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印虎】Repetier

 HadarFu 2015-12-26

玩3D打印机的朋友,安装了最近的Repetier-Host 1.5.6之后(打印虎本地下载百度云下载),会发现Repetier-Host会缺省附带安装Repetier-Server 0.60.4,这个软件给Repetier-Host增加了(私有)云功能。这一功能,允许用户把3D打印机部署在远程(也许是另一件屋子,也许是另一个城市),通过Repetier-Server提供的服务,连接、管理、操作3D打印机。相比于直接使用Repetier-Host加USB连接3D打印机的方式,这样做有几个明显的好处:对于个人使用者来说,把3D打印机放在另一间屋子,可以减少3D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塑料味道的吸入,有利于健康;对于拥有多台3D打印机的企业来说,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这些3D打印机,把他们组成一个3D打印机农场;对于出售3D打印服务的商家来说,可以让服务的用户直接提交3D打印任务,观察任务执行的进度,让3D打印服务更加可视透明,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这么看,是不是感觉Repetier-Server是一个特别有用的工具?如果你对这个新工具感兴趣,可以读这篇教程,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它。可能你眼下还用不上其中的一些高级功能,但也说不准以后就会发现合适的使用场景。

既然是一个远程服务端工具,Repetier-Server自然会提供远程访问的方法。目前最主要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浏览器,直接访问Repetier-Server提供的Web服务,这种方式使用便捷,不论是电脑还是PAD还是手机都可以使用,但缺少一些前段处理STL 3D模型方面的功能。另一种方式是和Repetier-Host客户端配合使用,这样可以利用Repetier-Host弥补Repetier-Server 3D模型处理方面的不足,但要比Web方式麻烦一些。这两种使用方式,我们在下文都会进行介绍,大家对这两种远程访问方法所能提供的功能有所了解之后,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即可。

操作系统方面,这篇教程以Windows 7为例进行介绍。如果你使用Mac或者Linux,也没有关系,它们的功能完全一样,只是界面略有不同。如果你使用其他版本的Windows,文章中提到的文件路径可能会有变化,只要对应修改为正确的文件路径即可。

第一节,Repetier-Server的安装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安装或者升级到Repetier-Host 1.5以上版本,那么在你安装或者升级Repetier-Host过程中,软件将自动为你安装Repetier-Server,所以你就可以跳过安装这部分的介绍了。但有些朋友可能在安装过程中没有自动安装,或者在服务器电脑上没有安装Repetier-Host而只想安装Repetier-Server的朋友,那么就可以参考这一节的内容进行安装了。

  1. 点击网站http://www.,进入下载页面,点击下载相应适合自己系统的版本,包括了Windows,Mac、Linux。如果只需要Windows版本,也可在这里直接下载(打印虎本地下载百度云下载)。
  2. 双击下载完成的安装文件进行安装,如下图,并点击下一步;

image001

  1. 许可证协议页面,单击“我接受”

image002

  1. 选择安装路径(最好英文目录下,一般默认即可)

image003

  1. 点击安装,开始安装;

image004

  1. 点击完成,即完成安装。

image005

  1. 安装完成后,会自动跳转到网页面,页面网址为http://localhost:3344

image006

至此,Repetier-Server即安装成功。如果用户安装Repetier-Host过程中能够自动跳转到此网页,说明在安装Repetier-Host过程中已经自动安装了Repetier-Server。缺省情况下,安装1.5版本以上的Repetier-Host都会自动安装Repetier-Server。

在Windows上,Repetier-Server是以一个后台方式运行的服务,每次Windows启动都会自动启动后台服务。若要停止/重新启用Repetier-Server,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进行操作,选择任务管理器中服务选项卡,找到Repetier-Server点击选择鼠标右键即可停止使用或重新启用服务,如下图所示。

image007

特别注意:默认情况下,Repetier-Server将所有数据存储在同一目录文件夹下,默认目录为 C:\ProgramData\Repetier-Server\,无论是软件卸载或者升级Server,目录下数据都不会删除,以防止数据丢失。如果需要备份数据,只需要备份此文件夹即可。

