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源“古城”史话

 徘徊求知 2015-12-26



河源“古城”史话





前言

说文云:“城,盛也,所以盛民也。”“墉,城垣也,墉亦城也。”说文又云:“隍,城下池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城”旧指围绕都市,用于军事防御的高墙。如:城墙,城池,城郭。有城楼,城门,城堞,城垛,窝铺等等。

河源,自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建县,迄今一千五百余年。千年古城,历经沧海桑田;朝代更迭,城郭数毁数垒,兴废不一。有关这座“古城”的历史故事,因历史记述文字的缺乏,已逐步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本文意图通过有限的古籍幸存史料,梳理归纳,以史话的形式,叙述“河源古城”的故事。

河源立县

河源,先秦为百越地,秦平百越后置南海郡,属南海郡龙川县属地,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析龙川县地置河源、新丰二县,因其地有三河之源而名县。河源地处惠郡上游,龙江水与新丰水在此处交汇,桂山峙其西南,梧桐峙其东南,南北为其门户,山水秀美,林木葱郁,天然形成了丰沃的河谷盘地,人们依山傍水,聚集河谷而居,枝布为三郭。史称其形胜“极为壮丽,桂山西镇,龙江东抱,土原沃衍,据郡上游。”初建县,百姓依桂山、傍江水,在高地建城,即今源城上城地,垒土建城,设立县治。于城外居民,枝布为上、中、下三郭,环城而居。《县志》载:“自南齐建立以来,城之兴废不一,皆据桂山之干而枝布三郭以环之,称佳丽焉。”




析石城县

梁、陈间,河源属梁化郡,至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河源属循州,将龙川并入河源。十八年(598年),改新丰为“休吉”,大业初(605年后),又将休吉并入河源。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河源县地置石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撤石城县并入河源。

这个只存立了五年的“石城县”古迹在那?方志语焉不详,云:“在县东北一百里,名清湖都,地名“县口”。考之方位,治所范围应在今顺天、灯塔、船塘、上管、骆湖、漳溪等地。考之史籍,明代有墟市称“青湖寨”,在永顺都。漳溪旧称平地镇,上莞旧称“上管”,均属永顺都。而从南湖出永顺都路旧称“县迳”。石城的具体位置俟考。




祯州故基

南汉刘鋹移循州治于雷乡县,将循州之原属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四县隶属为祯州。

祯州故州治在何处?史籍一直有二种说法。一是“河源县西南一里”说(即今上城);一是在归善说(即今惠州梌山中山公园)。《惠州府志》载:“正州故城,河源西南一里,南汉刘筑。”通志、府志、邑志均有相似的记录。李焘《迁邑始末记》云:“河源今新城(上城),古祯州故基。”以上皆被认为主“河源县西南一里”说者。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十六《广东路,惠州》:“今惠州,本循州之旧理也,伪汉刘移旧循州,立祯州。国朝避仁宗讳,改曰惠州。”《十国春秋》:“南汉置祯州于归善,徒循州治龙川,宋天禧四年改曰惠州。”《大清一通志》:归善,“南汉为祯州治”。而称河源“五代南汉属祯州。” 以上皆主归善说者。

二者之说,各有所引。笔者主归善说,并认为是后人理解之误。五代时,循州既徙治雷乡,河源地理与雷乡接壤,不可能再设州治。至于“河源西南一里(上城)为故祯州故基”之说,是后人理解文字有误,意即(上城)故基,原为城邑,属古祯州之辖地




河源县衙

古之县衙已无考,考之自明以降。明初,大明皇朝建立,各地重建府县州治所。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钟镒将原在西南一里(即今上城)的废县署异地重建,利用寿春寺之故基(今下城西)重建河源县署衙门,因战后民力难支,无力建城池。

洪武八年(1375年),知县马仕彪重修县衙。洪武十八年(1358年),知县徐介又重建县衙。(此后,正统九年(1443年),县衙毁于火。正统十年(1444年),县衙重建。正德九年(1514年),知县郑敬道新之,并完善县衙规制,规模完备。县衙门两端有亭,左为“申明亭”右为“旌善亭”。

明万历初,恢复故城,河源城迁至新城(上城),重建县衙及官府设施,衙门移至上城。自此以降,代有修缮,不赘述。




建筑城池

自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建县,民众依桂山之干而居之,枝布为三廓而环之。今上城地一直为县城所在地,于高地垒土为城,而匹夫可腾踔而越,城墙鄙陋。宋末,屡遭兵燹。元末之际,再遭兵燹焚毁,城因此而废。时势稍定,民众遂依旧城三郭地而居。

