知道了,如果下雨打雷了,首先要把自己家的门窗关上。

  张卫平:对,那个雷落地的地板是铁的,由于我们给铁板做了接地,所以它就从铁板泄走了。如果没有接地的话,被球雷碰到的人就可能被击伤,甚至击死。屋子里当时有三个人,球雷进来的时候,他们三个都坐着没敢动。一动就会带动空气流动,球雷就会随着流动。

  现场嘉宾:我小时候住在北新桥一个院子里,有一次打雷的时候我在屋里坐着,看见隔壁张大妈去树底下的铁丝上摘衣服。她摘的时候,晃了一下就倒下了,看着就是一个火球闪了一下。

  张卫平:这位先生说的这个事例发生过不止一例,就是说雷击的时候,特别忌讳在户外触摸金属物体。晾衣服的是金属线,下雨时衣服也是湿的,都是导电的,正好她拿衣服的时候一个雷下来,就被击中了。

  王倩:除了要把门窗关好之外,我们还要采取什么措施呢?

  张卫平:如果有可能,要把所有家用电器的插销拔下来,也就是切断雷电的物理连接。家里有电脑的话,别忘了把网线也拔下来。

  雷雨天在家中要避免雷击,最重要的就是把门窗关好;其次要尽可能地拔下家用电器的插销,避免在雷雨天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等容易引雷的家用电器。

  家长:我想问一下,下雨的时候好多孩子喜欢打着伞蹚水玩,这种情况是不是也很危险?

  张卫平:现在小区里的楼与楼之间都比较近,这种情况下不太可能直接被雷击打到。楼和楼之间的空地上相对来说还是好一些的,但是在野外,拿着金属把的伞就很危险。因为这个时候,金属把的伞相当于建筑物顶上的避雷针,避雷针的作用是引雷的,所以雷雨天在野外打伞相当于是在引雷。

  王倩: 要是手还摸着这个金属的杆就更危险了,所以小朋友们记住了,出去打伞的时候,伞上面的尖最好不是金属的;另外拿伞的时候手不要握在能导电的铁、铝或者合金的部分,一定要握在绝缘的部分。

 王倩: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足球场上。世界杯刚刚结束,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雷击事件都发生在足球场上,其中最离奇的是刚果的一场足球赛。闪电击中了足球场,场上客队的11名球员全部遇难,而主队的球员则毫发无损。该新闻一曝出,就有很多网友说,穿红蓝绿三种颜色的衣服容易遭雷击。我们来听听张老师怎么解答。

  张卫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穿什么衣服更容易遭到雷击。关于这个足球场上的悲剧,应该是由于客队队员所穿的球鞋鞋底的绝缘强度不够,是跨步电压把他们击死的。客队和主队的球员分布在整个球场上,雷击实际上是击到足球场中间,然后造成了局部电位升高,在两脚之间产生了跨步电压。我估计主队球员的球鞋的绝缘性比客队球员的要好得多。

  现场答疑:衣服饰品与雷击的关系

  张卫平:说到衣服我想补充一点,实际上衣服的影响不大,但是衣服上如果有金属物体或者金属饰物,包括本人佩戴的金属饰物,在雷击的时候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国外有一个中年妇女被雷击了以后,她戴项链的部位的皮肤就被烧焦了。

  现场答疑:佩戴金属眼镜是否容易被雷击

  张卫平:有一些安全隐患,在城市里没关系,如果去野外郊游遇到雷雨天,把眼镜摘下来就行了。

  现场答疑:佩戴金属手环是否容易被雷击

  张卫平:如果雷很近很大的话可能有问题,那个环口正好是可以击穿打火的。就是说如果雷很大的话,手环上产生的电流是很大的,超过了空气的绝缘强度,就容易打火。如果戴在手上,超过了皮肤的绝缘强度就有可能打火。


 
王倩:研究发现遭受过雷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身体的不同地方都会产生一种小洞。那么究竟人遭受雷击的时候,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同样是雷击,有人没事,有人就会致死呢?