第二节,Repetier-Server云服务器主页

在介绍添加打印机、配置打印机等功能之前,我们先对Repetier-Server云服务器主页面控制台进行简要介绍:

image008

在首页界控制台面菜单栏中包含了6个工具按钮,分别为主页、打印机列表、信息、全屏切换、设置、语言设置。

image009:语言设置按钮,其中包含了中文,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在此将界面语言更改为中文,选择中文后软件将变为中文页面。

image010:全屏显示界面。

image0113D打印机消息,当Repetier-Server中打印机出现信息报告时,将会在这里显示。

image0123D打印机列表,点击会显示当前云端包已添加的打印机。

image013:主页按钮,点击将会回到控制台首页。

image014:打印机设置按钮,包含用户信息、全局设定、信息推送、版本检查更新、注册、使用手册等选项。

除了打印机设置之中的全局设置和用户管理功能,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进行介绍。除了这两个功能之外,这些按钮提供的功能都比较简单。在稍微熟悉了这些功能之后,我们要开始添加我们的3D打印机了。

第三节,添加3D打印机

对主界面控制台有了基础了解之后,下面我带领大家进入最主要的内容,即在Repetier-Server中添加一台打印机。添加打印机非常方便,直接点击控制台主页面中的添加打印机,或者点击右上角的加号按钮然后选择添加打印机,即可进行添加打印机的操作。以下将会对打印机的添加分步介绍。

image015

  1. 打印机命名,自己任意命名即可,完成后点击继续前往步骤2

image016

  1. 连接打印机,此时可以连接打印机(这样可以方便Repetier-Server自行检查打印机配置,并进行匹配),连接完成后点击续前往步骤3,网页将会自动检测并上传打印机固件相关配置。

image017

  1. 当第二步检测完成后,将会自动跳转步骤3,进行打印机形状设置,此时根据打印机形状自行完成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前往步骤4

image018

  1. 步骤4中进行热床和挤出头设置,设置挤出头数量和耗材直径,设置完成后点击继续前往步骤5

image019

  1. 对打印机部分特征进行设置,按照打印机类型进行设置,完成后点击完成按钮。

image020

  1. 完成配置后,在控制台主页面将会出现已经完成添加的打印机啦。

image021

第四节,3D打印机设置

添加打印机完成后,最主要的设置项已经填好,但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对3D打印机进行一些其他配置设定。进入打印机设置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在控制台页面下,点击需要设置的打印机右上方的设置按钮,在下拉菜单中点击打印机设置按钮;第二种先点击控制台中需要设置打印机的前往打印机按钮,进入打印机页面,在打印机页面中点击右侧设置按钮下的打印机设置。

image022

image023

进入打印机设置后界面如下,曾经设置过Repetier-Host的朋友应该会比较熟悉,包括了通用一些设置、挤出头、打印机形状、G代码等,大部分在Repetier-Host的打印机设置中有的设置选项按钮在Repetier-Server中也都包含,在此就不再介绍了,想要了解有关Repetier-Host打印机设置有关介绍,可以访问打印虎原创教程。在此仅介绍与Repetier-Host不同的一些选项及设置。

image024

在通用、打印机形状以及G-code的设置选项卡中基本与Repetier-Host一样。本文就不再展开介绍。

Repetier-Server与Repetier-Host关于估算打印时间和耗材上不同的地方,在于Repetier-Host只能估算打印消耗时间,而Repetier-Server能够精确计算打印所需消耗时间。这一功能实现是通过在打印机首次设置时,软件可以预先对打印机进行加热和冷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计算出当前打印机的加热和冷却速度,从而实现精确计算其他打印模型所消耗时间。

