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教程 水粉静物写生步骤详解

 神相李布衣 2015-12-26


水粉静物写生步骤详解


水粉静物写生的题材非常丰富,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静物写生的内容。水粉静物常表现的内容有:水果、蔬菜、花卉、日用陶瓷、玻璃器皿等、文教具、雕塑、民间工艺品等等。但应注意,取材自然的各种物象均要考虑其美感作用和生活气息,而不应不假思索,见什么画什么,这样的静物画即使技法高超,也丝毫不能给人以美感。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粉静物的写生步骤吧。

一、题材选择与静物组织

组织好一组理想的静物,是完成作品的重要前提,因此组合静物时要求画者从画面的变化、统一、构图、色彩等角度去反复比较和经营,以求得较理想的组织形式。静物内容的组织和搭配要合乎生活常理,要使画面既有生活气息,又富于趣味性,使物象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例如水果就可以与花瓶、玻璃杯、瓷器等组合,蔬菜则可以与与鱼、鸡、酒具等组合,这样使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比,丰富和谐又富于变化,充满生活情趣,给人以美的感受。

二、 作画步骤
静物写生起稿一般要求先用铅笔或炭笔入手,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起稿不仅是打轮廓,而且有构图的任务,动笔前应该在胸中酝酿成熟。因此,要耐心地反复推敲物体之间的关系、大小比例、空间位置、形体结构等等。起稿不仅是解决形的问题,而且是对画面整体性、空间关系、构图布局的全局把握,以便着色时始终保持画面的完整性。起稿时对形的塑造要力求准确,画出大的体面关系,为下面的几个步骤大好基础。形未起好就急于着色往往容易造成来回涂抹,甚至不堪收拾的后果。对初学者来说,严格的起稿是画好作品的重要前提。

1、用色彩定形


图片1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物象的形体结构,使画面整体统一,层次分明。其要求与铅笔稿略同,也可以在这一步画出物体主要的明暗关系,最好选用一种颜色定形,使画面保持统一,以便于下一步着色。

定形的色以由薄到厚为宜。薄了便于修改,比较肯定的地方,色彩可以稍厚一些及明快一些。在这一步不仅要观察物体的色彩关系,也要考虑形体的塑造,这一步不仅是解决轮廓和形的问题,还要推敲色彩的整体关系和主次关系,这一步处理的适当与否将影响下面步骤深入地色彩表现。所以,这一步常被称为深入表现前的准备阶段,其目的在于着色时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2、着色


水粉画由于颜料性能的特点,覆盖力较强且易修改,因而着色比水彩较为随意。水粉画在着色顺序上亦不像水彩画那样严格,可以从背景画起,也可以从主要物体画起,既可以从暗部画到亮部,也可以从亮部向暗部画,有时亦可以从中间调子开始,然后向两级发展。。。。。。。方法之多,不一一举例,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画面的需求来选择。具体作画时应根据每一幅画不同的目的要求,灵活选用,不应硬性规定某种方法,也不应死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水粉画常用的几种着色顺序如下:


1、从亮部开始----中间色调----暗部

2、从中间色调开始----向两级(明、暗部)过渡

3、从暗部开始-----中间色调-----亮部

从亮部画起,接近水彩画法(水彩亦不绝对按此法进行),此法一般不多采用,个别地方偶尔用之,故不作介绍。

从暗部开始,对初学水粉画者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因为是从暗部开始入手易把握明暗交界及大的体块结构,不易走形。初学者可以参考素描的作画步骤,再针对具体对象的色彩关系去进行表现。

中间调子领域最宽,变化微妙丰富。从中间调子开始,便于把握整体的色彩关系,可首先着眼于对象的基本色彩倾向,画出总的或第一感受,然后再两级渐步过渡,深入完成。

水粉画的暗部较难处理与表现的,画得太暗、太死、太粉都会影响整体效果。一幅画的暗部不仅要暗到适度,还要透明,既要含蓄又要有内容,即统一又要有变化。因而,暗部都采用薄画法,用色要含蓄些,其明暗冷暖要与环境、背景、投影联系起来。物体的暗部色彩,在正常环境中一般略偏暖,而投影则略偏冷。绝不能将物体的暗部画得死黑一团,一点色彩倾向都没有。一幅画色彩最丰富的地方往往在暗面,暗面画好了,画亮面比较轻松,反之,暗面画不好,即使亮面色彩画准了,这幅画看上去还是不对头。应该对物体暗面的色彩下功夫去研究认识,掌握环境色变化的规律,这是画好水粉画及其他色彩画的关键。

