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是怎样炼成的

 tphxc 2015-12-26
母亲是怎样炼成的


  ——评《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

  何贤桂

  何贤桂,台州人,教育研究者,已出版《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父母与教师的最佳沟通》、《灵魂的拷问》

  时下,家庭教育类的图书依然不断升温,“好妈妈”、“好爸爸”、“好父母”、“虎妈”、“狼爸”等图书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加之社会上出现的各类“父母学堂”和“读书会”,我们不禁要问:这社会怎么了?雪松的《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也是这样背景下诞生的,作者在关照自身育儿行为的同时,也在反思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

  雪松将十八年的育儿探索看作是一场“心灵之旅”。在十八年中,她以一个“母亲”的身份为孩子的成长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母爱”暖房,也直面了各种教育问题和困惑,认为“不苛求体制和环境,却苛求和自己一样做母亲的女性能够真正地思考,能够独立地判断”。面对孩子的成长,她思考着“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该如何做母亲”“如何理解人的成长”。这些看似简单的思考,却是许多年轻妈妈所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只要是女人,都有资格做母亲,也有能力成为母亲,但并非每一个女人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在所有的亲子关系中,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极为天然和亲密。很多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便开始关心孩子的营养问题,总希望摄入最好的食品,这是母爱,也是母性的使然。事实上,并非因为母亲毫不保留地将不求回报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她就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何谓母亲呢?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一词温润而美好。时至今日,我一直保持着孩提时代对母亲的称呼,一进家门便直呼“母”。母亲带给我是温良和敦厚。雪松认为,母亲是“人类的训练者”,给予孩子“一扇通向生活的门”,将一个普通的孩子训练成为有文化有教养、能独立思考生存的公民。因此,一个成熟的母亲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爱、慈、定、慧。

  爱孩子是母亲的本能。人们常说“母爱无私”,但这“爱”有真伪,也有陷阱,甚至有毒。我们看到,很多母亲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这当然不是真正的爱;有些母亲过多地关注和陪伴孩子,这同样会抑制孩子的成长。特别当母爱泛滥的时候,母亲对孩子的爱变为一种权力,加以控制孩子的时候,这爱就变得非常有毒。诚然,一个享受不到母爱的孩子,是一个心理缺钙的孩子,有可能会变得冷漠、偏激和刻薄。在作者看来,“真正的爱、踏实的爱,建立在细致的了解之上”。母亲爱孩子的前提是深入地了解孩子,应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而不是将爱看作一种施舍,一种奖惩。 

  与爱相对应的是慈。“慈”是一种仁爱与和善。古人将自己的母亲称为“慈母”,孟郊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个成熟的母亲,她的面容慈祥而温良,她的行为从容而优雅。母亲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最珍贵是那慈爱的目光。一个慈爱的母亲,能给孩子成长涂上爱和善良的底色。孩子看到的是光明还是黑暗,这取决于母亲是否拥有慈爱的心境。

  佛家的“定学”,是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母亲的“修定”,同样为了止息烦恼,使内心平静、安宁、专一。女人很容易情绪化,作为母亲的女人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所以,雪松认为:“我们必须用充分的细心和耐心,加之总结概括的能力去深入了解我们的孩子。”母亲要“理解孩子,控制自己”。成熟的母亲不会整天摆着一副吓人的脸,不会因为孩子的捣乱而烦躁不安,不会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心焦如焚,也不会因为孩子犯错而气急败坏。

  诚然,育儿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智慧。作者认为,母亲应该摆正位置,她是一个养育者,也是一位引路人,“用我们的爱去挖掘孩子的爱”,为孩子“种下一棵善良的种子”。在很多人眼里,善良的孩子会得到奖励,而不善良的孩子则被视为坏孩子,但在作者看来,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好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更好,而坏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更坏”。

  其实,母亲的境界有多大,孩子的人生之路就有多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母亲应当学会渐渐淡出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开拓自己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