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 | 伊东丰雄一年内都干了什么 看看他如何诠释日本式温柔

 真友书屋 2015-12-28

如果你见过伊东丰雄,

你便会知道何为日本式的“温柔”。


伊东搭配建筑模型在惠比寿工作室教授儿童“每个人的家”。


在今年(2015)东京设计周伊东老师的party上,老师请大家品尝由“大三岛”(おおみしま)的食材制作而成的点心。大三岛,现在正是“伊东丰雄建筑塾”常年驻扎之地,在那里伊东老师可以和年轻人一同探讨一座倍受“老龄化”折磨的小岛的可能性。

现在,那里不仅仅建成了一座“伊东丰雄建筑博物馆”——这是日本第一座以建筑师命名的博物馆——大三岛更是在伊东年轻团队的带领下,从建筑,甚至许多超越建筑的范畴内逐步完成着改造。


位于大三岛的“伊东丰雄博物馆”


在妻子过世后,伊东将自宅,也就是“银色小屋”搬到了自己博物馆的旁边。


除了建筑家的身份,在日本伊东同样是一位老师。


大三岛,这座被“老龄化”困扰的小岛正在成为伊东的新视点。


“我们种下了一片葡萄林,现在还不行,过几年就会收获吧!”伊东丰雄开心地说。

这一年,老师74岁,这是他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三年。2015年,老师依旧活跃,他换了眼镜,白色的镜框,怪不得别人叫他“猫叔”。


- 2015.02 -


岐阜(ぎふ)媒体中心

“大家的森林” | GiFu Media Cosmos



2月,岐阜媒体中心竣工。这座被称为“大家的森林”的建筑,可以说是伊东最出名的“仙台媒体中心”(详见往期内容,对话框中回复标题前数字可见 38| 《伊东与结构师的探索 | 仙台媒体中心的形与力(上)》)的姊妹篇。

在仙台媒体中心落成(2000)的15年后,伊东依靠这座建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打破“现代主义”这面墙。他说,“现代主义将人与环境用墙生硬地隔离开,而我正是来打破这面墙的”。


仙台媒体中心,伊东人生中的一次华丽转身。


在这座距离上一次伊东为岐阜设计的“冥想之森”(详见往期内容 25| 《伊东丰雄 | 轻松安宁的往生:「冥想の森」岐阜县市政殡仪馆 | 概念+施工+图纸全纪实》)不远的媒体中心中,伊东运用科技完成了一座足够“开放”的共有场所:在建筑的内部,大型“漏斗”界定出不同的阅读、休息、学习功能区域。这些球面由三维聚酯纤维制成,使得光线能够过滤到下方的空间。你很难定义这座建筑,因为在未来使用的过程中它可以随时改变——不受空间所束缚的功能,正是伊东打破那面墙的不二法门。


通过独特的屋顶“漏斗”来界定阅读、休闲、学习区域


曲线球面由三维聚酯纤维制成


家具的摆放采用了圆形形式


热分析


“和仙台媒体中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个地方比较宽敞,长宽大概分别有九十米和八十米,因此建筑做了只做了两层;另外的差别就是建筑前面有一块广场,将来可能市政府也要搬过来。旁边有一个两百米左右的绿化带,这个也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伊东表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 2015.02 -


共有之家

311灾后建筑 | 用建筑语言讲述灾区物语



2011年3月21日,日本东北部9级地震海啸大型灾难发生后第十天,伊东丰雄、妹岛和世、隈研吾等5位建筑师共同发起“共有之家(Home for All)”项目,旨在帮助受灾的人们顺利渡过灾后重建期。



共有之家logo


今年2月,伊东事务所最新一座“共有之家”业已建成,评论说“这是一座不那么伊东的建筑”。伊东本人说,一个建筑师不应以自己的风格去设计一个特定场所的建筑,如果有一个风格可供选择,那便是最适合基地的那个吧。





共有家园不仅是居民放松娱乐的场所,也应成为大家思考灾后复兴的根据地



“的确,那里有宽大的屋檐和方桌……共有家园不仅是居民放松娱乐的场所,也应成为大家思考灾后复兴的根据地”,伊东如是说。现在,包括其他设计师在内的“共有家园”已经建有15栋之多,相对国家层面缓慢而无效的灾后重建,“共有之家”似乎给了人们更多的希望。