洪武年间,山寇啸聚,倭寇海疆,各地建城防御。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守御千户高闻、百户曹贵,开始建筑城墙。城初建时,高只有一丈二尺。弘治五年(1492年),佥事袁庆祥“阅而卑之”,改建增高为一丈五尺,周围四百五十丈,雉堞九百。北、东、南三面各开设城门,有敌楼,城池深七尺。弘治十一年(1498年),邑举人陈希文,以“民居城外,有警收保难,非便”为由,奏请扩宽城墙范围,以保民众。奏议下督府勘议,因财力不足,未被官府采纳。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窃盗进入县库房,城防不足备,佥事尤瑛复修城墙,在原基础上加高城墙三尺。

明初至明中叶二百余年间,今下城及上、中、下三郭地,为河源县治及民众聚居、集市地。原故城(上城)地,已废为荒郊野地,置为旷土。





恢复故城

城池之设,御敌安民,避寇捍患。而河源地处龙江、新丰二江交汇处,历史上水患不断。今下城地低洼濒河,每年初夏大水,三郭之民屡遭水患,城池及民居常遭水淹。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河源大水,有歌云:“槎江之水可苇航,烟朝月夕皆经过。岂知义雨积滞蛟龙跃,汹涌惊波巨浪崩。城阿冈陵几灭没,独有山嵯峨。-------。万物皆凋翠,群生罹沉疴。-----东埔废春耕,黉宫息弦歌。-----。弘治十八年(1505年),河源大水,城遭水淹五天,官府用船渡民,房屋倒塌无数,堤岸崩毁。

而河源不仅屡遭水患,又常遭山寇抢掠,高山深箐,民失教化,易聚为寇。尤其在嘉靖年间,山地混乱失控,寇患不断。郡守李玘诗曰:晓发河源县,阴云白半城。遥看楠树色,忽听鹧鸪声。地下常忧水,山穷易弄兵。割符深帝念,渤海亦儒生。”

句中“地下常忧水,山穷易弄兵”,正是当时河源的地方社会状态。

隆庆五年五月初一(1571524日),河源又遭大水,当时,船被狼兵掳掠,民众无船可渡,被溺死者甚众,房屋倒塌无数。大水过后,为使百姓不屡遭洪水之苦,必须从长计议,乡绅贡生李学颜与教官莫文泰、抚瑶官谢成学、监生邝京寿、长老邱凤等为首倡,向县令林大黼倡议复建故城(上城),得到了乡民一百八十余人的积极响应。县令林大黼见大家心齐,道宪王化也认为可行,上请惠州府,亦同意建城。

于是,李学颜积极奔走,与道宪王化遍历故城,考卜方位,迁墓购地,平整土方。先定县治衙门,选择坐桂山向东北,又定城门、城墙、民宅、街巷等,规划城址,描画地图。开工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先是筑好了县衙前堂、后堂各四楹,门二重,建好了城北面一带城墙及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上城初具雏形。

隆庆六年冬(1572年),城未迁,而县令林大黼升迁去,新任县令觉得耗资甚巨,无力再建,而接下来的又一新任县令也不问前事。直到六年后的万历六年戊寅(1578年),又一新任县令曾守愚上任,决意用前所议定方案,续举建城事。规划城周围七百余丈,城墙、马路、窝铺、衙宇、仓库、监狱、学校等项,共费约一万金。上请分守少参李盛春,请函得到回复,同意续建。当时的巡按广东监察御史龚懋贤,曾经目睹水患的惨状,捐赎锾四百金以充公费。而县令曾守愚认为城墙太长,担心费用不足,欲截去东南一隅,缩小城内面积。恰好李焘的同科进士宋尧武时任惠州府知府,力止之,要求仍按原旧基建筑。万历九年(1581年),经过近三年的续建,城墙威严,城楼高耸,城郭规模逐日形成。而在建城接近完工时,县令曾守愚三年任职满,升迁新职,由新任县令汤民仰接任。

万历十年初夏(1582年),河源再次遭特大洪水,再次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当时,溪谷堰塞,冲毁田亩千余顷,下城及三廓房屋倒塌近千间。分守道胡时化见百姓惨状,上请于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福建长乐人陈瑞,陈瑞拨给军饷二百金用以赈灾,并命令县令汤民仰带领民众,刻期迁入上城,以为民望。经过半年的完善后,历时十二年断断续续的建设,历经几任县令,上城建城终于完工,于万历十一年正月初六日(1583129日),县衙正式迁入上城。随后,民众也陆续迁入。




