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屁词语

 圆角望 2015-12-27


张 鸣
  在中小学语文课上,用词不当,绝对是老师需要大力度纠正的一个问题。老师讲评作文,用词不当的例子,一般都要啰嗦个半天。但是,有一类的用词不当,却是中小学老师不敢非议的。推到古代,从私塾先生到科举的主考官,也不敢对此说三道四。

  喊天子万岁,这种朝堂上的马屁,在先秦是没有的。秦统一之后,才规定要喊皇帝万岁。但即使到了汉朝,也并非皇帝的专利。好些郡太守的下属给上司祝寿,酒喝高了,也喊万岁。但是,后来,举国之中,万岁就只能奉献给皇帝了。不仅万岁,而且万岁,万岁,万万岁。所谓三呼万岁,就是指这个。

  万岁,显然是一种过度夸张的谀词,只是大家说惯了,就不觉得了。至于扩大到万岁万万岁,则已经夸张到严重过度,拍得马屁股都受不了了。但是皇帝喜欢,大家只能这样拍。还好,这样的马屁,一般只限于在朝堂之上。对于老百姓,见不到皇帝,顶多平时闲扯,道一声万岁爷。进入汉土的非汉民族,好些即使接受了汉语,对于汉人这种马屁,也无法理解。女真人第一次从山上下来,就很是讨厌这个万岁。在他们看来,如果想恭维一下领导,说他活120岁已经足够了。说多了,就太假了。事实上,在那个时代,真的没什么人能活到120岁。所以,他们南下之后好长时间,只喊一百二十岁,绝不喊万岁。当然,到了女真人的后代满人再度下山,他们对万岁就比较受用了,全盘接受了汉人的马屁,谁要是敢不这么喊,那可是掉脑袋的罪。

  民国的时候,也偶尔有人喊国家元首万岁的,但已经不属于朝堂仪式了。死活不肯喊的人,也没见谁被治了罪。而国家元首还时不时地出来说一句,我是国民的公仆。如果真是公仆的话,当然也就用不着喊万岁了。

  革命之后,万岁一度被视为封建积习。但是,不知怎么一来,大家又开始喊了,而且喊的频度,比当年对皇帝还要高得多。喊皇帝万岁,大朝之上,最多不过千人,现在喊万岁,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一起喊。“文革”中八次接见红卫兵,每次都超过百万人。从纪录片看,那个场面,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从头响到尾。真领教了什么叫震耳欲聋。下面的学生写称颂文章,最后高呼万岁,能把万岁万岁万万岁连续写上几十个,整整半篇纸。

  当年最过分的,是“最”字的用法,说我们心中最红的红太阳,已经是马屁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不久有人就在前面再加上一个“最”,变成最最红的红太阳。这个头一开,可了不得,你加一个,我加两个,最多的,能加到十几个,前面一大串最最最。就跟那个时候在外面挂一个红绒布做的红心一样,一个比一个大。最后大的挂上了,像一个巨大的盾牌,人都看不见了。

  汉语是可以这样使用的吗?但有哪个语文老师敢提出异议呢?马屁只要被拍的人欢喜,那就会越拍越过分。登峰造极之时,就是糟蹋语言之日,无论怎么糟蹋,都没有人敢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