- 2015.10 -

东京设计周

会呼吸的建筑联展




这次联展展示了伊东丰雄、藤本壮介、隈研吾等建筑师近期建筑模型和设计规划。其中,伊东以去年(2014)竣工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为案例参展,表现了建筑层面“交互”所能带给人们的意义。

此次东京设计周以“Interactive(交互)”为核心主题,更多的加入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而伊东的“台”案例则是建筑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建筑互动的典范。



建筑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建筑互动




伊东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以其流动的建筑造型,超越线性和曲面,形成穿透感极强的轻盈建筑体。伊东说,这是“声音的涵洞”,认为它将会成为一种新型态的地标,一个会呼吸的组织,一个结合“机构”与“都市”、“艺术”与“生活”、“内”与“外”的网络,一个新时代的几何构造物。


- 2015.10 -

韩国光州设计双年展

“圆舞”竹装置




螺旋式的竹装置位于会场内中心广场的核心位置,作品从潭阳郡附近的潇洒园(sosaewon garden)中汲取的设计灵感。

伊东丰雄将潇洒园的意境转译成一片人工竹林,并以桦木和钢筋加以强化。上下三层复合板材依次铺设创建出一个开阔的空间,市民和前来参观双年展的游客可以在“竹林”中坐下来静思。这片由蜿蜒小径组成的区域总共用去了大约200根竹竿,竹竿的顶端被劈开并塑成花开的姿态,与被茂密竹林簇拥其中的潇洒园遥相呼应。




伊东希望通过“圆舞”为游客提供一个可以思考和讨论参展作品的空间,并让这种公众参与也成为此次双年展的一部分。


- 2015.11 -

2015年度“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提名




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CTBUH)将2015年度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颁给了Stefano Boeri 设计的Bosco Verticale 大厦,而伊东丰雄与RSPArchitects 联合设计的CapitaGreen 大楼则入围了最终的四个提名。




- 2015.12 -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方案提名

因工期控制败北隈研吾方案



东京奥运会的筹备可谓一波三折,先是会徽涉嫌抄袭而不得不另起炉灶,再是扎哈案因以预算过分超标为首的种种理由宣判“死刑”,似乎没有一件事是指向幸运的一面的。



因预算和占地原因被否决的“扎哈案”


12月14号,作为奥运场馆最终话语者的日本体育振兴中心(JSC)公布了最新方案的「技术提案书」。其中,总工费约合1490亿日元(79.2亿人民币)的隈研吾方案,与约合1497亿日元(79.6亿人民币)的伊东方案,将成为最终方案稿的两个选项。

伊东丰雄在这个方案中选取了一种碗状的造型,并在体育场周围以72根“木质支柱”围合成一圈。这样单纯的结构,意在使人产生对建筑本源的联想,具体来说,便是日本“绳文时代”或者神道教萌生时代的联想。


重启的第二轮竞赛,成为伊东丰雄和隈研吾两位日本本土设计师之间的较量。


伊东试图用传统来回应场地的气质


然而,近日隈研吾方案最终胜出,其相对“更加令人放心”的工期成为最终的秘诀。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在隈研吾案宣布中标之后不久,之前惨遭废弃的扎哈公开表示“隈方案盗取了自己的设计”,她指出“除了表面不同,整个看台设计完全参考了自己被否决的方案”。而伊东也表示,“隈研吾方案有夸大工期的嫌疑,如此缩短工期恐怕值得商榷……”,并说“中标方案就自己来看真的和扎哈案有相似之处,值得探讨。”



伊东丰雄事务所在首轮竞赛中的方案


这一次恐怕无论如何日本政府也希望体育场案就此落定,可对连续参加了两次竞赛的伊东老师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想的结局。



伊东老师的2015年,既有一如既往的平静,也有意想不到的波澜。


在今年于惠比寿(えびす)工作室举办的派对,派对酒水竟也是惠比寿牌(YEBISU)的,这个以利用传统麦芽工艺酿造而出名的啤酒笔者也非常喜欢。


这不由让我想起关于伊东老师的一个小八卦,是在今年的一次访谈中,当被问起有什么近期才养成的习惯时,伊东坦言自己现在习惯下了班回到家中喝上两听啤酒。那份谈话的态度活像是一个年轻人。


所以我想,惠比寿兴许也是老师最爱的牌子呢。


伊东的惠比寿工作室。这个可爱的房子是由“伊东建筑塾”师生共同设计建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