下面带领大家认识一下这一功能,首先在打印机设置选项卡中选择挤出头选项卡,如下图所示:

image025

1、首先点击开始向导,将进入测量界面,设置需要挤出头和热床达到的温度,然后点击,开始测量:

image026

2、点击开始测量后,打印机将自动开始加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加热过程中所打开Repetier-Server网页不能关闭,若关闭则打印机将不断进行加热。

image027

当加热和冷却完成后,页面将会显示出已经计算出的热床和挤出头加热和冷却速度。如下图所示

image028

另外一个与Repetier-Host不同的地方即云摄像设置,原有的Repetier-Host并不支持云摄像头功能,而在目前的Repetier-Server中包含了这一功能,方便用户查看3D打印的实时状况。其设置界面如下:

image029

我们可以把USB摄像头安装在服务端电脑上,把摄像头角度调整好,对准3D打印机的工作区,然后利用webcamXP等软件,将摄像头的视频源转为动态/静态图像HTTP URL,并且把这两个URL填入这个页面的表单中,就完成了云摄像头的设置。云摄像头配置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打印状态了:

image030

如果你对webcamXP软件的操作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将摄像头的视频源转换为HTTP URL,可以到打印虎问答(http://www./q2a/)上提问,我会在问答社区中给你详细解答。

第五节,全局设置

打印机的全局设置主要包括了打印机用于云链接的信息设置,打印机耗费计算、打印机推送消息的设置和打印模型预览图片的设置。

进入打印机全局设置可以通过主菜单栏中的设置按钮下拉菜单中的全局设置进入,如下图所示。

image031

Repetier-Server中的全局设置包含了云连接、打印耗费、推送消息和预览JPG图像四个选项卡,如下图所示。

image032

选择云连接将会显示当前连接的API密钥,这主要显示连接本地Repetier-Host的API密钥,通过这一密钥可实现本地与云端的连接,这对于连接本地Repetier-Host软件至关重要,如下图所示。

image033

打印机耗费选项中,可以自行设置耗材的材料价格,时间成本,加工费等从而很方便的得出最终成本,如下图所示。

image034

推送消息选项,包含是否需要打开推送消息,以及推送消息类型设置选项等功能,如下图所示。

image035

预览JPG图像主要是用于显示上传代码的预览图,Repetier-Server会根据上传代码通过JPG图像设置的打印机头颜色设置自行渲染出代码代表的模型预览图,以方便查看。

image036

第六节,用户管理

Repetier-Server新增加了一个用户管理功能,因为Repetier-Server为云端服务器,允许在任何地点进行访问,为保证安全,用户可以创建用户账号进行访问,另外,为满足多用户访问需求,也可创建多个账号,从而方便多个用户的访问。

创建用户时,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类,使用户获得不同的访问权限,最先设置的用户具有最高的使用权限。

进入用户管理界面,可通过控制台主页菜单栏中的设置按钮下的用户资料进入,如下图所示

image037

选择创建用户,即可进入用户添加界面,通过更改用户下端的选项,可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如用户是否可打印、新增文件、删除文件或者更改打印机配置。

image038

用户添加完成后,用户管理器中就会显示用户资料及访问权限,如下图所示

image040

第七节,开始3D打印!

完成打印机的设置后,下面进入打印机页面,进入打印机直接点击主页面控制台,选中需要进入的打印机,点击进入打印机即可。在打印机页面菜单中包含了打印、控制和控制台三个菜单按钮(若打印机包含摄像头,则菜单栏中会显示云摄像头选项卡),其页面主要内容如下:

image041

在打印选项卡中包含了打印的一些基本设置,包含关闭电机、打印机速度、流量、风扇和编辑G-code,基本设置与Repetier-Host相同。在页面下方包含了上传G-code功能选项以及已经上传了的不同模型的G-code,这其中包含了文件名、上传模型时间、模型大小、线程、打印时间、耗材和打印模型层数等信息。

image042

在G-code模型库右上方是四种不同的G-code显示方法,

第一个image043:表示只显示模型信息不显示模型预览图

第二个image045:显示预览图和模型信息

第三个image047:不显示模型信息仅以小图显示模型预览图

第四个image049:不显示模型信息以大图显示模型预览图

在打印机控制选项卡页面下,页面内容与Repetier-Host 中的手动控制选项卡内容相似,用法也比较直观,本文就不再详细介绍。

由于Repetier-Server目前还不支持切片功能,因此用户要先在客户端用Slic3r或者Cura等切片工具先把STL模型文件切片,然后将得到的G-code文件上传到Repetier-Server。上传动作很简单,只要按下最大的按钮“上传G代码”,并选中G-code文件,就完成了。在准备好G-code之后,可以按下G-code渲染图片旁边的小按钮image051,开始打印过程。打印开始之后,Repetier-Server Web界面如下图所示:

image052

3D打印开始之后,事情就很简单了,主要的工作就是时不时回来通过“云摄像头”观察一下打印的进展。如果没有问题,那就等着时间到了收获3D打印的成果了。

如果运气不好,3D打印过程中出了问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台”里面提供的手动功能,排查造成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之后,再来一次吧。但愿这次能够顺利完成。

