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你家有个“隐形单亲妈妈”| 婵琴

 真友书屋 2015-12-27

一、原生态家庭陪伴子女成长

一次八零后妈妈佳喵在我朋友圈留言,谈到了“隐形单亲妈妈”这个概念。是我第一次听说,让人印象深刻。当晚我查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了解这种现象在当下中国家庭中所形成的比例与影响。促使我真正决定开始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一次末班车地铁上,两位年轻女子的对话。她们话语浓密,亲密,好像久逢知己般地懂得彼此,非常激动。

“你说得太对了,我虽然有父亲,但他在我的童年及年少期,他是缺席的。记忆中每次去看电影,游乐场游玩,甚至旅行,都是我妈妈独自陪伴。我今天从事的幼教工作,偶尔周末会举办户外活动,但父母同时参加的不到30%。这是我比较心痛的地方,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妈妈的的影子。”H女子向R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是午夜地铁上,一节车厢不到10人。她们的聊天内容几乎都是童年成长,家庭带给自己成年后的隐痛与伤害。

“我现在对父亲的概念是模糊的,记忆中好像他总是很忙,连周末很少在家陪我,有时他事先答应我们一起去哪哪玩,但临时又改了。母亲在承担“生”我的同时,也要负责“养育”我。以至今天我跟妈妈之间非常亲密,但父亲很难亲近。我曾试图问过妈妈内心的苦楚与不易。但她心性隐忍传统,无私给予,不会觉得自己所做一切有什么不妥。成长经历造成了今天的我。在寻找伴侣时,总是渴望对方的陪伴,而且非常没有安全感。”R说这话的时候,转身看了一眼H,眼睛里满是无奈的伤感。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有想上去拥抱两位年轻女子的冲动。我到站下地铁,她们两个依旧低头讨论这个话题,无比投入。地铁的玻璃窗外漆黑一片,偶尔点缀零星灯火。地铁刺耳剧隆声响从黑暗中倏忽而过,仿佛时光穿越隧道,将两个城市中的年轻人内心的孤独,柔软与成长历史交织于一起。她们的记忆源头从根拔起,拽出来的是童年缺失的爱与陪伴。

那一刻,我在想,人该有怎样的丰沛情感与因缘际会,才可以在30多年后的地铁上,如此久旱逢甘露般,向对方倒出原生态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我能深切感受到,那一刻,H和R是知己,是同家庭一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女子。她们心心相惜,互相慰藉。

当天晚上我回到家,脑子依然停留于两个陌生女子的谈话语境中。记得当时,我脑子里冒出一个观点,“原生态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如此确凿真实。”它甚至勾起了我,很多年前在看孙瑞雪老师的一个演讲里谈到的,我所记得大概意思:“按照儿童成长心理模式来说,他们早期形成的生命意识形态是通过父母的情绪,感觉和心灵甚至模仿来构建与成人之间的的链接”。

也就是说,孩子早期来到这个世界,他们的精神胚胎是白纸一张,而家庭的氛围和情绪,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姿态时,很多原生态家庭中打下的烙印会伴随他们一生的精神内核,悲喜参半地成长。

若你的原始精神胚胎是被爱所充盈,长大后,你就不会拼命向外“求爱”;若你的物质,金钱是被溢出,成年后,你对它们的追求就不会总是处于饥渴焦虑的状态。那么也就不难发现,一个人原生态家中成长是他(她)的底色倒影。这些被潜意识融化的思维,态度,情绪感知,会支配一个人日后对生活模式的企盼与向往。遗留下的问题不加以自身修改,精进,很可能会循环于下一代孩子的成长血液里。

二、时间最宝贵,你分配给了谁

比如一次我参加《幼儿成长启发心理学》的课程,Q女士曾对老师说,“自己的先生在生完孩子后,担心婴儿影响他的睡眠,从来都是自己单独一间房子入睡。他的观点是,自己的父亲从小就是这样对待母亲的”。这就是典型的原生态家庭对一个成年人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她先生忙于事业,向来参与很少。直到有一天,家里一个小本子上记录的一段话被Q女士发现:“我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因为生活,事业,各种心理交集,对儿子的专注付出很少,有一天,儿子和我一起出门散步,能将手臂搭上我的肩膀了,我才突然发现他已长大,是一名初中生,而我给予他的时间和互动太少,那一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酸楚味道清晰可闻,很难受。”但事实上,孩子成长已经成型,父亲缺失陪伴带来的失落与缺憾难以再得到弥补。