开渠凿湖

有城必有隍,河源新城(上城)建好后,因鳄湖沥泄,下雨积水,雨晴即干,城失其险。为防山寇,必须引水环城。乡绅李学颜又为引水环城事奔波,规划水道,描绘地图,并在病危时留下遗愿,希望李焘能遂其志。李学颜于万历二十年七月(1592年)病逝,李焘回家丁忧守制。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李焘为完成他的父亲李学颜的遗愿,请于同科进士制府陈蕖,捐军饷二百开挖鳄湖,开渠引水。湖水环城,城赖以固。城添秀丽,民获魚丰。

此后,上城成为公署、仓库、监狱及义学重地;下城为学宫、万寿宫庆贺重地。自筑新城(上城)以后,旧城(下城)遂废,百余年来,下城楼堞倾圮,居民鲜少。





双城一气

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陈张翼履任河源县令。下车伊始,巡行两城,周视三郭,决定完成一个大的城池建设计划,恢复下城。陈张翼认为:“桂山嵯峨,槎江交汇,梧桐耸秀,燕凤重锁,山围水绕。应东向以承地灵,毋废老城(下城)而塞胸臆。况上城东门,城楼体制向内,东来佳气若背而驰,尤为非理。”

陈县令召集绅士公议,决定改上城东门城楼向外,重建下城原西门遗址,并改名为“鼓楼”。又建下城东门城楼,改名“正东门”。以上城为堂奥,以下城为门户两城并治。又筑上城东门至下城鼓楼路,计长二百八十四弓,经鳄湖中堤,由迎秀桥达小虹桥,路凡九曲,并修筑桥梁、堤岸。上、下双城,一气贯通,周环三郭,襟带双江。

鼓楼”高一丈五尺,阔二丈一尺,深二丈三尺。乾隆九年(1744年),陈张翼捐俸在原下城西门遗址上建立。意为两城并治,取东向以吸槎江,自上城东门由迎秀桥进鼓楼,岀正东门,则两城贯通,由堂奥以达门庭。鼓楼为上、下二城相接之脉,有“鼓楼”二字匾额,又题匾曰:双城一气。有对联:“大开新气象,默契旧山川。”又一联:“民安物阜,人寿年丰。”

“正东门城楼”髙一丈九尺,阔一丈五尺,深三丈,在下城东门。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陈张翼倡建,在原下城东门遗址上重建,门正对槎江合流,为下城门户,匾额题:“正东门”。有对联:右臂如城,正绕翠环霞,门户喜看排燕石。西流似带,宜拖青纡紫,人情欣指汇槎江。”

“东门城楼”在上城东门,乾隆十年(1745年),知县陈张翼在原上城东门基础上改建。原上城有四门,楼皆向内,改东门向外并东向,通达鼓楼,再达“正东门”。两城并治,双城一气,直达“堂奥”,全赖此门。匾额题:“东门”。有对联:“新楼通旧堞,璧合珠联,并引东来佳气。桂岫对梧峰,天长地久,独凝离照卿云。”

“九曲路”即“双城一气”之通衢,自上城正东门至下城西门中间之路,弯环九曲,故名。

陈张翼履任河源县令期间,还创建“文阁”一座,“魁阁”一座,辟“青云路”一条,石牌坊一座,又纂修《河源县志》,修葺“槎江书院”门墙,并常亲临教习。自陈张翼任河源县令,从此开创了河源城的新格局,上下并治,双城一气。一邑有二城,自陈张翼始。




咸丰城破

清咸丰四年八月十七日(1854年),河源城被流寇土匪破陷,凡县署、捕署,内外地方,为贼党蹂躏残毁。先是翟火姑首寇城池,邓阿养、刘壬秀再寇城池,泷下乱民三寇城池,城墙毁坏严重。是年十一月,知县曹廷章权理河源,时贼气未靖,城初收复,曹县令督带城乡兵勇追剿,余党逃?。咸丰五年八月(1855年),曹县令卸任,九月初三日,由新县令方中接任。方县令向城乡绅士发出修复城墙、县衙的倡议,至咸丰七年十月(1857年),县衙及城墙修复,统计耗资四千八百余两。




拆毁城墙

民国二十九年秋(1940年),由于当时日本飞机的连续狂轰乱炸,为方便民众在日本飞机轰炸时疏散逃离,拆毁了上城五座城门楼及城墙,古城墙建筑,从此逐步消失殆尽。




后语

河源古城,已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遥想当年,战乱频仍,或兴或废,难以一一考证。从最初的防御,到今日的高楼林立,历史在前进,人类在进步,那久远的历史,已逐步湮灭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而城址犹在,先辈的文明印记犹存。“阐旧邦以辅新命”,以史为鉴,传承文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在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再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