第八节,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的连接

上面我们已经了解了Repetier-Server的主要功能,虽然现有功能已经很强大,但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能解决:

  1. 目前Repetier-Server没有切片功能;
  2. 也没有交互式查看3D模型的能力;
  3. 还不能在3D打印机空间中排布3D模型;

不管怎么说,基于Web界面的工具,交互方面,特别是3D交互方面的能力还是不如客户端工具的。如果能把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结合起来使用,就最好了。这种需求,Repetier公司自然在设计这些工具的最初就已经想好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果连接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发挥出组合拳的威力。

在Repetier-Host连接云端打印机Repetier-Server之前,首先保证云端已添加有打印机。

实现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的连接十分方便,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首先打开Repetier-Server并启动打印机。

启动后点击右上方设置按钮image053,并打开全局设置。

打开云连接image055,然后你就可以看到所有你所需要的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的连接需要的IP地址、Port、以及API密钥信息。

image058_2

打开Repetier-Host,并打开打印机设置选项,在打印机选项中输入新的打印机名字,然后选择连接端子中的连接服务选项,分别在对应位置输入Repetier-Server中获得的IP地址、通讯端口和API密钥,如下图所示:

image059

完成上述步骤后,点击Connect to Continue,开始连接。稍等片刻,连接成功后,界面打印机选项中将会出现云端Repetier-Server中的打印机名称,当出现打印机后,点击Copy Server Config Settings,即完成将云端配置设置加载到Repetier-Host中。

image060

完成以上配置后,即可完成两者连接,通过连接下的选项选择上述设置的云端打印机即可进行云端和本地的连接。如下图所示。

image062

第九节,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的互操作

当Repetier-Host与Repetier-Server结合在一起后,工作流程与Repetier-Host单独工作时并无特别区别,下面仅仅介绍连接Repetier-Server改变的地方。

首先在打印预览窗口中,增加了一项Save to Server 的选项,此选项是用来将本地的切片完成之后的打印模型G-code文件上传至Repetier-Server中。

image063

其次最大的变化是在功能区选项卡中增加了Server选项卡,如下图所示:

image064

在此选项卡中,包含了模型的基本信息,包含打印模型名称、打印时间、耗材、大小等。在右下方中Stored Prints打印文件模型库中包含了云端Repetier-Server中的模型文件。

image065:开始打印当前选中文件

image067:显示当前模型详细信息

image069:将云端Repetier-Server模型库中选中的模型文件载入本地预览

image071:删除选中模型

选定了一个模型文件之后,就可以按下Print按钮开始打印了。开始打印之后,窗口显示如下图所示。下面的事情,与一个本地打印就没什么区别了。有一点可惜的是,在Web界面上可以看到的摄像头视频,在这里是没有的。我觉得对于云3D打印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毕竟摄像头视频能给用户以非常直观的感受。特别期待在未来的版本中能够看到这个功能。

image073

结束语

这篇教程详细介绍了Repetier-Server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相信对于有私有3D打印机云需求的朋友来说,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我们的使用过程中,感觉到Repetier-Server虽然在功能上已经比较丰富完整,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和完善。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就在很多小地方发现了bug,这其实也说明了这个软件还只是一个雏形,尚未成为一个成熟的软件。如果需要使用这个软件进行远程3D打印服务,还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做不少补充工作才行。

最后,如果您对Repetier-Server或是其他3D打印工具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打印虎3D打印问答社区提问。在打印虎3D打印问答社区,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认真详细的解答。祝大家玩机愉快,每天都有好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