以上案例,真实反应出一个人,在未来家庭模式中是否具备爱的能力,不断自我成长本能,及追究幸福生活指数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因而传递给幼童及各自的妻子内心所形成的缺失与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一位女性在“生,养,育”孩子漫长时光岁月中,形成的无助与坚强,像一道屏障,隔离出家庭的不和谐,及种种暗涌的风浪。

相比Q女士的先生,拒绝成长的个性特征,年轻妈妈佳喵女士在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陪伴缺失同样存在着巨大遗憾。

早期先生参与女儿互动非常少,就此问题,他们有过多次沟通,交流:“希望对方多参与女儿成长互动,不能等孩子长大成人后,认为她懂事了,再参与。那时候她已经进入青春叛逆期,一切弥补终归艰难。现在很小的时候,唯一接触异性就是自己的父亲。若没有有效陪伴,这对她以后与异性交往,择偶,轨道就会偏离。”说这些话的时候,佳喵女士的女儿已经6岁,她认为自己需要花更多时间修复父女的关系。相比一开始就进入父亲这个角色的群体中,她的先生现在则还处于初学者的阶段。

因为她与先生之间善于沟通,也乐于自我成长,让家庭处于平衡,幸福发展状态,现在孩子的父亲则能自然融入孩子成长过程中,日渐频繁,算是正常。

“社会由很多完整家庭构建,一个人在社会中取得再大的成就,一旦退休后,由于早期家庭与亲人之间互动缺席,他会产生巨大心里落差,内心会有陌生感,对孩子负疚感,在那个阶段多少会因为自省对心理产生影像。而事实上,一切都再难以弥补,毕竟孩子已经成大成人。”

“很多家庭,男性辛苦挣钱养家,一切努力和付出无不是为了最终家庭幸福。而事实上,你若不参与,总是处于脱离状态,又怎样能感受到家庭的完整与美好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不懂得享受生活,不会处理好亲密关系的鲜活事例。”这是佳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于“隐形单亲妈妈”的心思与感悟。

就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清晨,看到魏蔻蔻女士在她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一篇文章,谈到她在参加少年商学院“趣”课题的海外评委会上的一个小细节,她发现在整个活动互相过程中:“40个孩子,13个独立完成,剩下27个有家长协助的,只有4个是爸爸协助(14%), 5个是父母共同协助(19%),18个是妈妈协助(67%)。那13个独立完成作业的孩子,瓶子大多也是妈妈带着去超市买的,如果把这个考虑进去,妈妈介入80%以上!

也就是说,大部份中国妈妈,几乎要独立包揽“生、养、育”三重责任!

我不认为这些妈妈都是全职主妇,所以也是工作家庭带孩子兼顾,不简单啊!

可这不简单的背后,我还是希望爸爸能多参与,能多提供一些思维角度和家庭互动。”

魏蔻蔻女士长期在西方国家生活,关注幼儿心理成长,并多次发表此方面的言论和观点,引起国内很多人的关注。

她的话,也让我想到一次在儿童早教中心,一位西班牙老师问过我的问题:“你们中国是不是离婚率很高,我每次体能训练课上,看到爸爸参与活动的不到20%。而事实上,这样的训练,是父亲的参与,母亲的配合,才更有有趣更好玩。因为它针对的是整个家庭的协作配合能力,异性思维碰撞后灵活度,及谦让享乐的趣味。所以,每次看到大多都是妈妈们带着孩子,总是感觉很无奈。只能把课程临时打乱,重新编排。”他的疑问让我心升一愣,真不知道如何向他作出解释。

我们说世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个孩子在成长初期(0—12岁),恰恰最需要时间的付出给予陪伴,完成她(他)的早期精神胚胎人格健全化的转变。