3、整体观察、局部入手

整体关系的建立是完成作品的保障,没有整体的观察,任何表现形式均无法施展。

由于水粉画具有深入表现物象的优点,很容易使初学者对某个局部或其他细节产生下去而不顾大的整体关系。这里要特别强调在作画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整体意识,要将整体观察及整体表现贯彻在作画的始终。

但在具体作画的过程中,要深入刻画,就避免了出现失去整体效果的现象,这是因为绘画总是要从某一局部开始,而深入刻画也是从局部入手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局部的表现时注意将其不断地与周围联系起来,与其他物象、背景等反复比较。当个别物象的色彩寒暖、明暗超过了自身应有的位置和比重时,那就会破坏画面的整体关系。因此,在写生时,若有把握可画十成,就一次完成。如果没有把握,则只可画到八九成,待画面色彩铺完,然后再从整体的角度去调整,加强没有画足的地方,消弱画过头的地方。调整是任何绘画都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实也就是调整画面的整体关系,使之达到既有生动深入的局部内容,又有协调完美的整体效果。调整不只是在最后阶段,而是贯穿于作画的全过程,使画面始终保持多样统一完整丰富的艺术效果。对于初学者,宁可在局部表现上稍差一点,但绝不能丧失整体关系。整体的色彩关系掌握不好,往往是影响初学者提高的最大障碍。


4、从薄到厚、由虚到实

从薄到厚完成画面是水粉画写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水粉画技法中无处不体现这一点,水粉画颜料虽然覆盖力较强,可以重叠加色,但反复叠加画得过厚,不仅难于修改且易干裂脱离。因此在作画时应从薄开始,然后随刻画的深入及表现对象的需求而逐渐加厚,有些地方宁薄勿厚,如:暗面、阴影、远处、虚处等。薄画法可吸取色彩的湿接法处理,厚画法则可采用油画的并置法或叠加法。水粉画的作画过程,应该是反复比较,认真观察的过程。无论明与暗、寒与暖、远与进、虚与实、整体与局部、对比与协调等诸多因素如何复杂,都要同时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均以各自的特点存在,并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不清楚亮面寒到什么程度,也就无法表现暗部暖到什么程度,画面没有相应的虚,实的部分自然也就反衬不出,其他因素无不如此。仅用一种因素或用片面的方法去观察物象,表现物象也只能是片面的独立的。这都是应该加以克服的。

三、 色调组织


一幅静物画的取材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作为写生色彩训练,最基本的原则是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因而从色彩方面也对静物组合页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当然,这些要求是从色彩关系的角度着眼的。通常在静物布置之前,总是围绕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构思经营。当构思明确之后,接着就是设计色调。不同色彩和色调,都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效果。

静物写生色调的安排,常常是围绕主体合理布置,当主体静物处于冷 色调时,环境色彩可与之形成对比关系,也可与主体形成协调关系。在处理对比关系时,既可形成强对比,亦可使之成为弱对比关系。例如:一组水果静物,主体是红颜色的苹果和黄色的梨子,另外还有一些糖果,那么,为这组静物设计的台布,应是灰色或高明度的色彩。试想,如果改换台布的色彩,选择高纯度的红、蓝或绿,整个画面的效果又将会是怎么样呢?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静物写生其所包涵的内容远不止是题材选择、合理组织等问题、色彩、色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色调的组织处理上,其基本方法是同类色调(即协调)对比色调(即互补)中性色调(即柔和)等。

四、 空间层次
水粉画与油画在表现色彩空间上的共同点就是准确、生动、逼真。
什么是空间感?它是根据透视原理,运用明暗、色彩的冷暖、深淡差别,表现出物象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在平面的绘画中获得立体的、深度的空间感觉。

画面的空间往往与层次密切相联,在形成层次的过程中,空间问题可基本得以解决。表现空间多从两点着手:其一是在形体关系上注意对象的前后、大小、比例、明暗等对比关系,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利用形体之间的透视表现空间;其二是运用色彩的寒冷、强弱、深浅等对比关系,使物象之间产生空间距离和深度,以物象之间的微妙的色彩层次去表现空间。例如:画一组水果静物,空间感的表现就是从水果与前面台布与背景衬布之间的层次,以及台布与衬布之间、前后水果这间的对比关系上去刻画,使之产生微妙的层次关系。以至达到观其画如亲临其境的感觉。

