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人”叶永烈

 昵称18415692 2015-12-27

              “潮人”叶永烈

                          “潮人”叶永烈

                            (原载2014-04-14IT时报》,记者:王珏磊)

 

 

 

摘要:

     十年来叶永烈一直是个很潮的“老玩童”,从上海逛到美国硅谷的IT市场,买最好的电脑,用最好的手机,享受最新潮的科技人生。

 

 

 作家叶永烈确实是个“科技迷”,在信息生活上,他用“与时俱进”四个字形容自己。叶永烈于1992年就用上了电脑,当时不少人还不知电脑为何物。2007年,《IT时报》记者采访他时,已发现他是作家中少有的“潮人”,常逛百脑汇,搜寻新物事。当年,他给别人发邮件时,常会很新潮地录上一段语音,发送出去。如今,已年届74岁的叶永烈,仍然立于科技潮头,不甘人后。

 

           入手最新潮电脑和相机

 

叶永烈最近刚从美国回来。在美国时,他住在硅谷,逛得最多的是IT市场,在那里,他觅得了“宝贝”:一款希捷的新移动硬盘,一改砖头式的笨重,1.5TB容量仅有手机大小,且是漂亮的银灰色。“本来我想买2TB的,但太厚了点,不像这款小巧。”他告诉《IT时报》记者。

在上海,叶永烈逛得最多的还是百脑汇,最近又新入手两款“潮物”:一台配备了1TB硬盘、8G内存的四核台式电脑,和一架有300毫米镜头的佳能卡片机。

“电脑可能是现在最新、最好的配置了。”叶永烈略有得意。不过,他发现电脑预装的Win8并不实用,“操作不好,花哨的东西太多,对我这样的写作者来说,还是XP更好用。”他吐起了“苦水”:“比如Win8下面,我嫌Word文档的白底黑字太刺眼,想调成蓝底白字,在XP里面可以直接调整,而在Win8下一定要到Office里面才能调。别以为软件越新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Office也是这样,我仍用2003版。”

对新买的卡片机,他倒是颇为满意:“卡片机便于携带,配上了镜头,拍摄效果也很好,最近我拿着它出去拍樱花,很漂亮。”

日常出门,叶永烈会随身携带三部相机:一部尼康D90单反,一台尼康的白色微单和一部卡片机,根据需要随时轮换使用。“卡片机基本上随手拍,想拍质量好点的图片用单反,微单备用,但我发现,到博物馆翻拍图片,微单效果更好。”

            衬衫一定要口袋够大

 看一个人是否新潮,也许最应该看的是他的手机,手机无疑是“数码之王”。叶永烈的手机也一直在换,眼下用的是三星大屏的Note手机,“大屏看起来方便。”他穿衣服,一定要有大口袋,能装得下这部手机,冬天好对付,外套口袋都够深,夏天就有点麻烦。“我现在买衬衫也要口袋够大,以前买七匹狼的,装不下,只好换了别的牌子。”

如今手机上最时髦的应用,微信和打车软件,叶永烈也都没落下。微信朋友圈,他经常会上去看看,有什么精彩的文章。在微信上跟朋友们联系,他也学会了用语音,录上一段话发送。打车软件,叶永烈也用得挺顺溜,“用得比较多的是快的,急着用车的时候加个五元、十元的。”不过,他认为,这对不会用打车软件的老人挺不利。

平板电脑,叶永烈当然也不会错过。不过太太用得比他更勤,在联想的“乐Pad”里面,叶永烈放进了1500张照片,让太太没事儿就翻着看。太太还经常用它看视频,有时候在厨房切菜,平板就架在旁边,做饭、追剧两不误。

对方兴未艾的微博,叶永烈倒是有点不太“爱得起来”,他更“钟情”于更“年长”的博客。他的博客至今已有3000多万点击,他会把自己 的文章认真地贴上去,同时微博则自动生成一条提醒,附上博客上的文章链接。毕竟,作家最重要的工作是写作,而对写作来说,140字的容量实在是小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