“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另一个人唯一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愿不愿在另一个人身上付出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对所有人都是最公平最珍贵的。”一位国内知名育儿专家关于时间与爱的分配经验所感, 它同样适用于对待孩子的陪伴模式。作为一个成人,如何将时间更好分配给幼童,作更为有效的陪伴,是你和孩子间的情分的互动,及真爱最直接,实际的给予。

三、“生”简单,“养”不易

在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中:“男主内,女主外。”这些在今天很多偏远贫困地区依然存在。而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女性对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追求,使得她们下得厅堂,进得厨房,在孩子方面,她们往往多少会继承母亲的传统,“生,养,育”的问题,自己一个人扛。这样隐射出她们的无助,亦滋养她们变得更加强大。还有一个很习惯新的说法,我们总是喜欢说,“生”孩子,却很少有人会下意识说出“生养”孩子这样观点和概念。

谈到这里,想先说说男性社会属于,也是大众认同的性格特征:“刚毅,勇敢,善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相比女性的柔弱,他们似乎更能将这个特定气质传递给孩子身上。事实上,我所能想到一个幼童正常成长的人格化是,有可亲至爱的外表,加纯真坚强的心。有人呵护与陪伴,内心刚毅必要时能担当任何喜乐无常,任何时候都不会恐慌,感到孤立无援。这些多少会理想化,但事实上,所有理想难道不都是通过人为努力和付出,可以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心理很成熟,她(他)就能够自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爱”。反之,父母的心理年龄如还在童年,她(他)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仅从自身出发,她(他)更爱他自己,在处理同孩子有关的事情时,她(他)可能更多地从自身着想,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也就是说,在爱的陪伴路上,一旦一方失衡,都是爱的能力与匮乏体现。这又不得让我想起一次米歇尔的演讲,她谈到自己的总统丈夫,即便在竞选初期很忙的状态下依旧抽空和两个女儿共进晚餐,回答她们的问题,为孩子们学校事务出谋划策。一位父亲参与精神陪伴在孩子成长中爱的能力得以体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物质可以弥补所有陪伴的缺失,殊不知那只是一个黑洞,内心深刻对情感渴望原始满足,是原生态家庭固定的成长,需索模式。

如果我对孩子有所要求,那就是他不要被世俗成功价值观所捆绑,让社会的物质给异化。而儿童教育家孙瑞需老师则认为:“儿童在童年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爱,重视,在他0—12岁期间,在他所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得到了这样作为人的尊重,这种爱、这种价值感才会牢牢地构建在自己的生命中”。她还说,“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将生命中的大部分精力用来创造和形成自我。”

也就是说,一个人自我形成是早期父母双亲培育的土壤,而茎叶,枝干是否得到阳光足够滋养,则来自好的陪伴与抚育,不训斥,满足她(他)所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任何。如此,生命的本体才可能真正意义上按照自己的观点,意愿,获得自由与爱的饱满,去无所顾忌,更为开放,自信,从容地生长。

孩子的教育、素养,心智,品格等诸多成长问题向来隐射成人的参与方式,背景及对爱与自由的理解。各种新闻、社会个案足够得到验应。我们不难发现,在孩子与成人共同成长的精神周期里,如何更完整、无私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耐心及爱,无疑是我们作为一个成人需要面对的功课。

稍微用心的父母都会发现,有孩子后,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若能幸运完成孩子童年,青少年期的陪伴,教育,成长,给予TA所需要的爱与帮助。那么你显然不会再为错过‘有效期’内父母该付出的责任与义务感到遗憾与内疚了。

易经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对于一个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所有和谐发展的主要规律从来都是“阴阳”,“虚实”,“柔与钢”,“快与慢”,“进与退'贯穿始终,互相辅助,支撑,完成内力生长。而对于一个健康的家庭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呢?

三字经开篇亦谈到:“养之教,父之过”。说的无不是这个道理,传统的观念里,男性在家庭中遗留下的人格魅力与权威秉性,即便时光流转,世纪过迁,依旧散发出火花四溅,而女性的无助与坚强,反而因为社会发展,角色双重背负,更增添了艰难,苦酸的色彩。

从此意义上来说,今天,”隐形单亲妈妈“的形成,不知道是倒退还是某种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