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2期· 经典诗歌问与答:北岛《一切》&舒婷《这也是一切》

 李朝云律师 2015-12-26

题图:来源于网络

配乐:川井郁子《水百景》等多曲合成

文字:来源于网络,由蝴蝶整理

制作:蝴蝶


一切

作者/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这也是一切

作者/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都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却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

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过了若干年,再来读北岛的这些诗句,我们简直要称他是一位“早醒者”,一位预言家。现在大家只是记得北岛《回答》里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然那也是对现实中国的写照,但我认为北岛的这首诗更应引起注意,即使在现在读来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何况在那个刚刚解禁的年代。“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如果把“语言”换成“谎言”,恐怕就更贴切,对改革前几十年前中国人命运的归纳,对改革后近三十年的境况预测。当然北岛不是预言家,但他凭自己生活在中国的经历,凭着一种直觉,凭着诗人内心的敏感,知道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封建社会再怎么折腾,也只有苦难,也只有泪痕。


当然诗人对未来还是有一种期许,“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于无声处,诗人还是听到了惊雷,爆发前都有片刻的宁静,死亡也不是毫无代价,最起码也会激荡着冗长的回声,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首诗在当时,被一些批评家当作“虚无”、“悲观主义”的例证。可能是舒婷当时也觉得北岛有些不够全面,所以,舒婷写了《这也是一切》来呼应。舒婷在《这也是一切》中表现出她特有的温情、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舒婷希望在这片荒原上耸立起一座未来希望的高峰,让四周的原野和群山都聚拢而来。舒婷的这首诗有一个副标题,“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批评北岛的便引用舒婷的这首诗,来进一步反证北岛的不是。这种评论方式让舒婷不安,她赶紧在文章里申明说:有的批评家把我的诗跟北岛的《一切》进行比较,并给他冠上虚无主义的美称,我认为这起码是不符合实际的。舒婷说,我笨拙地想补充他,结果思想和艺术都不如他的深刻、响亮和有力。我想,舒婷的这个说明,是必要的,也是真实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比较的“全面”,比较的不“悲观”,并不能说就是比较的好诗。


舒婷答复北岛这首诗似乎没有完全懂得北岛诗作的深意。作为一位女性诗人,难以像男人站在哲学高度去思考。但无论如何,在改革开放后的新诗中,这样的一唱一和,还是在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于鑫淼

华东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2011级学生,曾获2012年上海市中华诵一等奖,2013年上海大学生诗歌大赛一等奖。业余时间经常参加朗诵活动及专题片广告片配音,现在PPTV担任足球解说。

蝴蝶

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现居广州,热爱朗诵、戏剧、电影、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