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的温度

 毛胡庄人 2015-12-26
    书房并不单纯是一个物理空间,它还是一种精神空间。在一个被我们称作“家”的屋子里,如果没有书房,家便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就个人而言,我喜欢把书房布置成一种暖色调。那样即便是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冬日里,也能感觉到些许的暖意。不必在翻书而把手冻僵之余,还要在心理上承受另一种阴冷。可偏偏我的书房向北,中间一条通道连接阳台和客厅的走廊,还有一个半面墙宽的大窗户,空气的对流状况过于畅通。于是,不论春夏秋冬,都有一股强弱不定的“穿堂风”为书房里的新书旧书和在书房里看书写字的我作伴。特别是到了冷空气南下的严冬,穿堂风无缝不入,顽强地把牢牢拴上的房门吹得嘭嘭作响,无论我把外衣的领子竖得多高,北风都能从任何一个角落钻进我的身体。我坐在风口处,瑟瑟发抖,一边哆嗦着手打字,一边对拥有一间温暖的书房和一台自动打字机或自动翻书机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情景凄凉而又动人。
    由此,在我的想象中,理想的书房应该三面书柜,汗牛充栋,书香满溢;一面壁炉,炉火熊熊,火星轻溅;面积不能太大,太大难免滋生寒气。在里面看书写字,脚和手永远都是暖的,身上最好还能沁出一层微汗。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种热火朝天的氛围,真切地体验到那种劳动的快感。
    这种理想的构筑,有点类似董桥笔下的书房。董桥的书房是令人羡慕的,虽然有时“壁炉里没有炉火,黄昏灯下有深秋的凉意”,但他从不间歇的煮字生涯仍然是快乐的。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英国,他的书房都散发着精致、闲淡、古雅的文艺味。正如他的文字,老派却不阴冷,暗中还带着一丝贵族的风骨。这样的书房和文字,没有多年日积月累的经营,是怎么装都装不出来的。它代表着一种精神指向,那就是健康积极。由此,董桥喜欢以书房为自己的文集命名,《书房的夜景》《董桥书房美文》中的文字理所当然地成了最好的印证。在书房中的董桥,心态是平和乐观的。
    同在英国,西尔维亚·普拉斯的书房却是寒气逼人。从美国远涉重洋去到英国,普拉斯在她的爱之梦破灭之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开始发疯般地写作。在伦敦忧郁阴冷的天空下,浓雾潮湿着心,普拉斯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支撑。清晨四时,药力散尽,她就起身,喝一杯浓咖啡,到书房里孤独地奋战。也许是因为这种阴冷实在令人绝望,也许是因为完成了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之后心力交瘁,在一个英国几十年不遇的特别寒冷而凄苦的清晨,普拉斯丢下她热爱的诗歌和挚爱的儿女,把煤气管塞进了自己的喉咙,走上了自杀的不归之路。唏嘘之余,不禁想到,假如让灿烂的阳光每天都照进普拉斯的书房,或者让普拉斯的书房温暖一些,她也许就不会做出如此痛心的选择了。一间书房的冷暖,便是书房主人心房的冷暖。
    不过,现在的人已经不相信这种心为物役的事情了。一颗硬朗的心,足以承受各种环境的影响。
    朋友新近装修了房子,带我去参观。我感兴趣的并不是他那别致的茶室,却是他的书房,想看看名气大得吓人的他是不是有一间温暖的书房,才能够如此高质高产。他告诉我,他的书房最特别的一点是,书柜里面大有讲究。本来,书柜中的每一层书架一般只放一排书。但那样就造成了浪费,因为其实每一层书架都可以放里外两排书。只是,如果两排并放的话,里面那一排就被外面的书挡住了,看不到书名,找起书来很不方便。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里面那一排书统统用隔板抬高十公分左右,这样,既不浪费地方,又可以一目了然。朋友说这是他的独家发明,富有创意又非常实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纷纷效仿。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我却开始同情他。他的书柜用的都是暗深色的木材,显得硬而冷。书桌也一样,连电脑都是黑色的。整个书房看起来阴森森,一股股寒气无中生有,直逼心头,让人体温也随之下降。我想象着他每晚在电脑前书写时孤寂的背影,显示屏的反光映照着他苍白的面孔。
    朋友却说,这个效果正是他有意为之。他喜欢这种冷色调。书房如果暖得过于舒适,反而让人写不出东西来。正是那种夜深人静的清冷,才让他文思如泉,暂时忘却了自己对舒适的贪恋。
    这倒也是。毕竟,不管书房是暖还是冷,写作总是快乐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