  张卫平:人被雷击,就是雷电流经过人体,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回路,等待泄放。如果这个回路经过心脏的话会造成心脏停止跳动,这个人就很危险;如果没有经过心脏,由于雷击的通道,就是雷电行走的路线会形成比较高的温度,也会把人烧伤。这些小洞都是雷行走的通道的一个出口,或者入口。

  王倩:下雨天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什么呢?

  张卫平:第一是要两脚并拢,这是为了防止跨步电压。被雷击死的足球队员就是腿岔开的,这样两脚之间的电压会比较大。然后蹲下,降低高度。雷电喜欢打击突出的部位,这个时候个子矮的小朋友就会比较占便宜了,还可以再把头低下去。

  再有就是不要靠近高大的物体。在树下避雨遭到雷击的事件非常多,至少要离开树好几米的距离才可以;也不要在孤立的建筑的屋檐下面躲雨。还有在雷击的时候不要出入建筑物,在室外就在室外,在室内就在室内。因为建筑物内与外的电位是不一样的,如果在跨进建筑物的瞬间正好一个雷打下来,可能就会被击中。在野外一看下雨打雷了,可以躲进汽车里。汽车虽然是金属壳,但汽车轮胎是绝缘的,汽车本身相当于是一个封闭的金属壳体,其内部对雷电有屏蔽作用。

  王倩:您刚才说雷雨天不要出入建筑物,那是不是一打雷就不能回家了,原地蹲下就可以了?

  张卫平:如果你觉得那个雷还是比较远的,没在脑袋顶上,可以赶紧回去,或者赶紧进学校的教室。比如像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我们电学上管它叫法拉地龙式结构,它也有屏蔽作用,所以在教室里还是很安全的。

  王倩: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提醒家长,虽然雷电击中人的概率比较低,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它。只有让孩子正确认识到危险,同时掌握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才能保证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

  如何防范和规避雷击悲剧的发生

  1. 雷雨时最好留在室内,关好门窗,不宜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室外球类运动。

  2. 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穿雨衣比打伞更安全。尽量降低身体高度,双脚尽量靠近以减少跨步电压,不宜快速行走和奔跑。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

  3. 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的建筑物,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4. 尽量减少使用电子、电器设备,特别是手机,因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会增加引雷概率。

  5.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6.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因为水的导电率比较高,较地面其他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外,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电阻的交汇处,会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

  7. 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敞蓬拖拉机。汽车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其有屏蔽作用,即使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室内防雷击:

  1. 依然不要接打电话。

  2. 不要使用家用电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3. 不要开门开窗,不要接触金属水管等导电物品。

  4. 不要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救护知识:

  如果被雷击中后衣服着火,应就地打滚或找有水的地方,避免烧伤面部;如果触电者陷入昏迷或停止呼吸,要让他躺平,解开衣扣,立刻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抢救;如遭受雷击者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仍有心跳和呼吸,则很可能会自行恢复,应该让受雷击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往医院治疗。

  心肺复苏步骤/方法:

  1. 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2. 高声呼救。大喊“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等。

  3. 将伤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4. 打开气道。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5. 判断呼吸。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声;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

  6. 对口人工呼吸。救护人员将放在伤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紧伤员口唇,缓慢持续地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以上,吹气量为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7. 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 ,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员的呼吸和脉搏。

  注意事项:

  ①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伤员气道开放。

  ②判断呼吸及循环时,应“1001、1002……”数数,以保证判断时间足够。

  ③人工呼吸时,吹气要深且慢,并观察伤员有无胸廓起伏。如胸廓无起伏,可能是气道通畅不够,吹气不足或气道阻塞,应重新开放气道或清除口腔异物。

  ④吹气不可过猛过大,以免气体吹入胃内引起胃胀气。

  ⑤判断循环时,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或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并注意不要压迫气管;颈部创伤者可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⑥按压部位要准确、力度要均匀,注意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手指不应压于胸壁上。在按压间隙的放松期,操作者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移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