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桷野钓 于 2012-12-14 17:19 编辑 我一直认为垂钓的乐趣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渔获能给我们带来乐趣。选择钓具、钓位、研究对象鱼的生活习性、配制能有效聚鱼的窝饵、选择正确的钓饵适应鱼儿觅食季节性的变化、研究钓组的配置提高上鱼率、相约出钓、远离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知名的不知名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钓友交流、相逢于江湖相知于垂钓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垂钓乐趣的所在 上周出钓回来后写了一个名为《鲹军暴动,爆炸无功》的帖子,在这个帖子里面描述了一下在爆炸钩钓组主线上铅坠与杆尖之间增加一颗太空豆阻挡铅坠的问题。这只是我在网上学习了高手的帖子后自己搞的一个小实验。目的是为了解决矶杆抛杆后,坠、饵倒置,爆炸钩缠绕主线,导致杆动提杆无鱼或中途“哦豁”跑鱼的问题 帖子发出后,我浏览了一下各位钓友的回复。针对这个问题钓友们的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增加太空豆是有效的,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实际垂钓中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另一种意见是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原因有两个:一些钓友认为增加挡豆不如抛杆后直接收线,让饵团和铅坠恢复正常的位置,也就是饵团在前铅坠在后的位置。这样的话增加挡豆就成了“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还有一些钓友怀疑是不是矶杆小爆炸抛杆到底后,真的会出现饵前坠后的情况 上午的工作已经完成、下午的会议取消,中午休息,闲来无事,再来和各位钓友手谈一下,解答各位钓友的质疑。当然,所有的观点都是个人的,只是一孔之见,可能与你的想法不一致。那就请你多多指点首先,说一下铅坠下沉过程中产生斜向后下运动的问题 ![]() 但是这个结果是基于主线先于饵、坠到达水底、延伸方向与F1的方向完全相同这个不成立的假设的。换句话说:如果有一条联系饵团、铅坠、鱼竿的主线存在,而这个主线又不能先于饵、坠到达水底,延伸方向也与F1不同的话,饵、坠就不可能出现垂直下沉的情况。(其实,即便是没有这条主线存在,饵团和铅坠也不可能垂直下沉。大家一定有在庙里向水中的碗投硬币的经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向水中投硬币,它都不可能垂直下沉。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水中下沉的运动轨迹都是不同的,都做不到完全的垂直下沉. ![]() ![]() 毋庸置疑,爆炸钩钓组入水后,铅坠的下沉速度一定大于饵团。下沉的过程越长,铅坠和饵团分离的距离越大。最后,铅坠先于饵团到达水底,而饵团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斜向后下下沉,到达水底时,饵团的位置有可能在铅坠的前面,也有可能在铅坠的后面。水越深,下沉的过程越长,位于铅坠后面的可能性越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杆动提杆刺鱼,力量大部分首先作用于铅坠,小部分然后作用于爆炸钩的局面,这就使得我们刺鱼不力,经常跑鱼 下面,再来说一下直接收线恢复饵、坠位置的问题.有钓友认为,与其在主线上增加太空豆挡住铅坠,减小饵团和铅坠之间交错的距离,不如抛杆后直接收线是饵、坠位置恢复正常。对这种看法我不表示反对,事实上也确实可以这样做 但是这样做可能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铅坠在水底移动的距离太大,容易惊鱼;通过收线是铅坠回到饵团之后,当饵团和铅坠位置恢复正常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时候,饵团可能会偏离预定窝点。当然,这点偏离对垂钓影响不会太大,也可以通过抛远收近来解决.如果饵团重量比铅坠重量少得太多,收线的过程会造成饵团在水底来回移动。这种移动会使得化散较快的饵团由于和水底摩擦而提前散架解体,导致钩、饵分离. ![]() ![]()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一孔之见,浅见薄识,贻笑大方!看了这篇帖子,如果你提出了批驳的意见,兄弟,感谢你!我心所愿也!你的批评必定是我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源。 哈哈哈,天呐!一个小问题,又写了楞个长的一篇帖子。废话太多,见谅!见谅。 感谢观贴!感谢回帖!感谢加分!欢迎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