表现空间一般是划分三个大层次来处理,即远、中、近。在运用色彩上,把离我们较近的物象刻画得比较强烈醒目,用色肯定饱和且色性对比掀起鲜明,其形体结构也很明确。在表现中间层次时,要考虑到处于中间层次的物体是从近到远的过渡层次,它的作用是承前启后,故在表现时显得非常重要。太具体就与前面的物象冲突,太虚则又与远景的物象混同。因此,在处理中间层次的色彩时,不管其多“跳跃”、多漂亮,也应该服从画面的大关系,只能给予应有的分量,使之处于适当的位置,既不能“跑”到前面来,也不能“隐”到后面去。中间层次若失去其承前启后的作用时,其自身的价值亦随之失去。近景中景的层次关系处理好了,远景的处理就比校轻松。远处的物象一般较虚,结构含蓄,色彩对比也较弱。有了这三个层次的渐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刻画更加微妙的变化,画面的空间感自然跃然而出。

五、 质感表现
静物写生表现刻画的深入程度,除了上节讲述的对空间感的表现外,很大程度体现在对画面不同物象质感的表现上。没有表现出质感的静物画,无论整体色彩再理想,空间再深远,终究是没有生气和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因此,认真研究质感是绘画,尤其是静物画重要的内容之一。

质感是物质具有的物质,质感体验是人的感官经验的积累。一提到质感,人们便联想到不同的物象物质,如光滑、透明、坚硬、松软等。而绘画中质感的表现就是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再现其不同的物质,使其符合人们的感觉。

如何去表现大于世界纷杂繁多的质感?在绘画中运用对比手法,即用粗细、软硬、滑糙、轻重等诸多因素的对比,形成反衬,使物象的物质更加鲜明。可以说没有对比,画面的质感无从表现。下面就水粉静物写生常遇到的几类物象的质感表现方法作简要叙述。

1、粗质感的静物
生活中我们见我们见到粗质感的物象很多,可以纳入静物写生的有粗瓷、陶器、竹木器、粗纤维织物及一些表面粗糙的水果蔬菜等。这些物象由于质地较粗,表面反射光线不很强,受环境色的影响也不明显,它们没有强烈的高光,也没有异常明确的反光。这些质感的静物在表现时一般宜采用湿画法,使之含蓄、深厚。当然,这也要视具体对象及画面要求用干湿结合画法,或完全用于画法处理,只要可以达到预期的画面整体效果就行。

2、细质感的静物
日常生活中细质地的物象也很多,如常被静物写生描绘的细瓷器和金属器皿,水果蔬菜中的苹果、葡萄、西瓜、柿子、蕃茄、茄子等。这类细质地的静物,由于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受光及环境的影响,色彩变化较大,暗部有明确的反光及环境色。它们与上述粗质感的静物相比,不仅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减少了,亮部的高光也较明显。表现这类静物,可以采用干湿对比的手法进行处理。暗面用湿画法,给人以丰富、含蓄、透明的感觉,而亮面则用干画法表现,使其落笔肯定、结构明确、色彩响亮,与暗面产生鲜明的对比。

3、透明质感的静物
玻璃及某些塑料、有机玻璃具有透明的质感,如用上述材料制作的酒具、花瓶、杯盘等。它们透明,外表光滑,均具有明显的折光现象。

玻璃器皿中无色玻璃和有色玻璃有一定差别,无色玻璃没有明确的固有色相,表现时可利用透过玻璃描绘环境色与高光而取得良好的质感效果;另一种是含有一定色相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器皿,如啤酒具、工艺玻璃器皿、饮料瓶,有色玻璃花瓶等,对这些对象的表现,既要把玻璃透明、半透明的质感画出,还要恰如其分地画出其固有色相,应抓住玻璃的微妙变化,还要考虑其整体感及体积感,防止画面琐碎。表现玻璃质感,多采用从背景人手的办法,多画环境色对它的影响,然后再就玻璃器皿本身的形体结构进行表现,最后画出高光,玻璃的质感就会脱然而出。画高光应仔细观察,绝不可随意涂抹(高光主要反映光的色彩),否则,点出的高光只会影响玻璃的质感。

透明塑料及有机玻璃器皿的质感 表现 类似玻璃,但它们与玻璃仍有差别。塑料与有机玻璃即使是无色的,其透明性与折光反光都不及无色玻璃强,这应在写生时认真观察。

4、花卉与蔬菜的质感表现
花卉蔬菜等植物含水分较大,给人以鲜嫩润泽的感觉,其色彩均比较饱和,色彩倾向明确。画这类静物一般适宜干湿并用的技法。首先应认真观察整体的色彩关系,大处着眼,抓住花卉与蔬菜的新鲜感觉去着力表现,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若画的干巴巴的,它们的质感将大受影响。例如,表现花卉静物时,除了与画其它静物的共同要求外(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着意刻画的应该是花的鲜艳的色彩和姣美的形态,并以特有的美感去感染观众。




资料收集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绘画爱好者 | 最喜爱的公益展示平台



长按二维码,添加管理员


回复“投稿”,了解【每周一画】、【少儿周四画展】报名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